那是我第二次为那孩子上课,孩子手举高,妈妈说孩子是想要上面橘色的那个玩具了,孩子啊的一声,妈妈说孩子觉得凉了所以感觉很高兴了,孩子屁股蹬了蹬,妈妈说球弹跳的声音让孩子很想跳舞。
听完一连串宛如占卜的表述,如果我没有参与其中,我真的觉得那妈妈对孩子的了解相当透彻,精辟的解说连连让我吃惊不已。
然而,我所看到的
却不全然是这么一回事的。
他是球球,一个两岁半的自闭症小男孩,没什么口语,比较多状声词或尖叫声,较难明确地模仿声音,因此他比较常会透过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需求,他感到兴趣的游戏不多,对单一事情的关注时间也很短,我常常会需要表现出比较夸张的动作或声音,才能有效地吸引到他的关注点。
球球手举高时,其实眼睛里看的全是小猪玩具,而非妈妈所说的橘色玩具;球球啊的那一声,是在我学着鸭子声后,他看向我笑着发出的仿音;球球蹬屁股是当时我们在说小兔子滚球球,而我在他身旁做着跳跳动作,孩子坐着看向我的动作,直觉地模仿着。
也许每个人的角度看到的事情全貌不同,但就是因为这样,我特别希望家长可以不要太直观地去猜测孩子,或基于自己对孩子的猜测而觉得自己很了解孩子。
有时候,正因为我们过度的猜测,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被理解的;又或是我们神准的猜测,不经意地让孩子误以为自己不需要表达就应当能被外界所理解的。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家长总会抱怨着孩子在生活中很急躁,有时候把"他要的"东西拿给他了,他仍会大哭大闹。
如果往后家长发现自己猜测了孩子的想法,而试着满足他的需求,孩子却仍是哭闹不休时,请先别急着批判孩子是在无理取闹,请试着停下你的猜测而用心观察孩子真正的需求点,也许他的情绪来源正是大人认为无误的猜测。
这么说来,猜对或猜错都很容易助长了孩子的情绪,猜对了会让孩子觉得别人都该懂自己的想法,以后就会习惯用一些手势或动作,便希望别人能猜明白他的意思,而当别人猜错时,便容易过度愤怒,不能理解为什么别人会不了解他的想法,但又不能直接了当地对别人表述自己的意思。
因此,我不建议
家长过度猜测孩子的想法或行为。
这时,可能有些家长就不明白了,我先前都常在说要适时地旁白孩子的想法或感受,难道旁白就不是一种猜测吗?我需要提醒大家,当孩子没什么口语时,我们可以试着去旁白孩子的感觉和想法,这样可以让孩子尝试连结这个说法和自己当下的行为或感受,让孩子能渐渐理解往后遇到类似的状况时该怎么说更清楚。
所谓的旁白,
并非说出我们的猜测就是了。
我们所做的旁白,需要先进行更仔细地观察,我们需要先到孩子的前方,确实地看见孩子目光关注的焦点,透过他的肢体动作和受限的语言表达,并参考孩子过去的兴趣点,去推敲出孩子当下真正的需求为何,而不是光以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猜测孩子。
唯有透过有意义的旁白,孩子才能真的从旁白中得到帮助,进而学习到未来该如何在类似情境中表达自我。如果我们只是参考自己所猜测的内容来旁白孩子的想法,有时候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误解,旁白错误所造成的混乱感,反而容易让孩子未来更不知道该如何明确地表达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我听到家长说着自己特别了解自己孩子的状况时,我心中反而会有些着急,真心期待家长是真的了解孩子的状况和需求。
下课前,我跟妈妈开始聊着球球上课的状况和回家该练习些什么。 那是一位学历和职位都很高的妈妈,她总是会很认真地听我说,也都会给我很好的响应,让我觉得她好像都能理解我所建议的内容,但她总是会出现反复同样问句的反应。
这样的家长我看过不少,看着妈妈很想学习的眼神,我看得出妈妈眼眶里绕满了自己该如何帮助孩子的思绪,我想妈妈并不是不理解我所说的内容,而是心里总有些主观的自我想法阻抗着外界的建议。
遇到这样的家长,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了。 其实在为人父母之前,每个人都没有类似的经验,关于孩子,我们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学习,得学换尿不湿,得要看懂孩子不舒服的表情,还得注意很多以前从来都没有注意过的细节。
然而,每个成为自闭症孩童的父母们也是这样的,遇到没有经验过的事情,都得透过不断地摸索、碰壁,最后透过有效的学习,最终才能真正克服每道关卡,走入一个比较得心应手的状态。
我觉得家长能够保持一个学习的心,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是还是想提醒家长要试着真的放下自己的成见去学习,这样才可以真正为孩子带来更好的帮助喔。
我很鼓励家长参与康复教育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但是有些家长在学习时,仍容易带着自己原有的认知去猜测孩子现在的状况,因此很难真的用对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的状况,这么一来便会很难用对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老师,我要去上家长培训课了!”从妈妈雀跃口气中,我听见她对此抱以满满的期待。
现在康复教育中有太多论派了,很多论派都会主打着自己的侧重点在处理的都是自闭症最核心的问题,有些着重行为的发生,有些着重社交的能力,有些则着重感官的处理,但其实光是侧重哪个面向都有其好处和不足之处,真的需要更全面地看待孩子的发展。
不是说家长绝对不理解孩子的状况,只是我遇过不少家长去参加了所谓的家长培训课可能只能明白其中的片面知识,便认定自己对孩子的状况和引导的技巧已有全盘了解,进而开始出现许多自己判断起来觉得是对的判断和干预。
“他这样就是自我刺激!”
“哭了,就要忽略他,不哭才抱!”
“还在拍手,就不给他东西!”
“一直跑来跑去,就是社会性不好!”
“他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后设认知不好。”
“他看不懂脸色,全因心智理论太差。”
“前庭需求大,每天要做300下。”
…
诸如此类家长从培训课程当中截录下来的片段说法,却往往让我听得更是忧心忡忡。
许多上心的家长真的很用心,很有概念地明白自己该要努力学习成为孩子最好的康复治疗师,因此积极地参与各地各式各样的家长培训课。
我觉得能保持学习真的很好,机构所提供的培训也许也真有其正向意义,只是有些家长对于康复治疗还未能抱以正确的观点时,很容易会学错了重点,或扭曲了所学的内涵。
许多没头没尾的说法,被许多家长奉为圭臬,并且常常没有考虑周全,便会直接落实在自己的孩子的身上,其实这样的作法往往容易造成反效果。
我曾经遇过一个三岁大的自闭症小男孩,他的前庭觉寻求非常明显,甚至会出现眼睛用力向斜上方歪斜的表现,都很难稳定地向前走,对前庭觉明显寻求过量,无论提供何种前庭觉刺激都难以满足他的需求,因此他根本很难配合进行前庭觉之外的活动,玩的游戏种类非常受限。
我跟妈妈了解过,我才知道妈妈曾让孩子上过另一家的感觉统合课程,该机构的康复治疗师跟妈妈说了孩子对前庭觉寻求量特别大,因此建议家长要在家中提供大量的前庭觉刺激,只给妈妈说了几项前庭觉刺激的活动,却没有跟妈妈说其中的限制和需要留意的反应。
妈妈回家后,很上心地买了各种感觉统合教材,并每天为孩子提供大量的前庭觉刺激,每天固定练习从斜坡上滑车100下,翻滚100回,甚至在大龙球上蹦跳300下,我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那个孩子才三岁而已啊,却是每天都接受着这么大量的前庭觉刺激,难怪呈现出前庭觉迟钝的反应,于是我提醒着妈妈:“他所接受的前庭觉刺激过量了。”,妈妈竟然很诧异地问着:“会过量吗?我还觉得不够呢!”
我看着那孩子无法正常地行走,移动的方式都是歪歪斜斜的,多半会以前倾的方式奔走着,我对此感到很深沉的不舍。
三岁的孩子每天都接受了那么大量的前庭觉,以至于每天都需要那么大量的刺激才能得到满足,那是过量造成的前庭觉迟钝,而非代表孩子需要更多的刺激。
不少家长会根据某回治疗师所说的一句话,而努力奉行着那样的准则,过程中缺乏了专业的判断和合适的调整,这样反而对孩子造成了负向的影响,这样真的得不偿失。
感觉刺激之于脑,就好比食物之于胃,每个人有喜欢的食物,而每个人所需要的营养素也大有不同,感觉统合中的前庭觉、本体觉、触觉等,就好像是食物中的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等,因此感觉统合需要专业人员来判断合适的量,才能让脑得到恰恰好的“营养量”。
任何事情过与不及,都不好。
如果孩子初期对前庭觉刺激寻求很强烈,我们的确是要给予前庭觉刺激,但是我们必须要时刻观察着孩子需要的量,已达满足后,便要慢慢调整所提供的刺激量,让孩子的需求量可以趋近正常,这样孩子的感觉统合才能真的进入一个稳定的状态,而不会一直为了寻求感官刺激而无法适切地参与学习。
反之,如果孩子初期对某种感官刺激特别排斥,我们仍要适当增加所给予的刺激量,以减低孩子对那种刺激的敏感,慢慢增加孩子可以接受的刺激量,同样也是要让孩子可接受的量趋近正常,这样孩子才不会一直因为对某种刺激过度敏感而无法良好地探索环境,更别说适切地参与学习了。
有时候,
家长听信了某种说法,
并对此深信不疑。
我希望家长能持续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毕竟随着孩子年纪增长,我们会需要关注孩子不同的需求和反应,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拓展和完善自己的引导技巧,以应对孩子更多的成长需求。
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放宽心地
用对的角度理解孩子,
并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我是阿特老师,
一位来自台湾的儿童职能治疗师,
在此跟您分享儿童康复新观点。
希望今天的故事,也能为读者的心中带来一些温暖和方向,并在未来里能够也试着更温柔和更善良的态度对这些需要陪伴的小小心灵。如果喜欢我写的文章,欢迎点个关注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