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市面上已经有太多太多的方式技巧了,多到不知道到底哪个最有用,甚至也不会知道在众多的方式技巧当中,选择哪一种更适合自己。
作为创作者来说,无疑都想拥有好的文笔,能够写出动人心魄的文字,以此来打动读者,也会查找各种资料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但无论世上有多少种写作方式与技巧,在一篇文中运用了多少写作方式技巧,都抵不过文章的灵魂所占据的那百分之80甚至更多。
文笔的提升可以通过不断地模仿描写,重复练习句式,积累素材达到我们想要的一个高度,可对于一篇文章的灵魂却并不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得到的。
文章的灵魂,也就是文章的内核,我把它称为‘真实’的那一部分。
沉浸式写作就可以很好得为文章带来增幅,为文章赋予真实。
沉浸式写作的要点在于‘沉浸’,与古人常说的“天人合一”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往大了说也可以是奇迹,毕竟,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上,天跟人,怎么可能合一呢?
‘天人合一’是一种抽象的说法,它描述的是一种境界,极具深度,而在沉浸式写作当中,我们也恰恰需要运用到这种思维。
这是每一个作者在写作当中基本都会运用到的一种创作方式,即抽象思维。
而这种思维虽然抽象,却也有个更加简明易懂的词汇——想象力。
当我们创作时可能会出现思维断层。
比如我们达成了一个目标,但在为了达成目标而做的努力上,平平无奇的经历显得并没有什么可说,顺其自然的我们会变得无话可说,思维闭塞。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填补一些细节,才能让这段经历变得为人所津津乐道。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想象力的加持,来让整段历程变得生动而有趣。
想象力的存在,可以丰富我们对细节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的饱满。
早前曾听人说,好的文章必然是半真半假的,我深以为然,因为现实世界总是没有那么美好的。若我们出去旅游,途中经拍摄记录下的照片,回到家必然会将颜色的饱和度调高一些,亮度增加一些,对比度也增加一些。对于美丽事物的追求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与现实所展示出来的必然有出入,所以我们才会调色修片,以此达到我们的要求。
写作上,也是如此,只有通过细致的描写,才能将我们想表达的东西跃然纸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就好像“一片嫩绿的树叶,藏在墙角,若隐若现,仿佛在跟人玩捉迷藏”是的这是拟人的手法,通过将其赋予了如人般的生命,很好的说明了这片树叶的渺小,存在之隐蔽,以及摇曳生姿的风光,当然这句话还有更好的表达和描写。
你或许可以丰富这段话,将叶子的纹路或者形状等进行细描。这些细节我们在生活中一般容易忽略掉,但是我们通过一部分的想象是可以补充这些细节的。
由此可知,想象不仅仅需要我们敢想,还得在基于事实上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发挥,一般得符合人们的客观印象或者逻辑,才能让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关于写作,百科上有详尽的解释。
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以为,写作是抒发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反过来也就是说若我们想写些什么,必然是我们情绪的一种表达。
沉浸式写作,则是让我们产生情绪的一种方法,就表达情绪上来说。
拿疫情来说,我们都知道,切断传染病的三个方法是: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我把这三个方法比做了一个事件的发展前,发展过程中,发展结果。
‘沉浸式’注重的是创作内容的过程,恰恰类比于切断传染病三个方法中的发展过程中,即传播途径。
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事态发展的持续性,以及不同微小事件导致不断改变的一种状态。
在写作中,要想保持文章的完整性,过程会占据大篇幅,因为空有开头或者结尾的文章,就像白开水一样无色无味。
在写作当中,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体会我们笔下的一切,关注到平面世界的一切微小事件,还有它们所带来的影响。
只有当我们沉浸在平面世界当中,才能保证笔下的世界有规律有结构有生命力。
这显然是抽象的,这也就是我之前为什么会提到在这样一种写作方式中需要想象力的缘故。
只有沉浸,才能让我们产生情绪,下笔如行云流水般顺遂。
就好像没耐心的人绝不会有兴趣听你长篇大论,冷静的人只会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如何擦屁股弥补过失一样,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这在写作当中,依旧得遵循这样的道理,不然读者只会觉得违和。
纸片人是不会有情绪的,只有我们才能赋予他们灵魂,就像糊了的大饼,有些人含泪吃下,有些人开心地放在了一边,还有些人利用糊了的大饼创作出了一幅好作品一样,即使在纸片人的世界,也人生百态,精彩各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