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恋乡思乡愁乡土故事旧事杂货铺
乡土记忆(六):风把.磨盘.糍粑缸

乡土记忆(六):风把.磨盘.糍粑缸

作者: 虹树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22:53 被阅读240次
乡土记忆(六):风把.磨盘.糍粑缸

今年二月,小弟在广州买了房,我姊妹们去祝贺,回来途中,在大广高速修水服务区,我家先生恋旧,看到这几样小玩艺儿,喜爱之极,果断地买下了,拿回来送于我,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小巧的玩艺儿,可算是买对了,比跟我买了金银手饰还高兴。

其实这几样东西都是用一般的树木做成的,我爱不释手,是源于它的造型,跟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只是比例不晓得小了多少倍,它小巧玲珑,精致可爱。

感叹,这是要多灵巧的双手,多聪慧的大脑,多细致的爱心、耐心,才能别出心裁,做出如此匠心独具的玩艺儿。

把玩这精致的风把,磨盘,感慨万千,农耕时代的生活必须品,没想到,在如今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竟然华丽转身,成了人们欣赏的物品,摆在桌子上,厨柜里,如花儿为伍,如美玉齐名。

我童年的时候,这三样物件,我家都有。

风把,像个大肚子罗汉,无论麦子稻谷,红豆绿豆,大米小米他都能装进去,吐出来。经过它一进一出的农作物,干干净净,一点灰尘杂质都没有。农村打稻收麦,一次都不能少它。

小时候,最盼望秋收时节,盼望打稻,喜欢稻场上人声喧哗,一派忙碌的景象。

金秋十月,一捆捆稻谷堆在稻场上,如小山一般,大人们一排排厚厚的铺开金黄的稻穗,由一个会用牛的老农架上石磙,套好牛,一声吆喝,牛慢吞吞地在场上转着圈,一圈一圈压着稻穗,吱吱呀呀,牛拉石磙儿,石磙儿有节奏地唱着歌。

大人们铺稻,碾稻,出草,扬稻,小孩们在稻草堆里滚来滚去,捉迷藏,躲猫猫,弄一头一身的草屑,粘满灰尘的脸儿笑盈盈。

这当口儿,我最喜欢大人们风稻,借着自然风力,用木掀把稻籽高高扬起,籽实的稻籽重重地落下,金灿灿,香喷喷,堆集一大堆,被扬起的漂向下风的草屑,稻瘪子,轻轻地扫一边,这些稻瘪子里面还裹着一些稻籽,这时就要用上风把了。

用风把风稻,童年的我觉得超级好玩,大箩筐装着裹有草屑的稻籽,倒在风把戽里,转动把手,叽叽啾啾,伴着动听的音乐,金黄的稻籽儿从风把的大肚子里缓缓流出,草屑和灰尘从风把尾部飞扬倾泻,我常常好奇的把手伸过去,迎着风,挡着草,却弄了满头满身的灰。

遇到比我还淘气的小孩儿,直接把手伸进风把里或者用力的摇把手,摇的飞快,不巧一下子碰到控制漏戽的栓子,一戽稻籽草屑一下子漏了下来,害的大人又重新抬起倒顶上的戽里。

用风把,所有的窍门都在那个小栓子上,有经验的大人们瞅一眼就明白,风什么农作物小栓子应该放哪一格,否则,就劳而无功。

风把除了风稻,还可以风米,风豆子,在农耕社会里,是农民必不可少的农业用品。

磨盘也是一样。我家的磨盘打我记事时就有,年年到了腊月,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磨豆腐,我家每天都热闹非凡,我奶奶每逢这时,快乐的像个天使,东家大婶,西家妈妈,都挑着泡好的豆子来我家,你推我磨,和我奶奶聊着家常,分享着过年的喜悦。

磨盘除了过年磨豆腐,还可以磨糯米年糕,磨米粉。

平时谁家有红白喜事,磨米粉是少不了的。

我奶奶过世前两天,村里有一户人家办喜事,到我家来磨米粉,完了留下一大碗给奶奶,那是青菜起苔的季节,我用青菜苔和米粉一起蒸,奶奶吃了一小碗。

吃完粉蒸菜的奶奶在第二天早上,突发脑溢血倒下了,就再也没起来,再也不会捣鼓她的磨盘了,再也不会和她的老邻居一起,围着磨盘,扯家常里短了。

糍粑缸。我家的糍粑缸是我爷爷的朋友,一个老石匠用整块青石,一凿凿子打出来的,直经约五六十公分,深约五十公分,可容一两桶水。

它就像一面大鼓,静静地蹲在屋角,平时一点用处也没有,只有到了快过年的时候,要打糍粑了,才被我奶她们想起来,把它搬到堂屋中间,它像个贵宾一样坐那里,大爹把它洗了又洗,弄得干干静静。

蒸好的糯米饭,芳香四溢,噗通一下倒缸里,三四个青壮劳力用约一把粗的糍粑棍在缸里有节奏的杵,嘴里喊着号子,围着糍粑缸转,一圈两圈,十几圈下来,米粒儿差不多黏了,四人均匀用力,挑起米团翻一面,继续在缸里杵。

石做的糍粑缸打不烂,杵不破,整整半个月,为了过年吃上可口的糍粑,村里家家都来我家蒸糯米,打糍粑,都要围着糍粑缸绕啊绕,转啊转,糍粑缸承担了它重要的角色,显示了它朴素的生命力。

看着这精致的风把,磨盘,糍粑缸,童年往事就像放电影,一幕幕溢满脑海。

现在经过岁月的沉淀,它们已经完成了使命,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当它们被有心的巧匠重塑金身后,它们成了我茶如饭后欣赏的玩具。

乡土故事&行业故事汇&微小说首发征文】:家乡老行当的故事

相关文章

  • 乡土记忆(六):风把.磨盘.糍粑缸

    今年二月,小弟在广州买了房,我姊妹们去祝贺,回来途中,在大广高速修水服务区,我家先生恋旧,看到这几样小玩艺儿,喜爱...

  • 推文

    冬至暖阳 ■苏苏 大雪一过,冬至便近了。我对冬至的记忆,便是糍粑。于是常常把冬至节记忆为糍粑节。想起糍粑节,总是第...

  • 怀念糍粑

    画面定格,情感聚焦。糍粑,圆形,有大有小,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故乡味道,怀念糍粑,...

  • 糍粑的记忆

    又接近年关了,朋友圈里年货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偶尔翻到一个卖糍粑,看着朋友圈里视频,心里的馋虫也忍不住了,突然特别...

  • 《有糍粑便是冬》

    《有糍粑便是冬》 壹 冬天的印象里, 除了白白皑雪,冷峭寒风, 记忆里最深的只有烤糍粑。 小时候的糍粑...

  • 记忆中的味道

    “卖糍粑了,卖糍粑了。有人买糍粑吗?” 苍老的声音飘荡在寒风中,空旷而悠远。仿佛记忆深处沿街叫卖的绿豆冰棍,单车拉...

  • 缸的记忆

    不知道还会有谁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总有几口褐色的陶瓷大缸。有的放水、有的放米,记得我家厨房大灶的旁边就有一个放水...

  • Day18(温暖)

    温暖是记忆里,小时候母亲做的糍粑。

  • 记忆乡村01:糍粑

    “快起床哒,早饭呷么里(早饭吃什么)”。 “呷叫崽,自噶搞”。 这是每年春节回家,早上窝在被子里与妈妈最经常的对话...

  • 童年的记忆——糍粑

    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糍粑,但是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而且是走亲戚去三姑奶家的时候。 三姑奶家每年都会打很多糍粑,放在水缸里...

网友评论

  • 山楂红了w:您更文速度够快😊钦佩!
    虹树: @山楂红了w 哪里啊!上个星期一篇没更呢!
  • 步绾:很精巧!下次路过修水去看看:blush:
  • zero007:童年的记忆
  • 熙官宝:好可爱,好精致。一下子勾起了很多回忆
    虹树: @熙官宝 🙏😀
  • 福二姨:好聪明啊!这三个东西,我一个都没见过。我发现我们这里的人好笨。小时候我看到大人们风稻或豆子是这样搞的:装一畚箕稻子或豆子,高高举过头顶,顺着风慢慢撒下来,风就把瘪的和一些叶子之类的杂物吹走了。但一些石子泥块还得人工挑。
    虹树: @福二姨 哈哈,你们那更有趣!
  • 鱼梦飞:姐姐写得细,文笔很好,百读不厌,学习了。❤
    虹树: @鱼想飞_7f32 过讲了。谢谢!
  • bdedda9aacad:这是儿时美好的回忆,我在我参入。
  • 花香四季1:我只见过磨盘😀
  • 泗四坊方:栩栩如生,我都干过的事,过去碾米也需风车煽糠和细米,写的和过电影一样。
    虹树: @泗四坊方 哎呀,文笔不好,写的很艰涩。
  • 若水_086:睹物思人
    虹树: @若水_62ac 🙏😀
  • 风想留步:好精致的工艺品,儿时的记忆随着你的文字,一点一点浮现......
    虹树: @风想留步 谢谢你阅读!抱抱!
  • 3469a3701ddb:你都成了时光机了。好,为时光机点赞。
  • 杨窗窗:写的很好呀!
  • 罕奇辣母:我们叫风车。文章里有句话比例不晓得小了多少万倍,万去掉是不是好些😊
    虹树: @罕奇辣母 好的,谢谢你!
  • 别山举水:我们叫风布
    虹树: @别山举水 我们叫风把(ba第四声)😀
  • 道一虚白:哈哈,姨,修改了更好了。
    虹树: @静修_🙏

本文标题:乡土记忆(六):风把.磨盘.糍粑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oi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