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家独行一家独行一飞冲天
史铁生,一个用灵魂行走的人-《我与地坛》读后感

史铁生,一个用灵魂行走的人-《我与地坛》读后感

作者: 有书薰衣草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07:39 被阅读41次

自我蜕变之二十五

史铁生,一个用灵魂行走的人-《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是第一次读史铁生的文字。之前,我看过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还有书评,大概的印象是,作者是位残疾人,一直需要他的母亲照顾他。他的脾气还很坏。对母亲的态度还不好。

当我打开这本书,看了作者简介,史铁生,他的出生日期1951年1月4日,1972年双腿瘫痪。我搬着双手算了一下,21岁,这个风华正茂的年龄他就不能走路了?失去行动自由了?有点不敢想象,赶紧又用计算器算了一遍,没错,他的确是21岁时不能走路了。为作者这样的遭遇感到深深的震撼。正值青春年华,男儿走四方闯荡天下的年龄,失去行动的自由,对一个对生活充满幻想的年青人,是多么惨痛的打击啊!

史铁生,一个用灵魂行走的人-《我与地坛》读后感

突然就明白了他的脾气为什么不好,为什么会对母亲发脾气。他正值年青气盛的时候,他有满腔的对未来的憧憬,他原本那么健康又活泼的一个青年,他原本可以有自己的工作,他原本可以自己去赚钱养活自己,可是,突然间,他什么都不能做了,他能做的只是坐着轮椅度日月。多坚强的人,也接受不了这样突如奇来的变故,内心再强大的人也接受不了这样残酷的现实。怎么会有好脾气呢?他发脾气,说明他还不想认命,他在努力的挣扎,他不想给命运低头,他在努力的抗挣。他还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想改变现状,他要酝酿未来。

幸好,他家离地坛很近,在那段极度悲伤的岁月里,地坛接纳了他。幸好,有了地坛这么一个适合他思考的地方。地坛就是北京的天坛。于是,他日日都去那里,从晨起到日落,从春到冬,地坛成了他最安稳的去处,也是地坛成就了他人生的另一个出口,写作。

有句话说:“不在沉默中消亡,必在沉默中暴发。”

史铁生,一个用灵魂行走的人-《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能想象一个对生活还抱着无限理想的青年,本来应该象风一样行动速疾的青年,却要每天摇着轮椅坐在空旷的地坛里,内心该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和不甘心啊!他日日在思考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不去死?活着要干什么?这种矛盾的纠緾日日充斥着一位青年的心。可幸的是,他终于走出来了,他看到了阳光,透过浓密的树枝洒落在他的眼前,也照亮了他的内心。

他开始在地坛看书,写作,他终于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他成功了,他为自己寻到了一条活下去的路。可是,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了。他这个时候就特别的想念他的母亲,同时也特别的懊恼,懊恼母亲怎么没有多活几年,没有等到他的儿子找到了生活的出路,没能因为儿子的成功而感受到欣慰。他只能通过回忆来减轻对母亲的思念和追悔。母亲也许地下有知,母亲种下的合欢树开花了。合欢树的开花也人了史铁生一丝丝的安慰。

她的母亲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一直对他小心翼翼的照顾,伟大的母爱史铁生是感受到的,他写了很多关于怀念母亲的文字。他在地坛,他的母亲也在地坛,他的母亲常常去地坛找他,还不敢走近,远远的看到他在,便默默的离开。有时,他在树丛里或者母亲视线看不到的地方,地坛真的很大,找一个人真的不容易。而他竟恶作剧似的不回应母亲,任母亲在地坛焦急的四处寻找。这些文字情感真挚,感念强烈。

史铁生,一个用灵魂行走的人-《我与地坛》读后感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的回忆,回忆那些与地坛相处的岁月和关于写他母亲的散文集。还有一部分是诗歌。他的散文多用长句,表达着一种比较强烈的情感,似乎有一吐为快的情绪在里面。他的诗歌又写的比较豪放,大气磅礴,又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我想这都和他的经历有关,他在不断的通过文字给自己打气,给自己壮行,以诗言志。表示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和命运的抗争。

作者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时代,所以也遇到了一些特殊的人,一些只有在那个时代才会产生的事物。他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人与事,人们的生活变化,以及内心的追求。时代改变着人的命运。也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作者正好处在一个新旧思想交替,政治运动动荡的年代,小人物的命运也因此而受到巨大的影响,被改变了。时世造就了一批人的命运。

有一句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史铁生许生来就是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所以性格中的倔强,没有被不幸的突变击倒。成为了一个非常励志的人。这本散文集也记录了他的心历路程,可以说也是本励志的书,他虽然双腿残疾,但他却是走向未来的人,并且走的很远。虽然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但他的书籍却被广大的读者喜欢。

看到百家号作者木木读书写的史铁生的文章。有这样一段话,使我还想读史铁生的书,看到这样的评价,我必须再买史铁生的书来读一读。

《灵魂之旅》是邓晓芒聚焦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创作,内含十二篇专文针对十四位作家,其中就包含了史铁生。而且那篇文章谈史铁生,论述依据的主要文本便是《务虚笔记》。

邓晓芒,一个主攻德国哲学,精通黑格尔辩证法的哲学家,竟然说他自己读完《务虚笔记》时精疲力尽。正是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他给予史铁生极高的评价。

他称史铁生是一个真正的创造者,一个颠覆者,他从自己的灵魂中本原地创造出一种语言、一种理想。在他那里,语言是神圣的、纯净的,它已不再是人间的语言,而是真正的“逻各斯”,是彼岸的语言,是衡量此岸世界的尺度。

相关文章

  • 史铁生,一个用灵魂行走的人-《我与地坛》读后感

    自我蜕变之二十五 我是第一次读史铁生的文字。之前,我看过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还有书评,大概的印象是,作者是位残疾人...

  • 我与地坛

    地坛还是史铁生笔下的地坛,但我所说的不是史铁生与地坛,而是我与地坛的邂逅。今天去雍和宫附近办事,吃过午饭,距离火车...

  • 《我与地坛》

    那天无意间看到米喜老师写《我与地坛》的读后感,其实巧了,这段时间我也刚好在读史铁生,读《我与地坛》。米喜老师的文章...

  • 再读《我与地坛》(读书小组作业)

    上班路过一个公园,公园里有很多晨练的人,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于是,找来再读一遍。《我与地坛》文...

  • 苦难和信仰-《灵魂的事》读后感

    《灵魂的事》作者史铁生,第一次知道史铁生是看他的散文《我与地坛》,后来又看他的《务虚笔记》,喜欢他的文字,喜...

  • 01《我与地坛》结构分析及片段仿写

    《我与地坛》一 ——史铁生 主题: 通过描写地坛与我家很近,自小我就去地坛里玩耍,瘫痪后更是与地坛形影不离,地坛的...

  • 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我与地坛 文/史铁生 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

  • 苦难之于人生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我与地坛》,史铁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月。 微信读书APP上显示不出...

  • 我与后海

    史铁生写了《我与地坛》,我无法望其项背,却厚颜无耻的“剽窃”他的文字:我与后海。后海于我,是渺小版的地坛于史铁生。...

  • 2021-11-08

    听史铁生《我与地坛》。接受精神的洗礼。 听李野默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感受作家对人生的感悟和顽强的生命意志。 晚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铁生,一个用灵魂行走的人-《我与地坛》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kf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