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大趋势时时刻刻有着惊人的改变,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在大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打造个人专属的原生长板。
就我个人来说,凭单一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太大的优势。那么就得找到一种弯道超车的方法,来改变平庸的局面。这个方法就是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提到的:多维度打造竞争力。而运营天然就是一个适合打造多维度竞争力的职业。
运营工作虽然既琐碎又庞杂,但是每一个运营人的起点都是从一两项硬技能开始的。让自己先在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再辅以其他维度的能力,通过个人能力的体积来取胜。
目前在三节课上课已经两周,关于运营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运营很多时候就是通过大量琐碎无趣的事情,赋予产品闪耀光芒。
关于运营
在我的认知中,运营是随着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的流行,而热门起来的一种互联网职业。
在三节课上课之前,我对运营的印象是杂乱无章、零零散散的。虽然看过很多相关评论和文章,但在脑中留下的都是一些散落的点,逐渐蔓延成一堆混杂的线。
直白的说,就是缺少脉络。
在经过第一周和第二周的学习,开始构建起一个结构清晰的、逻辑紧密的模型。运营在我的脑中开始有了立体感。
两周后,重新定义了运营的概念,开始形成体系化的思维框架。
同时,我对运营的一个宏观三角结构,即产品、用户和运营的关系,有了全新的感知。
举个例子,我现在知道了,产品烂不可怕,可怕的是运营没有耐心。
这就是构建一个框架的好处。一个框架相当于“整理思路的书架”,而合理的框架有助于进行正确的思考和采取正确的行动。
小结
我是属于从野路子走过来,在无序中野蛮生长的状态,建立运营思维框架对我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1.运营是一项朴素的工作。这份工作并不如外行人所以为的那般光鲜亮丽。做好运营的前提是脚踏实地,而不是如想象般的呼风唤雨。
2.运营是细碎而灵活的。很多时候,运营更像是一个管家,不仅需要事无巨细的耐心,还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随机应变能力。
3.运营就像一个红娘。对一款产品来说,运营就是那只看不见的丘比特。在产品的各个阶段,运营要做的事都只有一件,就是为产品和用户牵起邂逅的红线。
关于运营人
说到对运营的理解,忍不住又想提笑来老师的另一句话: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更重要的是,一个清晰且正确的概念还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
具体来说就是,想要做一个合格、称职的运营人,第一步就是要能够清晰、准确、正确的理解什么是运营。然后,在这个概念的指导下,客观冷静的审视运营的职业发展和成长路径。最后,找到自己当下所处的位置,通过持续学习和践行,找到破局点,不断成长。
万物生长必然要合乎一定的自然规律,这是不可更改的宏观现实。一个职业的发展路径也必然有它的一般规律,这是微观社会现实。
在第二周的课程里学到,运营人职业发展的5个阶段,从P1小白-P5高手,时间跨度一般在5-8年。知道了这些基本信息,首先明确了一点,这是一场为了拥抱运营高手头衔所必经的长期奋斗。
首先有两个前提:
1.合理定位自己的位置
2.客观评估个人业务能力
插播一句:价值观决定如何选择,方法论告诉我们怎么做。
我的选择很清楚,就是成为一个运营高手。正所谓欲练武学,先修内功。方法论就是运营这门武学的内功。我的方法论有三点:
1.认知: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猎豹CEO 傅盛在认知升级三部曲提到:认知,几乎是人与人之间的唯一本质差别。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认知不足。
做运营,首先建立认知。
2.耐心:耐心的力量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效应,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现出来。
现阶段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复利效应,打好基础,持续积累技能,学习专业知识,做到每天都进步一点点。
做运营,耐心是必要的核武器。
3.践行:践行才是改变的根本。
正所谓说到不如做到。确保建立一个好的心态,笃信自己一定可以,然后一直做下去。
做运营,行动是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