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把事情做好,比起速度,速率更重要。在思考怎么做之前,最要紧的是先想清楚该做什么。
更为紧要的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时代,不同时期的产品需要做的事情,也是动态变化着的。而运营要面对的就是,这些看似无序又迅捷的变化。
因此,在做事之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洞察各种变化背后的本质规律。然后,运用各种技能和手段的达成目标,才是真正比拼执行的阶段。
虽然说,做正确的事情,要比单纯把事情做对重要的多。但是,想要真正洞察产品背后的本质规律,却并不容易。
所以,所谓的套路,在这种时期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做运营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洞察运营的本质,而第一步便是要打通运营的底层逻辑。
关于运营的底层逻辑,我认为有两个大方向,一个方向是'运营是什么',另一个方向'运营为了什么'。
关于运营是什么,我认为侧重点更多体现在具体的工作技能和思维方法上。
关于运营为了什么,核心则是基于各种行业和产品得出的普遍规律和原则。
虽然对运营而言,这两个方向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就不能只把注意力聚焦在掌握单点的技能和方法上,更要透彻理解其中的普遍规律。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的特点之一就是,产品、用户和运营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而运营承担的是构筑产品和用户桥梁的重任。
在以用户为导向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在强调获得用户注意力的重要意义。可与此同时,运营另一端的产品,其重要性依然是非常巨大的。
诚然,能够懂得用户的心意可以更好的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但如果没有真正的好产品作为支撑,那些被获取的注意力也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因此,站在运营人的角度上,除了要掌握技能、了解用户,同时还要注重对产品的理解。而理解产品的第一步,便是要学习看它的生命周期,获悉它的生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产品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和人类一样,都要经历一条生死路,诞生-成长-成熟-衰退,最终消失于无形。
产品有别于生物的特点在于,要催生出产品的生命意志还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进化阶段。
这种进化的过程会决定,这款产品最终能否成功。而决定这种进化过程是否顺利进行的,便是运营。
想要更好的运营,就要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想要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先要理清两个基础问题。
一、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的共性因素有哪些 ?
二、产品生命周期的一般发展规律是什么?
产品诞生阶段,以种子或萌芽的形态,进入这个激烈竞争着的互联网时代。
一款产品想要生根发芽,需要的是足够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的来源,在于市场的机会缝隙、在于用户的心智,更在于是否符合未来的大势。
这个阶段,运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维护产品使用者,营造积极正向的口碑。通过口碑传播打造涟漪效应,一点一点地影响更多的人。
产品成长阶段,以势如破竹的气势破土而出,吸收养分,开始崛起。
渡过了诞生阶段的产品,其生命意志的进化也开始了从无向有的发展。这时产品本身拥有了一群愿意自发传递能量的用户,也逐渐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同类竞争者的侵袭。
这个阶段,运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快速占领市场,集中所有的资源,利用各种手段来实现用户增长。
产品成熟阶段,利用强攻、硬拼占住领先优势地位,就要从狼吞虎咽的攻略转到细嚼慢咽的模式。
一款产品在当前的领域或行业内,取得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其生命力趋近鼎盛。此时,产品可获得的用户数增长空间变得非常小,市场需求逐渐饱和,市场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这个阶段,运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调整关注焦点,从获得用户数量转向榨取用户价值,高度关注商业变现路径。同时在具体执行手段上,从粗放向全面精细化方向转变。
产品衰退阶段,也就是产品的生命末期,自身能量逐渐流失,显露行将就木的颓靡姿态,且非常难以弥补。
到了这个阶段,首先要正视一个现实,即产品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被淘汰,被淹没是一种必然现象。其次,在衰退到来之前就要提前考虑退出计划,以及创新方案。
这个阶段,运营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强行续命。最重要的任务是提前考虑衰退期的状况,在减缓用户流失的同时,准备好替代的接收容器。
产品的这4个阶段构成了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是产品所能拥有的生命力。
运营要做的是,遵循一款产品的生长规律,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让产品凝聚自发增长的能力。
不过,运营还需要注意两点,一则是要能够清醒的认知产品本身的上限,不要因心急而妄想一口吃成大胖子。再则是,要懂得聚焦,把所有的资源都在产品的优势上,力量越集中,产生的威力才会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