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风】读透《道德经》哲思
读透《道德经》第44章: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读透《道德经》第44章: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作者: 山谷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22:27 被阅读16次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与生命到底哪个更为重要?身体与财货哪个更为重要?得到名利地位与失去生命相比,哪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个又是真正的失去?过分的贪欲必然连接着很大的代价,过多的储藏必然导致巨大的损失。懂得知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

我们都知道身体最重要,道理很简单,身体是1,其它的都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前面那个1,不论后面有多少个0,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可这事真搁自己身上,有时候还是会犯迷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总有人自以为自己运气好,每次都能全身而退,侥幸心理促使去大冒险,结果却是被套牢。

任何的抄近路,都是死路;任何寄希望于他人,都是绝路。

知道太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是道理没用吗?错,关键还得从自身找原因。

名声和声望重要吗?重要,它就像衣裳,不妨弄一件来装点下门面。但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权衡取舍,这就足以体现一个人的心态和水平。

贪欲是一种刺激,一旦上瘾,要保持那种“爽”的感觉,就需要不断加剂加量,欲壑难填,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适可而止,知足常乐,与其说是一种心态,不如说是一种修为。

相关文章

  • 读透《道德经》第44章: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与生命到...

  • 知足常乐

    什么是知足?什么是知足常乐?如何才能实现知足常乐呢? 关于知足常乐一词,普遍的误解是:凡事适可而止,要知道满足,或...

  • 知止而后殆,止什么?

    原创分享第1123天 周五 《道德经》第44章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

  • 顺其自然、自然而然——《道德经》

    初(粗)读《道德经》,很多东西未能真正理解,但还是想把自己的小小收获写下来,与友共享。 适可而止 世上有...

  • 《道德经》第一章:你找到你的“道”了吗?

    今天读《孝经》的时候,想到可以在每天日更1000字的文章,写一写我是如何理解《道德经》的,把《道德经》读透...

  • 读透《道德经》

    为什么要读《道德经》? 《道德经》相传是春秋时期李耳写的,李耳生活在公元前571年到471年之间,人称老子,他是我...

  • 【第125天】阅读《道德经》之44章《余》

    【第125天】阅读《道德经》之44章《余》 适可而止, 知余而足。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多藏厚亡, 甚爱大费。...

  • 适可而止 | 道德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适可而止的艺术 功遂...

  • 【思维篇】知足知止

    《道德经》第44章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说知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害,这样才能长久。 老子...

  • 知止更快乐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殊不知“知止”更容易快乐!《礼记·大学》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也指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当今社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透《道德经》第44章: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ju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