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

作者: 拾麦穗的路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06:31 被阅读322次

我们小时候,学校就在家门口。我的家在先塘大队,小学自然叫先塘小学。

确切说,我家在先塘一队,也叫郭家宅。站在村口往南看,就看到了小学的那一排五六间房子,甚至璃璃窗上哪块玻璃坏了都看得清楚。

小时候乡里习惯用几条田埂来表示路程的。我家与小学也就一二条田埂的路程。出了村口往西走一段路,再往南走过一条田埂,过桥,是大队养殖场。沿河岸往东,过一个坝,穿过菜园子,就到了学校。学校西墙上那幅宣传画,远远地就可看到:画上边一行红字“知识青年到广阔的农村去”,下面是一排三个青年的形象,这幅画是一位知青老师画的。

放学时,时常会在养殖场逗留,在猪舍墙壁上掏蜜蜂,或者看那些小猪崽的可爱模样。后来在桥往东100米的地方筑了新桥与新路,上学时从村口直接往南,不必从养殖场后面经过了。养殖场那里后来办了几个厂,现在退耕还田,已整理成了一大片农田。

学校是开放式的,如果要算围墙的话,那操场右边那一排荆树可以算。荆树密密麻麻,留了一个口子,权当是个校门。在我们乡下,常用荆树当作篱笆墙的。

学校的东面是一条河叫桃花江,这条河往南傍依瞿家宅,往北就穿过郭家宅,再穿过袁家宅,流向殷泾塘。那是一条大河了,有时会看到带帆的船队从河上经过,引得伙伴们跑过二条田埂去围观。

操场东面靠河处有一个司令台,司令台上立一杆旗杆,沿河也是一排荆树,还有一座水桥。平时,操场是孩子们的天地,大队里有什么重大活动,也在操场上举行。记忆最深的是放露天电影,开社员大会。后来,分田到户,乡里供销社会派人来收购粮食、大蒜等农作物,乡亲们在操场上排着长队过磅。

操场的南面还有一排房子。最东面是伙房,第二间是教师宿舍,当时有城里教师住宿在学校。中间两间是大队部、学校办公室,相邻的墙上有一洞,内搁一部老式电话机,两边都可以打,全大队就这一架电话机。往西是代销店,最西边是个农机修理站。

房子的门都是朝南的,唯有办公室还有个后门。后门上方的电铃一响,办公室里就陆续走出了袁老师,郭老师,瞿老师们,他们挟着课本,拿着教鞭,穿过操场走向教室。

教鞭是老师让学生做的。每家每户都有竹园,挑那种指头粗的竹子,截取两三尺长,用砂纸打磨一翻,系上绳子,青青直直的教鞭就做成了。那几个调皮男孩子,被老师用教鞭点一下脑壳时,说不定那根教鞭就是他自己做的。

电铃一响,在操场上奔跑的,在走廊里嘻闹的,在菜园里捉虫的,在代销店里饱眼福的,甚至跑到坝西看小猪的小伙伴们,一起向着自己的教室奔去。从最东面的教室,转眼间,奔到了最西边的教室,奔到了镇上,奔到了城里……

老师们身兼数职,到这个班做数学老师,到那个班就做了语文老师了。青青的教鞭也慢慢变黄了,变老了。

最近一次回老家,看到原来小学的地方,旧房子已全部拆除,一块土地已平整如新。

原来的小学模样,从记忆中醒了过来,有时模糊,有时清晰。

相关文章

  • 我的小学,我的小学老师

    我就读的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高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小学六年的时间里,老师的音容笑貌,老师...

  • 我的小学

    凌晨,被小儿子闹醒,待哄他睡着,我却再无睡意,于是,打开微信读书,继续翻读梁晓声散文集《花儿与少年》。未曾料想,在...

  • 我的小学

    小学呆过三个地方,村里面的两个和小县城里的一个。一直都是一个人的状态,谈不上伤心,只是偶尔有点失落。 ...

  • 我的小学

    我们村的小学。 学校里崭新的教学楼设备齐全,教室里空调、教学一体机、图书架、标准课桌椅……校园里绿...

  • 我的小学

    我读小学的时候还不是义务教育,学费还挺贵。家里穷,我爸妈舍不得交学费。村里跟我同龄的孩子都去上学了,我却只...

  • 我的小学

    山村的小学,是祠堂的老房子,西面靠大路的一排,与正堂中间隔着一个天井。 祠堂长年门上挂着锁,趴在窗户也是黑影幢幢,...

  • 我的小学

    我的上学生涯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因为我们那时候农村根本没有幼儿园,村里的孩子都是直接从小学开始。那年我8岁,...

  • 我的小学

    七八间土坯房横在山的脚边, 东去的小河靜静地流过他的面前。 矮矮的医院挡着东去北来的风, 老师的宿舍正对着医院, ...

  • 我的小学

    作者/凡凡 看贾平凹老师的散文集,写的《我的小学》,是在寺庙里,我的小学也是在寺庙里。寺庙年久失修,下雨的时候房顶...

  • 我的小学

    我的小学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原古蔺县石宝区金星乡太和小学度过的。小学五年,我读了5.1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i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