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临凡

作者: 桃花仙人摘桃花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7:03 被阅读43次

惠风和畅,天朗气清。虽然还没有到冬天,但是清秋的天气已经冷了。二太太看了看天上的飘着的几朵白云,感受着微风拂过脸庞的凉意。在这山间,这股凉意像极了自己的心情,悲凉、无助和绝望。

原本今日是冯家长子祭拜他母亲的日子,二太太作为侧室,因为没有一儿半女,被告知不便在府内待着。于是她便带了自己丫鬟香菱和几名护院到这从来没有踏足过的青玄山看看风景,散散积郁之情。

风渐渐小了,不再顺着衣服的缝隙向躯体上贴,也不再那么凉。冯家一行人见天气变好,在山中继续走着。二太太在一处山坳处发现了一条弯弯曲曲通向山上的石阶梯,她站定犹豫了一下,决定爬上去看看。刚要迈步攀爬,二太太又停了下来,看着阶梯若有所思。

“香菱,你快看。”二太太手指着下方,开心地对香菱说。

石阶梯的缝隙中稀稀拉拉地长了一些杂草,虽在这岩石缝隙之间,却长得要比周边土壤中的草更加青亮粗壮。

香菱顺着主人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了那些稀稀的小草,却不解她的意思,于是疑惑地问道:“主人,这些小草怎么了?”

二太太笑着说:“你没有看出什么来吗?”

香菱更加疑惑了:“主人,一些花花草草能看出金子来不成?”

二太太摇了摇头,笑意更浓了。她开始攀爬这座从来没有爬过的山,脚步有力而且内心坚定。

半山腰,一些分不清的灌木和树木兀自立着,山风微微,穿过其间沙沙作响。二太太看过了石缝中的小草,再听到风飞过树木发出的声音,欢喜至极,忘记了自己的丫鬟,忘接了身后的护院长者,忘了一切。

阶梯还没有到山顶,便已经没有了路,直直地通向前方,尽头拐向一处平地。而就在此时,天空居然不合时宜地飘起了雨。

在二太太身后的一位护院长者见状说:“夫人,我们下山吧,爬的太仓促,伞都在山下留守的那两个人那里。”

而在后面的护院长者却说:“不行,大哥,台阶已经湿了,很滑。怕是一时下不去了。”

香菱闻言,心中着急,急切地说:“那可怎么办,这雨这么凉。冻着小姐怎么办啊!”

二太太并未说什么,她看见路在目光尽头拐了弯,并不像是完结的样子,于是冒雨迈步向那边走去。

众人见主人向那边走去,便也一起跟了过去。

二太太并不知道路拐弯后会是什么,她想赌一把。到了拐角处,她放慢了脚步。她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柳暗花明;也充满了对不确定的紧张,生怕拐弯后让自己失望。

站在拐角的山石旁,看不到的未来让她更加紧张。她回头看看众人,见他们跟自己一样站在那里,用等待的目光看着自己。二太太狠了狠心,转过了拐角。

一座道观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一座不大的道观,外面的院墙坍塌了一半,而还在屹立着的另一半也只留下了几层土砖。门口什么也没有,只剩下了半扇门还在那里挂着,随着微风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走到近前,抬头看去,门上的牌匾只剩了最右边的字:“玄”,到底是玄什么观,却是无从考究了。

香菱看到如此破败的院墙,心中没来由的发憷,问二太太:“小姐,这破观里面不会有什么害人的东西吧?”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仿佛她怕扰了这里害人的东西一般。

二太太见她的样子,微微一笑,说:“这里是道观,是神明清修的地方,既有神明,又何惧鬼怪?”她看着越来越大的雨,轻轻推门进了院落。她回头向大家说:“外面雨还在下着,我们暂时在这里躲躲吧。只是要委屈山下那两位了。”

香菱说:“小姐,我们的伞在他们那里,没事的。”

“那就好。”

院落中间歪倒着一座硕大的青铜鼎,这似乎原本是香客们焚香的香炉。如今已经无人焚香祈祷,没人打理,歪在那里不知多少年。从鼎下各自延伸出四条路,分别通向四方。向两边看去,却未曾看见理应在那里的东西厢房,只有山石自然形成的石壁呈现在一行人的眼里。石壁底下的地上,一些石砖提醒着众人,那里曾经存在过的厢房。

顺着中间的路走上正殿台阶,殿内的摆设便一览无余了。

这殿堂不大,两根一人可抱的的柱子和开始破败的墙壁支撑着整个房顶的重量,房顶完好无损,外面下的雨没有半点漏进来。两侧居然还有人打坐的痕迹,但是时间太久,只剩下了半片稻草编制蒲团,除了这些,再想寻找其他的物件,却是什么也没有了,就连供桌也未曾见到。

正殿之上供奉三人,正中间虽是道人,却不是三清。他头戴扁平的混元帽,眉毛长得有棱有角,很有气势,目阔鼻耸,脸阔而修长。左手的拂尘轻轻搭在右臂上,身上理应穿的是道袍,但已经破碎,身后的剑柄斜刺里背着。两旁分列一位道童,虽是雕塑,看上去却如真人般清秀俊美。二人双眼微闭,仿佛只要不看世间丑恶便会心中纯明。

二太太看的痴了,正殿之上的三座雕塑在她眼里彷如活了一般。她一下子跪了下去,将曾经的那些苦闷向殿上的神明倾诉了一番,祈请祂的保佑。香菱见自家夫人如此这般,自是明白她的苦衷,而其他的护院见太太如此,又见香菱在一旁暗自神伤,未曾上前搀扶,也便不做声,只是站在破旧残存的屋檐下避雨。

二太太祷告完毕,站起身来,转身问护院:“几位,你们有谁可知这道观供奉的是哪位道家仙者?”

其中一位年纪偏大,身体却依旧魁梧的护院答道:“在我小时候听家人老人说过,很多年前有一位道爷带着自己的两名弟子云游至此,见此山秀美非常,于是便在此常住,不过,并未听说他曾雇人在此修建道观,也不知道殿上这三人是否就是他们。”

二太太听他说完,怔怔地看着殿上的三人,心中暗自祈祷着。良久,外面的雨停了,阳关顺着山坳的缝隙照进来,洒在了殿内。雨后的山中,空气清新但却湿寒。冯家一行人从山上下来,与山下的两名护院会合,一起往回走。

登山归来,二太太心中舒畅无比,没多日便有了喜。冯家人喜出望外,一改往日对她的恶劣不屑,变得亲近欢喜起来。原本想要再续一房姨太太的冯大官人,也打消了念头。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连二太太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生了一对女儿。虽然冯家更想要的是儿子,但是这双胞胎的姑娘,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冯大官人看着这一对女儿,一个白白胖胖,一个眼神透亮,越看越喜欢。他给白胖的女儿起名叫娟儿,而眼睛透亮的起名叫翠儿。

时间飞快,一眨眼已过了十五年。

家和万事兴,此时的冯家不比十五年前,比那时更上一层楼,已然是京城有名的家族,家中产业地皮不知比以前翻了几番,地位也提高了不少。冯大官人被朝廷册封,进入庙堂,位置不低。而冯家长孙,更是在二太太的教导下,二十三便高中举人,现与自己父亲同朝称臣。

这一日,二太太为了还愿,请冯大官人命人从山东崂山请来修行颇深的道爷,共商重修山间道观的事。冯大官人与夫人在客厅宴请道爷,讲述当年夫人山间游玩遇到道观祈福一事,让道爷很是惊叹。执意想要看一看这求来的一对女儿。于是二太太命香菱去叫娟儿和翠儿。

不多时,只见从厅外走进来两个长相一模一样的女子,一个身着淡黄衣裙,长及曳地,细腰以淡蓝色云带约束,发间一支银珠簪子,与洁白的面颊相应更加明亮,手中一把淡粉色团扇,笑盈盈眼含秋水,这便是娟儿;另一位女子长发披肩,身着翠绿色衣裙,腰中系一条白色束带,容貌秀丽,虽不苟言笑,但眉间有英气,一双眼睛灵活透亮,这就是翠儿。二人飘飘而来,站在那里,体态轻盈,气度不凡,仿若人间仙子。

道爷见到二人,心中惊讶,轻轻闭上眼睛,不再说话,竟是入定去了。冯家众人知道是何缘故,都屏气凝神。

不到一杯茶的功夫,道爷猛地睁开眼睛,大笑一声:“哈哈……”

冯大官人和太太不知他是何意思,面面相觑。道爷见众人疑惑,便开口道:“冯家真的是时运啊,你们可知这一双孩童是什么来历?”

冯家人不解道爷的话,便问道:“还请道爷指点一二。”

道爷微笑着说:“我见二位千金气度不凡,于是入定去找我那已经登仙的恩师一问究竟,原来,她们二人便是恩师坐下的两位童子转世临凡。”

“一位名唤清风。”道爷把手指向了娟儿,又把手指向了翠儿:“另一位名唤明月。”

冯家太太听着道爷所说,心中不信,问:“请问道爷,尊师是……”

道爷微微一笑,道:“尊师名讳,恕个罪说,纯阳真人吕洞宾。”

众人惊呼。道爷接着说道:“我想,青玄山的那几尊雕像,便是恩师和两位道童无疑了,只是不知是什么人在此间修葺。而冯家这么多年来顺分顺水,也多亏了二位千金带来的运气。”

冯家听到此事,念及恩情,同道爷一起将山间的道观修葺完善,取名玄青观。而此间一方水土,从此竟是一年比一年更好了。

相关文章

  • 转世临凡

    惠风和畅,天朗气清。虽然还没有到冬天,但是清秋的天气已经冷了。二太太看了看天上的飘着的几朵白云,感受着微风拂过脸庞...

  • 西游

    自南瞻部洲 西行万里 炼 如来门生 金蝉转世 畏 齐天大圣 行者悟空 晓 贬界天蓬 八戒悟能 谈 临凡大将 和尚悟...

  • 【词】误桃源

    久在庙堂坐,忘了是凡身。尽分裙带神。负经纶。 敛财步暗道,行恶满红尘。转世可留恨?慰天门。

  • 凡书(1) 朝临殇

    陌城絮,朝临殇。轻孤慢,不应双。 陌絮 应双 山河镜碎残垣壁...

  • Ⅱ诗韵、一词,一诗吟Ⅱ莲

    一、 本为阆苑仙 临凡品炊烟 濯涤红尘垢 朗逸乾坤间

  • 五绝|柿

    脱却凡身蒂, 临霜透底红。 晚风来入味, 一改旧时容。

  • 玉树

    玉树 天上马齿笕, 人间玉临凡。 一树菲翠绿, 溶情溋满满。

  • “转世灵童”受控摄政王,赤松德赞杀舅相夺权

    ----《活佛转世 与 谋杀 ——再论“活佛转世”》(一) ...

  • 源远流长——几何代数与天文(二)

    苍天、日月、星辰,众神居于其中,统御宇宙,安置众生。尘世凡人皆由命定,凡违天意者,必祸害临身。 诸神透过星象,向凡...

  • (二)索南嘉措借兵蒙古,大汗孙子成四世达赖

    活佛转世与谋杀(二)————再论“活佛转世” 戴德金刚上师编写 二、从蒙古人侵入达赖转世体系掌控实权,窥转世制度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世临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ki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