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
面对新情况,程实老师还是觉得需要深入研究一下“课标”。他对前后两个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做了比较性阅读和理解。
2000年《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一 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一)将“性质与地位”合二为一,定为“课程性质”。(二)明确提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能力的建构。(三)“学习”与“运用”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在一次市级研读“新课标 新时代 新步伐”交流会上, 程实老师谈到了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认识。
谈到“语文课程性质”时,他说:“首先,是学习。我们必须清楚学习的主人是谁?是教师?是学生?还是两者都有?”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四)叶圣陶老先生早就告诫我们:“国文教授要有成功之望,先要教者将误谬的观念改正,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的学科。第二,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改“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知道学的重要性,把学作为学生的第一要务。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在课堂上,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效果,关键是看学生。有句话说得好:课堂上,过去站在后边看老师,现在是站在前边看学生。
因此,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学生学习发展,以满足学生需要与发展学生心灵为前提的语言文字运用,已经成为当今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战场。就语文教材而言,我们必须慎选合适的学习内容,即文本范例。
程实老师从谈“学习”开始。
他说:第一是学习。“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即文章的表达效果。语文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①语言材料。主要是词语的运用方面,我们说遣词造句,即巧词妙句,作者为什么用此词,而不用彼词?在学习中,我们往往采用辨析词语,或比较词语等的办法。如我们常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为什么用了“绿”而不用“吹”、“过”,等等。
②语言结构。我们常说文章结构严谨,过渡自然等,这些都是文章的布局谋篇,学习文章时,我们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运用此种句法、段法、章法,而不是那样的布局。如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作者为什么先写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然后接着写圆明园的辉煌,最后写毁灭。首先是激情,让读者知道圆明园的毁灭是帝国主义的罪行,是中国的耻辱。其次是文章的写作顺序,写辉煌,写毁灭。这既是文章的结构,又是合理的布局,写起来不一样,读起来当然也就不一样了。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四)③表达方法。文章是要分类的,什么样的文章是要有什么样的表达方法。学习时学生必须知道文章为什么运用说明的方法而不是叙述?如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鲸》、《松鼠》、《新型玻璃》都是采用说明的方法。
④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既是无声语言,又是有声语言,它的作用无与伦比。同样一篇文章,同样一句语言,作者为什么用感叹号,而不用句号?如《圆明园的毁灭》第一句话作者使用了感叹号,当然,文章的表达效果就不一样了。
谈到“运用”时,他又说:学习材料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很多的,我们必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第二是运用。运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就学习问题阐述过重要观点,他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前些时候,大家强调了“学习”,与此同时,却忽视了“运用’,这样做只能看到课堂上美丽的一面。
针对上述现象,崔峦曾做过著名的论断,他说:“语文教学要实现美丽的转身!”
2011年课标重新把“运用”提出来,无妨是解决“运用”的一剂良方。只有“运用”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使得语文课程中的阅读与其它课程中的阅读联系起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说,钢铁是“学习”熔化的,钢铁是“运用”炼成的。由学习到运用是一个由吸纳到消化到释放,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缺少一个环节都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谈到怎样“运用”时, 程实老师讲到了“运用”的转向策略。
第一, 语言训练从“学习”转向“运用”。课文内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学生如果只是“学习”,那是一种储存。不能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装在肚里实在难受。我们要“训”,我们需“练”。
如《燕子》一课中第一自然段写到:“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教法:1、先让学生读课文,学习抓住特点(初运用)。2、口述语段,运用抓特点(全运用)。
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写到:“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教法:1、学习课文,找出描写人物特点的词语(初运用)。2、口述语段(中运用)。3、练笔(全运用)。
第二,内容理解从“学习”转向“运用”。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我们较为常见的做法,多采用问答式教学,学生在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其结果,看过了,想不起来了;说过了,也忘了。针对目前课堂上出现的此种现象,我倒觉得“百看不如一动,百答不如一做”。我们倡导“实践式教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决“君子动口不动手”。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四)如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中“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教材中的泡泡沫提示:“我来画一画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我觉得学生难以画出来。
教法:1、找出关键词语,画出表示爬山虎的脚往上爬的句子和表示细丝变化的词。(初运用)。2、演一演,理解往上爬的原理(中运用)。3、揣摩品味,内化语言。说说这段文字中那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全运用)。
第三、学法指导从“学习”转向“运用”。学习迁移是学法指导的结果,语文的运用主要是读写结合方面。李吉林老师的“读写结合法”就是语文运用的最好体现。这里只是罗列几种方法。
①词语运用。《燕子》、《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抓特点的词语。
②语段的运用。《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③布局的运用。《詹天佑》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先总述后分述。《颐和园》中的首尾呼应,开头写到“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文章的结尾写到“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还有移步换景法的使用等等。
程实老师一直在强调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2011年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重新界定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法归原文,理归原主,值有所得,这才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这才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
程实老师谨慎地告诫自己。他说:“我想用人类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话作为此次培训的结束语:‘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河南省林州市 张贵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