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千钻公会育儿宝典今天如何做教师
关于“自闭症”这件事(下)(尹建莉)

关于“自闭症”这件事(下)(尹建莉)

作者: 161f09651b9e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05:59 被阅读39次

    五、“自闭症”大爆发的背后推手

       “自闭症”宣传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它和教育无关,是纯生理疾病。这样的宣传事出有因。

    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和智力问题,终极目的是要解决人的社会化问题。“自闭症”若想另立门户,就必须把它说成是纯生理问题,绝对的和教育剥离开来,才能形成研究,诊断,治疗的庞大市场。

    从现有资料看,“自病症”概念由美国学者kanner于上个世纪40年代提出,距今已有七十多年。当时正是西方当代心理学大发展的时期,各种新概念很多,所以他的这个概念被淹没,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是在近十几年,才被重新翻出来,开始流行。

    现在能查到的关于kanner的资料较少,他在心理学史上没有太多痕迹。事实上,Kanner当时提出“自闭症”时,指出该病来源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但今天,人们只采用了这个名称,却完全否定了他关于疾病来源的说法,把它改写为纯生理疾病。

    教育问题演变为纯生理疾病,这会吸引很多人,原因是有的人找到市场,有的人找到事业,有的人找到安慰。

    略有相关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哪个国家,医药市场都是一块庞大的蛋糕,经济越发达,蛋糕份额越大。某种疾病或药品一旦列入公费医疗报销项目,就类似于获得了“公务员”身份,基本上衣食无忧了。因市场而创造疾病,这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不是秘密。在“自闭症”或“多动症”最流行的欧美国家,相关疾病的康复已经不是秘密。相关疾病的康复训练及用药已经进入了政府报销范畴。药品的大量使用为药厂带来丰厚的收入,药厂为政府大量纳税,相关研究项目不仅能从政府申请到大笔科研经费,更能从制药企业得到丰厚的赞助,名利双收。公立中小学,凡有多动症或自闭症儿童教育项目,就能从政府那儿要的更多的钱。一些相关公益机构能从各类慈善团体及社会上获得大量捐款。总之,“病症让社会各方形成多赢关系。”

    在中国,继“多动症”之后,“自闭症”医疗康复市场已经大规模形成。全国很多医院都开设了儿童心理科,“自闭症”成为重要诊疗项目。自闭症康复机构纷纷成立,在百度输入“自闭症康复机构”几个字,即可出现几十万条信息。自闭症的概念进入中国不过十多年时间,居然有那么多的人可以解决这个“世界级疑难杂症”。稍有点名气的康复机构收费很高,却人满为患,需要排队等候。平时在网上随意浏览,屏幕上会不时地蹦出自闭症治疗广告---想象一下这背后是多么惊人的患者数字,多么巨大的利益数字!与此同时,一些人还在向政府喊话,希望政府也能给予政策,经济上的支持;一些慈善基金会或个人也在向康复机构慷慨解囊。

    儿童是弱势人群,无力诉求和抗争,最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家长最容易成为被利用人群。如一度流行的“戒网瘾学校”“网瘾电击疗法”,是典型的混乱过渡期的罪恶产物。却形成市场规模,举办者之多,获利之丰,残害少年儿童之重,触目惊心。这种混乱,在当下“自闭症”治疗及康复市场是否被复制,理当引起警惕。

    再从家长来说,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肯定令家长痛苦不已,但有多少人面对孩子问题时,追问过自己,我做得够不够,好不好,对不对?凡那些从不怀疑自己有什么过失的父母,当他们找不到进入孩子内心的路径时,本能地会怀疑孩子有什么生理问题,很容易就会去寻找走进孩子内心的那条路。

    世上确有极少数的孩子,先天有精神或智力残障,那是大自然的过错。而让“自闭症”的发病率达到1%以上,则是人的过错。不得不说,在这一错误上,一些家长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天生有病”是一间避难所,收容了孩子的痛苦经历,也给了家长面子和教育失败的借口。我接触过不少问题儿童的家长,深有体验的是,要求家长承认自己的过失,是件特别困难的事,尤其是社会角色出众的家长。可能由于他们一直自身表现出色,所以非常自信,如果有人指出孩子的问题可能来源于家长,他们往往非常抗拒,觉得被伤害,甚至会极为愤怒。

    我当然理解他们的痛苦和无助,以及付出辛苦却没有收获的绝望和委屈,但一些家长过激的反应,以及对“自闭症”是无法治疗的先天疾病概念的积极维护,还是让我有些惊讶。假如孩子被诊断得了白血病,有人告诉他这是误诊,可能是家庭生活方式带来的不良症状,并且为他指出省钱省力无痛苦的康复良方,他会生气吗?最多是不信,总不至于生气,甚至去攻击建议人吧---不是他们不爱孩子,也不是他们素质不高,而是他们太害怕否定自己!

    目前中国,约有一半自闭症康复机构是患儿家长自己创办的,这有些像一个人谢顶了,就去开一个治脱发的门诊一样。当然有“久病成医”这回事,谢顶者如果能让自己满头生发,就是力证。问题是,他们的孩子康复了吗?答案基本是否定的。如果自己的孩子都不能康复,凭什么去康复别人的孩子呢?

    我不能说这些开办康复机构的家长有主观恶意,相信他们最初的动机是想给孩子做点什么,或至少抱团取暖。但我要批评他们在这件事上的一意孤行。他们所信奉的“康复”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3个月5个月看不出后果,3年5年还看不到吗?一个孩子身上看不到,从很多孩子身上还看不到吗?

    六、回归自然是最好的治疗

    心理康复的最重要的思路,应该是如何把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还给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当动物来驯化或当机器人来控制。

    心理学家A。阿德勒指出,真正的心理学不会用针扎小孩子看他蹦的有多高,不会瘙痒看他笑的有多乐。心理学的任务,必须从他的整个生活方式入手,而不是只去治疗一个病症或单一方面的问题。

    改善儿童心理障碍,必须是件比较个性化的事,必须细腻的研究和体察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一点点扶植他们内心的正面生长力量。所以最好从家庭教育做起,解铃还须系铃人。很多成功案例可以证明,家庭是最好的学校,亲情是最好的老师。具体做法,其实不难,简单陈述就是多陪伴,少限制。

    2013年, 我作为美国作者thomas  sowell所著的《语迟的孩子》中国版写了推荐序言。这本书作者的儿子在该说话时迟迟不会说话,辗转于多家医院后,被诊断为“语迟症”或“自闭症”。作者是一名经济学家,他虽然不懂医学也不懂教育学,凭直觉认为孩子很正常,拒绝给孩子贴上有病的标签,拒绝把孩子送进特殊教育班级或学校,选择让孩子回归正常的群体,同时用关爱陪伴孩子---就是这样“不作为”,效果反而超过了那些积极的,复杂的治疗和训练,他的儿子最终成长的健康出色。由此他开始关注那些因迟迟不说话而被医生诊断为有病的孩子,成立了家庭交流小组,很多人带着有“病”的孩子加入进来。当家长的目光不再忧心忡忡,而是以平常心,爱心和充分的时间陪伴孩子时,这些孩子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者和小组成员都被自己获得的意外成功震惊了,这促使这位经济学校把自己遇到的事情写出来。同时作者也在书中揭露了美国的“自闭症”黑幕,指出医疗和研究经费方面的利益,甚至名著,是高发病率的背后推手。

    就在我为这本书写推荐序言时,正好收到国内一位妈妈的来信。她的孩子也一度因为不说话被诊断为“自闭症”,她虽然拒绝了这个标签,不相信她的孩子有自闭症,却对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忧心忡忡,把孩子送到一个语言训练机构进行训练。但效果让她失望,孩子虽然学会了一些发音,在说话方面略有进步,可整个人却越来越萎靡,眼神越来越呆滞,即便说话本身,也常常出现倒退现象。后来,一位朋友对她说,你总在孩子面前表示出对他说话的忧虑,孩子心理负担是不是越来越重了?这样训练,孩子是不是反而更不敢说话了?朋友一句话,点醒了妈妈,对于身处困境的妈妈,有拨云见日的感觉,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孩子说话的问题上,给了孩子 太多错误的暗示,让他小小的心背负了太多压力。是啊,再聪明的孩子,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暗示和压力下,自卑的根肯定是越扎越深,状态怎么可能不是越来越差呢?

    这位妈妈突然醒悟了,她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后怕,开始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同时中止了对孩子的各种训练,不再逼迫孩子说话,每天只是和孩子一起快乐的玩耍,给他读故事,随意的和孩子聊天,好像孩子不说话这事从未发生过,他们渐渐地忘记了所谓的问题,而孩子的进步却就此慢慢显现出来,话语能力在停滞了好长时间后,突然飞速发展,性情也越来越开朗活泼,这位妈妈给我写信的时候,是在孩子刚刚通过小学入学前的各项测试之后,测试结果显示,孩子一切正常,甚至在识字和计算上表现出色,语言交流毫无困难,完全符合入学条件。

    不同国度的父母,面对不开口说话的孩子,当他们从带着焦虑,积极地带孩子辗转与医院和医疗机构,转向放平心态,不给孩子贴标签,中止对孩子伤害性的治疗,努力提高家庭生活中亲子相处的质量时,却不约而同的收获到意外惊喜。

    现在有人提倡校园“融合教育”,即让“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一起上学,淡化其疾病问题,平等友好地对待他。实践证明,它确实在一些孩子身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3年,央视报道了台湾“融合教育”的成果,患“自闭症”的孩子进入融合教育的学校,状态好转,令人刮目相看。不过,同一年,媒体也报道了这样的事情,北京,深圳等地有自闭症儿童入读普通小学,结果弄得班级鸡犬不宁,孩子们甚至在人身安全上都受到“自闭症”同学的威胁,家长联合要求让这几个儿童退学或离开这个班级,引爆社会舆论,人们纷纷指责这些家长没有爱心。

    如此这般,一个疑问就出来了:北京深圳这两所小学也把“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孩子放一起上学,也是“融合教育”呀,为什么就不行呢?这就说到了“融合教育”的精髓。仅仅把一个心理有“病”的孩子送进一所普通全日制学校,这只是做了皮毛,撕下他身上的“有病”的标签,才是开通融合的渠道。

    人类积累的修养早已告诉我们,对待残疾人最礼貌的态度就是忘却他的残疾,平等相待,而不是处处暗示你有缺陷,口口声声告诉人家我要关爱你。“融合教育”的精髓是:没有例外的孩子,只有正常的孩子。所以没有例外的对待,只有正常的对待。其本质是一个撕标签的动作----孩子,你没有任何问题,在同学眼里,在老师眼里,你和任何其他同学一样,都是普通而正常的孩子。

    我听一位小学校长讲过这样一件事。她曾参加国外某小学一个重要活动,活动甚至邀请了市里的政要。在发言环节中,除了政要,校长和老师,还有学生。她注意到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是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孩子,就想这个孩子背后一定有感人的故事。庆祝结束后,她和这个小学生的校长攀谈起来,问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位学生发言,那位校长有些不解地回答说,因为他是学校里的学生啊。

    这位校长也许没有“融合教育”这个词,但他做到了,他奉行的正是教育中最朴素的平等原则,不矫情不虚伪,美好又不着痕迹,这样的教育是全世界儿童都需要的,环境中没有异样的眼光,孩子才能正常的成长。

    教育学和生物学早就证明,未成熟的生命总是有强大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力和本能。虽然生命成长的路途总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只要没有过分的外力阻碍,得天地之滋养,仰日月光辉之照耀,一个生命总会正常成长。尤其对于一个有某种心理障碍的孩子来说,没有比爱,自由和尊重更好的康复办法。哪怕什么也不做,也强过胡乱“康复”。

    七、我的观点陈述

    为了不引起歧义,我把前面表述的观点再进行简单的梳理,同时也对一些需要解释的问题做出进一步陈述。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世上知否真有“自闭症”这种病?

    这个问题有集中答案。

    [if !supportLists](1) [endif]如果指大脑某种生理构成先天异常,某个基因异常,致使语言功能或其他交流功能严重障碍,表现出“自闭症”症状,如唐氏综合症,这肯定有,但必定极少,发生率和其他先天残障的发生率相比,不会有太大出入,不会成为流行病

    [if !supportLists](2) [endif]如果指早期心理创伤导致的语言及交流障碍,这种情况古今中外一直有,情况比较普遍,程度各不相同,所谓“自闭症”只是对此类老问题笼统的新命名。对这类心理问题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命名,完全不需要神秘化。由于它是后天成长环境所致,所以教育可以大有作为,正确的心理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状态。

    [if !supportLists](3) [endif]如果指当下宣传中以及医疗诊断中的“自闭症”----该病为先天生理疾病,和成长环境无关,发病率越来越高,预后不良---这是夸张的把儿童某种行为障碍或发育中特有的现象定义为心理癌症,是人造病,也是本文要批判的。

    [if !supportLists]2、 [endif]教育工作者不是医生,有资格谈自闭症吗?

    这样的质疑,缘于一个固执的心理前提:“自闭症”是纯生理问题,医生是可以诊断治疗的。对此,本文前面已有说明,此处不再累述。一些“自闭症”转播者攻击像我一样对此提出质疑的教育工作者的说辞是:你不是医生,不懂医学,所以不能像谈自闭症。哥白尼难道要精通宗教事务才可以谈日心说吗?

    世上无论什么专业,科学思维都是相通的。我谈“自闭症”无关专业,如果一定要提到“专业”问题,那就是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无法容忍“医疗鸦片”越来越疯狂的侵害无辜的孩子。专业素养让我能看清楚这一切,职业责任感让我无法袖手旁观。

    [if !supportLists]3、 [endif]如何解释同一个家庭的孩子,甚至是双胞胎,会出现有的患病有的健康?

    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细节决定命运”,哪怕是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也有不同成长细节。正是早期一些不一样的经历。造成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除了父母态度感情上的差异,其他一些小事也有可能形成根本性的影响。

    比如一对双胞胎姐妹,出生时一样健康,仅是妹妹耳朵有些炎症。耳炎虽不是大病,但炎症带来不适,不断的治疗又带来痛苦,那么姐妹两对世界的初始感觉就完全不一样,情绪也不一样。一个爱笑一个爱哭,一个乖巧,一个烦躁。父母如果对此不能进行细腻的体察,只是不明白,性别和长相一样的双胞胎,差异那么大,开始怀疑妹妹是否有精神发育方面的问题,又带着妹妹去医院检查神经和大脑,检查过程又给孩子带来种种痛苦,这家查不出来再到另一家,一次次把孩子投入诊疗的折磨中,而这时,姐姐却在家里自在玩耍---那么姐妹两的初始人生体验之不同,就是公主和囚犯境遇的差异。于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越来越显著的差异,导致父母看姐姐时满是欣慰,看妹妹时满是焦虑,更紧张地带着有问题的妹妹跑医院,直到确诊为自闭症,然后把妹妹投入长期的治疗和训练中,甚至把她委托给治疗师,长期和父母分离。最终,妹妹成为确定无疑的残疾人…..姐妹两的人生分水岭就这样形成了。人们看到的是双胞胎的巨大差异,几乎没有人看到,她们的人生可以一样精彩。

    所以,一个孩子怎样,不能笼统的一概而论,必须回到成长细节上说话。儿童成长中的“蝴蝶效应”随时可以发生。

    当然也不必担心,并不是随便什么错误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哪个家长没有过失?一只蝴蝶翅膀煽起的威风能变异为一场飓风,需要长期的,一连串错误的推动。而使一连串错误不断发生,是成人固执的观念,对孩子一错再错的对待。

    [if !supportLists]4、 [endif]为什么男孩子“得病”的多?

    男孩女孩天赋性情不一样,大自然早已为两性设计好各自的特征和长短项。当下的“自闭症”诊断标准基本上都是冲着男孩子的弱点去的,男孩更容易形成为诊断模式下的牺牲品,成为高“发病率”人群。

    事实是不光“自闭症”,现在很多事关儿童的评价标准都对男孩不利,比如我国当前的中小学考试评价,三好学生评比,班干部评选,等等,基本上都是女生优势设计。是男孩子病了弱了,还是我们成人偏了错了?这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值得思考的宏大话题。

    [if !supportLists]5、 [endif]自闭症天才现象如何解释

    这很好解释,应该是下面三种情况。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是人的天赋不同,并且能量有限。某个孩子确实在某方面具有非凡的潜能,把能量主要分配到他的天赋上时,在其他方面就会表现平庸,甚至表现得特别弱。比如一些科学家或一些杰出的艺术家,他们很多人在生活中非常低能,在人际交往方面缺少兴趣和能力,甚至行为怪异,只是因为他们成名了,这些故事才得以流传,并成为美谈。而更多的是天赋虽高,却没有成名的。我们能说他们都得了自闭症吗?他们需要治疗吗?如果有人用武大郎开店的思维方式,硬给他们冠上“高功能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帽子,然后去“康复”他们,这不荒唐吗?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是生活中确实有极个别的孩子,虽然在早期启蒙阶段受到智力或情感的错误对待,但其天性中某一种潜能并未完全被破坏,侥幸得以保存,后来在某个因缘际会的情况下表达出来,如艺术的或计算的才能,令人刮目相看。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与生俱来有自我表达的潜力,有被认可的需求,当其他的出口都关闭后,某一个出口突然出现一个缝隙,于是引起局部喷发。但这种侥幸必定非常少,所以一旦出现,就会成为新闻。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是从古至今,任何人群中都有某方面的天才,残疾人群也不例外,不管是精神残疾还是肢体残疾,其中个别人会在某方面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况且现在被定义为“自闭症”的群体,他们本来就是正常人群。媒体或影视作品太热衷与宣传自闭症是天才,这确实能唤起公众的同情心,也符合大众审美需求,但与事实完全不符。事实是,任何有关“自闭症”人群的智力统计数据都表明,该群体智力水平越低,极少有天才。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情感得不到正常发育,智力通常也会受到影响。

    以个别人的某种特征来描述庞大的群体面貌,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做法、炒作自闭症是天才,意欲把问题诗意化,制造一种特别的同情和敬意,让人觉得如果你没点而奇才,都不陪当“自闭症”患者,也不配得到轰轰烈烈的关爱。这种做法,其潜意识已暗含了对普通智力的不屑和对低下智力的歧视,它仅仅是让媒体和影视剧“有料”,让某些家长有面子,却掩盖了这个群体的真正困难。

    忽略了需要解决问题的核心。

    [if !supportLists]6、 [endif]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诊断“自闭症”

    任何诊断都有误诊的可能,何况“自闭症”这样一种从生理上无从验证的问题。同时,既然儿童精神残疾或智力障碍的观察起点和康复终点都在教育系统里,所以在带孩子去医院前,家长应该先问问自己,找医生的目的的是什么?

    比如经常有家长向我自选要不要带孩子去测智商,原因一般都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老师给出这样的建议,背后已潜藏了一个基本判断,这孩子智商可能有问题,请医生配合验证一下。一旦测出孩子低智商,老师的工作就变得更容易些,对各方面都好交代,更有可能建议孩子留级,班里少个拖后腿的。

    且不说“智商”是个动态的现象,“测智商”的科学性本身就值得怀疑,即便能准确测出高低,测试结果对孩子或家长来说,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呢?孩子知道自己是个低智商的人,这对他有半点积极意义吗?相较于知道自己是个智力正常的人,哪种认识有助于他的自我成长和发展?再说家长,在世上还没有发明“聪明药”之前,家长知道孩子智商正常如何,知道孩子低智商又将如何呢?

    同理,动机决定手段,信仰决定态度。在要不要找医生诊断“自闭症”的问题上,家长们一定要想好了,为什么要去找医生,希望达到什么目的。带孩子去医院看精神科,本身已在表达某种潜台词。并且,孩子在交流上正不正常,成因如何,和孩子短暂接触的医生,其判断的正确性会超过家长吗?

    在这里,我能够给出的提醒是,如果一定要带孩子去看医生,不要轻信一位医生的判断,哪怕他职称很高,资历很老。诊断必须由数位医生共同参与,若有儿童心理学家或教育学者参加,从后天成因上考虑,则更好,如果医院不能组建这样的诊断小组,家长自己可以在找过心理医生后,在找教育学者从后天教育上找问题根源,孩子的“自闭”如果被断定为后天成因,不是先天病,其实更具希望,为康复留出了更大的机会。

    [if !supportLists]7、 [endif]如果家长在前面有养育方面的失误,孩子表现出“自闭症”状态,接下来该怎么办?

    首先立即中止对孩子伤害性的康复,让孩子的生活和整个家庭生活恢复正常;然后寻找自己育儿中的失误,把健康美好的教育还给孩子,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耐心等待。

    什么是健康美好的教育?包含着爱和自由的教育都是健康美好的教育,它是人类精神财富最具体的表达,也是永恒的教育定律。例如本书中呈现的所有正面教育细节和观点,就是对这一定律的注解。

    并不是说我的书可以治疗“自闭症”,而是我书中沿用的经典教育思想给出了预防和康复的思路。

    人类一切美好的思想和情感都是相通的,古今中外的人都一样,古今中外的教育也是一样。3000年前长在乡野的一棵树需要的东西,和3000年后长在城市高楼下的一棵树需要的东西是一样的,基本养护原理都是相同的。“自闭症”康复路径必须是:从家庭生活中做起,从细节改善做起。

    说到细节,教育不在宏大的理论中,在每一种细节中,做好了细节,就做好了教育。细节是无穷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悟到了这些规律,就能处理好细节。具体地,我建议从这几个方面去做。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多搜集优秀教育案例。案例看得多了,经验就积累的多,自己如何做,自然就容易找到感觉。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精心阅读几本经典的教育类书籍,不必读很多,读几本就可以,但这几本要反复读,反复对比自己的认识,努力优化自己的认识。哪些书是“经典教育著作”,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简单的判断就是,能够穿越时间和国界的就是“经典”。我个人推荐卢梭的《爱弥儿》、弗洛姆的《为自己的人》、尼尔的《夏山学校》,以及苏霍姆林斯基,蒙台梭利,杜威等人的教育著作,相关信息在我的作品后面所附“参考文献”中可以找到。

    [if !supportLists]第三, [endif]必要的情况下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以便家长从他者的角度了解自己。这需要家长有“认错”的心理,做好挨批评的准备。

    总结以上几条,改善的根本办法,是家长要把功力用在自我心理调整上,亲子关系修缮上。这是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家长可能会有很多迷惘和痛苦,但只要低下头来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肯定会走出泥泞。“自闭症”从教育上来,必须要回到教育中去,在一个逻辑合理的关系链中,所有的问题之结才能被一一解开。

    事实上,生活中已有很多事例能证明正常生活对“自闭症”的疗愈效果。且不说回归正常会使普通儿童正常成长,甚至先天性愚儿这种非常明确的智力疾病,通过优质教育都能改善。

    前几年电视上曾报道,我国马鞍山市有个男孩叫周游,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先天愚型患者。他妈妈坚持给他正常教育,经常和孩子一起玩,把他像一个正常孩子一样介绍给别人,还教他从小背古诗,讲故事,让他上幼儿园,而不是把他送到特殊教育幼儿园。这孩子后来的发展几乎接近正常人。虽然容貌有典型的病患缺陷,但说话,思维方式,爱好,情感等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还进入了由省政府主办的“江淮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名单。

    [if !supportLists]8、 [endif]如何看待联合国设立“国际自闭症日”

    当社会上有某种现象影响到公共生活时,人们经常会设立一个相关节日,以期提醒人们的关注。如艾滋病,因为它的第一传染渠道是后天不洁行为,为防止其扩大,需要设一个节日宣传预防,同时提醒人们接纳这些患者,共同帮助他们直面疾病。

    我不清楚联合国设立“自闭症日”的动机和程序,也不清楚联合国对此病是否有明确的定义,所以这个问题要分两种情况来回答。

    如果是因为关注到现在有心理障碍的儿童确实高于以往时代,提醒人们注意儿童心理卫生,优化儿童成长环境,我相信它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于致病原因的宣传一定要跟上,应让公众知晓什么原因会导致儿童心理障碍,以加强预防。

    如果认可自闭症是先天的,无关教化,无法预防,设立的目的旨在提醒尊重这个群体,那么就没有意义。因为从尊重的角度来说,“自闭症”如果像宣传中说的那样,是天才,人们崇拜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不尊重呢?如果说承认这个群体确实是残疾人群体,也没必要专设一个关注日,因为现在社会已经形成尊重一切残疾人的共识,哪一类残疾人不需要尊重呢?在对不幸的关爱上不必厚此薄彼。

    事实是现在联合国的“自闭症日”不但没能唤起人们对儿童教养环境的关注,反而被利用,推高了自闭症的发生率,那一种极稀有的现象变成普遍的疾病,它安慰了极少的人,却给很多人挖了陷阱,破坏了公共生活的和谐自然。但时至今日,联合国方面也没有就此进行澄清。所以依现在的情况来看,设立这样一个关注日弊多利少,希望联合国方面能关注到这一点。

    学者陈家映说过,科学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世界的真相,但在这幅从大爆炸到基因的严整画面中,没有哪里适合容纳我们的欢愉和悲苦,我们的道德诉求与艺术理想。

    当孩子有某种问题时,家长如果不是马上领着孩子跑医院,而是自省一下,我给了他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正常的教育了吗?我真正理解了我的孩子了吗?问题的死扣也许就此开始松动。

    世间一切问题,想要解决,必须找到问题根源;找到根源,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我参与矫治了一些孩子,凡是家长积极配合的,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非我有什么过人之处,我仅仅是做了一点古往今来无数人做过的事情,通过促进家长教养方式的改善,还孩子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我知道当下也有不少人在做这样事情,他们的工作同样让人看到,教育的力量是无形的,却是永恒而有力的。

    大地上河流奔腾,草木茂盛,万事一体,万里同宗。人是自然的一份子,没有哪件事需要被神秘化。泛滥的“自闭症”不过是盲目的宣传,泛滥的诊断,不靠谱的康复合力膨胀的时代病,它过分肆掠时,就该是特别警惕时。该是让大家看清它真面目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江雪阁:这篇文章应该给更多的家长看,让他们意识到自闭症儿童的关键在父母,淡化孩子的病,多关爱才是最好的治疗。
        161f09651b9e:@江雪的文字阁 欢迎转发,点评。

      本文标题:关于“自闭症”这件事(下)(尹建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gj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