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经典醍醐灌顶简书会员优秀文集
看不下去了——《回到春秋读论语》第50章

看不下去了——《回到春秋读论语》第50章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05:39 被阅读3次

祭祖仪式刚刚开始,他为什么就气愤地说,我不想看下去了

孔子说:“禘祭的礼仪,从刚开始的献酒之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篇之十

孔子对鲁国禘祭中的违礼行为深恶痛绝。

“禘”是古代天子举行的祭祖典礼,每隔五年举行一次,是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有一套非常繁复的程序。“灌”是禘礼中的第一次献酒仪式。举行禘礼时,有一个穿着祖先的服饰,坐在灵前神位上象征接受祭祀的人叫做“尸”。这个角色一般要挑选一个幼小的孩子来担任。第一次献酒是把用香草和黑黍酿成的名叫“郁鬯”的酒,献给“尸”,让他闻一闻香气,再把酒浇在地上,以求祖先的神明能够降临。这个请神的过程叫“灌”,又作“盥”。自这一刻起,就开始降神了,其后的仪式都是有祖先神明在现场的。

西周初年,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分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土,建立鲁国。后来周成王感念周公大德,就赐给他的后代子孙一个特权,可以在鲁国的周公庙里为周公旦举行天子的禘祭。

但演变到春秋时期,鲁国居然把天子的禘礼用来祭祀后来的历代君主,于是形成僭越之举。不但如此,到鲁文公举行禘礼时,对国君的排位次序,也乱套了。他把自己的生父僖公之位摆到了闵公之前,僖公虽然是闵公的庶兄,却是在闵公之后才接替君位的,这样颠倒顺序的安排显然是不合于礼的逆祀。

凡此种种做法极大地玷污了孔子心中神圣的禘礼,实在让他无法接受。对于不合礼的行为,孔子从来都是非礼勿视的,看都不要看。“自既灌而往者”,“灌”仅仅是禘礼开始的第一个仪式,“既”,尽、完、终了,指“灌”这个献酒仪式结束。“而往者”指接下来的一系列过程。鲁国的禘祭本来就不合礼,接下来所用的礼仪,僭越就愈加严重了,可以说是违礼中的违礼,所以孔子才说出“吾不欲观之矣”的狠话,自“既灌”以后不想看下去了。

再看接下来的一章,孔子指着手掌说不知道,就更能够进一步理解,孔子为什么会如此激愤了。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此章言鲁禘祭非礼之事。禘者,五年大祭之名。

孔安国:禘祫(xiá)之礼,为序昭穆,故毁庙之主及群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灌者,酌郁鬯灌於太祖,以降神也。既灌之后,列尊卑,序昭穆。而鲁逆祀,跻僖公,乱昭穆,故不欲观之矣。

《论语义疏》:此章明鲁祭失礼也。禘者,大祭名也。周礼四时祭名,春曰祠,夏曰礿(yuè),秋曰尝,冬曰蒸。又四时之外,五年之中,别作二大祭:一名禘,一名祫。而先儒论之不同,今不具说,且依注梗概而谈也。……时鲁家逆祀,尸主飜(fān)次。当于灌时,未列昭穆犹有可观;既灌以后逆列已定,故孔子云不欲观也。

《礼记·郊特牲》: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

胡培翚:《仪礼·丧服传》云:“都邑之士则知尊袮(mí)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据其文由袮由祖由大祖推而至于始祖所自出,明皆一本之亲。

《春秋》:文二年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庙,跻僖公。

《公羊传》:跻者何?升也。何言乎升僖公?讥。何讥尔?逆祀也。何休注:置僖公于闵公上,失先后之义,故讥之。

钱穆:本篇二十六章,多论当时之礼乐。然时移世易,后世多不能明其意义之所在。……特由此可以窥见孔子当时论礼之大意,此亦有古今通义存焉,固不当以自己时代之主观,而对历史往事尽作一笔抹杀之轻视。

云门隐者按:本章讲“逆祀”违礼,故而孔子不欲观。“逆祀”,是在上者引导在下者违礼。周衰,礼坏乐崩,大小相逾,上行下效,君臣都违礼。有其君必有其臣,遂启陪臣执国政、家臣用事之风,国之不国,鲁遂衰微。孔子察微知著,不欲观者,伤之也。

【学习参考书目】

《春秋》 《仪礼》 《礼记》 《尔雅》 《公羊传》 《论语集解》 《论语义疏》 《论语注疏》 《论语新解》 《论语正义》 《论语集释》 《论语释故》 《论语稽求篇》 《论语注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不下去了——《回到春秋读论语》第50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pd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