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负面情绪。如果应对不当,它可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人的负面情绪有很多种,比如说人的恐惧,人的愤怒,人的悲伤。如果不能很好地走出这种情绪,我们就会泥足深陷,对人的身心都没有好处。
正确的应对它主要有两个要点。
第一认识到这种情绪的背后的真正动机。
第二,在不同种情绪里面采用不同的对策进行克制疏导,以便于情绪的转化。
比如恐惧。恐惧的是我们对糟糕情况的一种预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一旦通过思考而得出,我们真正害怕的情境,比如说饥饿或者是寒冷,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促使我们做出相应的行动,只要行动到位,恐惧这种情绪就自然而然地消散了。
比如愤怒,愤怒往往是因为环境或者是他人触犯到了我们的根本利益,愤怒的背后是我们的一种保护的态度。比如有人掠夺我们的劳动成果,意识到劳动成果被掠夺的恶劣后果,我们一方面要谨慎的考虑到我们的保护成本,另一方面,却必须要做出保护自己劳动成果的行为。一旦我们保护成功了,这种时候我们只会有淡淡的喜悦。
比如悲伤,悲伤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我们或者他人为了保护自己而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这种时候如果悲伤那么大,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保护得来的成果,稍微克制下这种悲伤。同时,这种悲伤也自然而然地促使我们恐惧,恐惧自己做的不够好,下次会失去更多。应对恐惧,就像上文提到的,有一定的方法。
品物流行,生生不息,相生相克,人的情志也是这样。
恐生怒,怒生喜,喜生思,思生悲,悲生恐。
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因为生恐自己的不足,而进行劳动,又因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损害掠夺而愤起,
愤起而后保护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就会产生喜悦,人在喜悦的时候,会与人分享信息,进行交流。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思考,思考前面得到的利益的分配以及以后的策略。分配之后再想起之前愤起保护自己劳动成果而付出的代价,就会自然而然的悲伤。悲伤到一定程度就会生恐自己下一次失去的更多,就会去做事,从而开启一轮新的循环。
喜克悲,悲克怒,怒克思,思克恐,恐克喜。
悲伤过了头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得到的东西。愤怒过了头的时候,想想自己以前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付出的代价。思考过了头的时候(迷茫),想一想自己的劳动成果,不应该被他人全部掠夺。恐惧过了头的时候,思考一下恐惧背后真正的根源,真正的不足在哪里,从而去做事,克服恐惧。喜悦过了头的时候,想想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别到时候光顾着喜悦,而遇到了什么情况抓瞎。
人的生活纷繁复杂,一个抽象的理论,如果能很好的保持弹性,保持动态均衡,就是对于人最大的尊重。
现代汉语发展到今天,好多词汇的内在含义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恐,原是一种生恐,是一种紧迫感,是一种压力。而恐惧呢,就是感觉到了压力而却什么也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是一种极端的负面情绪。比如怒,原本是一种保护自我我物或保护他人他物的的态度,血性,后来就变成了一种上头的行为描述。就像是人主不可以怒而兴兵,其实如果兵不怒的话,哪里来的士气?而人主哀兵,正是对应了悲伤对于愤怒的克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个要点就是人对于自我的接纳。自我接纳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人有负面情绪,但不是承认了之后就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沉浸其中,最后泥足深陷,败身亡家。而是,找到每一种负面情绪的根源,探索它的意义,并想办法,人展其能,物尽其用。
关于人的怒与沟通的关系,我多说两句,沟通是建立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的,只有相互尊重,彼此底线的沟通才是有可能是有效的沟通,而怒,就在这根底线上。生活当中我们不一定要经常发怒,因为,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就是说啊,真正懂得战争艺术的人,往往把威胁就消灭在了萌芽的状态里,并没有世人看到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赫赫之功。我们在生活当中运用这种情志也是这样,实在情况不对了,也要记住表达愤怒和表现愤怒的区别。(表达愤怒是说确认对方能够收到我的表达,以对方能够收到为准,表现愤怒,就是无目标无上限的摧残自己的身体)。
怒,有的时候,还有正当与不正当的分别。有的怒,有理有据,是保护自己的底线。有的怒,无凭无据,是建立在妄想(错误的认知)和贪占的基础上的。前者,我们承认,并谨慎对待,后者,不提倡,因为低劣,但对方表现出来了,也应谨慎地疏导。
综上所述,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也要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承认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然后,克制疏导,把它导向下一步。知不足(恐不足),才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迈向下一步,就必须要做事。保护(怒)也是生活的常态,有的时候,我们为了自己或亲人必须勇敢地站起来。悲也是经常发生的,人生总要付出,付出就有代价,只不过代价多少。而悲可以让我们长教训,懂得克制,懂得让我们如何尽量减小损失,不取祸。
传统五情志,生生不息,相生相克,现最早载于《内经》,是我们观察世界,了解自我的一种视角,它不是循规蹈矩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充满了弹性,又是动态均衡的。中华先祖们的智慧如渊似海,又踏实体贴,堪称充满柔情,烛照古今。我真实地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而骄傲。
但是,未来在前,我们不应做出输于古祖的贡献才好啊,您说,是这样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