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 团圆咯
2018年的最后一天,在“咚咚叭叭”的声儿里醒来,今儿立春,家家户户放鞭炮接春纳福。今儿大年三十,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登场咯!
贴春联
小时候,大年三十的早餐多半简单,早起的妈妈,米在锅里煮开,捞起放在饭甑里蒸,锅里留下一部分米粒熬粥。粥快熬好时,撇出浓浓的米汤——纯天然的浆糊。
旧年贴的对联,风吹日晒里,泛白、破败,一一撕去,破除坏的运气。沿着经年对联的痕迹,父亲拿着棕刷,蘸上我手中碗里的米汤,站在扶梯上,自上而下,沿着边沿刷上米汤。一刷子米汤是不够的,来来回回好几次。我放下米汤碗,接下刷子,递上上联。父亲展开对联,顶部贴上,听从我的指挥,或左或右移动,直至垂直端正。我这个歪着脑袋看的小指挥家,不大靠谱,父亲从扶梯上下来,发现对联是歪的,又得小心揭下刚贴上的对联,重新贴正。贴好了,许是怕不牢固,还蘸上一刷子米汤,对联的外沿再刷一遍。下联、横批依次贴好,看着门楣上红艳艳的对联,我这个小人儿心里也欢呼雀跃,年真的来咯。
上坟
中饭多半是炒年糕,或者是昨日的剩饭炒了吃,极简的早中餐是为了迎接晚餐的隆重。
母亲取下风干肉,在锅里大火煮,锅里肉汤儿开着花,香味四溢,小馋猫时不时去厨房瞅瞅。
肉捞出,卸下骨头,母亲总会剁下一截给我,恍若欣喜的小狗一般,在母亲身边啃起来。其他肉切成一块块,母亲会夹一块放在碟子里。煎豆腐时,也会夹一块放在另一个碟子里,还有一碟子鱼。装在竹篮里,带上折好的锡箔纸、香、纸,篮子上盖上干净的毛巾。
儿时,也会跟着爸爸、叔叔们一起上坟。坟前,摆上菜肴,满上白酒,烧着纸,燃香,跪拜,叩首,放炮。尽管,不认识这是何人之坟,却是很虔诚地学着爸爸们的样子做。
长大些,自是在厨房里帮母亲做些活儿,不去上坟了。近些年,也是在老家过年,却是不去母亲坟上看看,只是在路口瞅瞅,还是入乡随俗吧,有哥哥祭拜即可。年夜饭
年夜饭
年三十最浓墨重彩的就是年夜饭了。
母亲在厨房里忙活了一整天,煎煮炸炖,使出洪荒之力,为一家人烹制年夜饭。
下午三四点左右,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想着小伙伴们已是吃饭了。迫切地也帮着端饭拿碗摆筷子,菜也一盘盘端上桌。
尽管家境清贫,父母亲也总要把年夜饭准备得像样些。满满一桌子菜,有鱼有肉,有鸡有汤,闻着就直流口水。
父亲点燃了鞭炮,双响噼啪炸天,挂鞭火星四溅,逼仄的门口,青烟散不开,往家里钻,一股浓浓的好闻的硝味儿。
平时不太喝酒的父亲,也喝上一两杯,我们也会喝点甜酒,祝福父母,说上几句吉祥语。父母亲,总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和哥哥,要好好读书,争取出人头地。鸡汤鲜美,鱼肉可是最爱,不一会儿就把自己吃得肚滚瓜圆。
放炮
吃罢饭,洗过澡,换上新衣新鞋。父亲会给我们一人一挂鞭,应该是一百响,同处一屋檐下的小叔叔也会给我们一挂。鞭炮拆成一个个,放在口袋里,火桶里点燃一根香,带上武器装备去找小伙伴咯。
一边走,一边放炮。右手拿着炮的底部,左手用香点燃引子,呲呲往下烧,随手一丢,啪地一声响。偶有不响,走过去看看,引子熄灭了,重新点燃,听得响声才罢休。若是哑炮,捡起从中间撇断,露出火药,香火一捧,嗤地一声,燃起一小簇火焰。
寻得伙伴,小鞭炮摆成圆圈,连响数声。调皮者,点燃了鞭炮,扔向对方脚边,发现者及时踩灭,没发现者被啪的一声吓得一惊,也点燃鞭炮扔过来。嘻嘻哈哈声里,全然没有女孩子的柔弱似水,也顾不上新衣服被炸出的小东洞,顶多挨上母亲一顿唠叨。
守岁
放完鞭炮,几个孩子聚集在小伙伴家,聊天、嗑瓜子、打牌。
饿了,铜火锅里添炖风干肉剩下的汤,加几块炭火,咕嘟咕嘟煮开。切上几块肉丝糕,火锅里涮软了,配几片大白菜,味道已是极好;或者煮一些米酒鸡蛋裹腹,家里的大人也由着我们闹。
说好要守岁,可是架不住瞌睡虫,门已封,要么走耳门回家,要么就和小伙伴一起睡会。
(日更139天)说年味(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