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〇回,颜回,字子渊,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不违者,无所怪问。于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如愚。退,退自师处。私,私底下之言行。发,发明,启发。言回既退还,而省察其私底下之言行,亦足以发明大体,乃知其不愚。
〇此章美颜回之德,大智若愚。大凡聪明自用者,必不足以入道。回之如愚,正回之聪明绝人、受教有地、入道有机处。盖回之听言而悟,超语言文字之外。而人多听言而识,囿于语言文字之中,反有以障道。孟子谓时雨化之,则颜子当之。盖物经时雨便发,颜回一闻夫子之言便足以发也。朱子闻之师曰:“颜子深潜纯粹,其于圣人体段已具。其闻夫子之言,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故终日言,但见其不违如愚人而已。及退省其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无疑,然后知其不愚也。”
2.10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〇以,为也,谓所作所为。由,从由,谓行事之经从与缘由。安,安顿,谓安身立命之所在。即日所用易见,故云视。而来历从由难知,故言观。情性所安最为深隐,故云察也。焉,何处。瘦,隐匿。言如此观人,其人之人格与心地将无遁形。
〇此章言知人之法,呼应上章之“省其私”。私为非正规场合,即日常行为。通过省察一个人的日常行为,明其所以所由所安,明其心之所发,则人之邪正不可匿也。所以者,事也,迹也;所安者,本也,本心所主定止之处也。所由者,从本显迹,由迹显本之经途也。故既欲知人,若但求之毁誉,索之语言文字,又或为论心不论迹之说,探之于践履之外,失之于两端,其不为人所欺者鲜矣。人焉瘦哉二句须要看得好,不是夸张其效,言人虽善匿,至此却无处躲避,犹之权度设而人不可欺以轻重长短。
〇圣人之学乃切己学问。故不当以私心度人。若谓情伪之难测者,责人而不责己也。须将圣人观人之法先去自观,须痛自洗涤,彻内彻外,有一颗澄明之心,方可为师,方可观人。己之所以所由所安,千停百当,则人之所以所由所安,不难视观察矣。故君子但求诸己,如磨镜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