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3月3日海口马拉松只有十天的时间,这段时间得注意保护好身体去参加比赛。
这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比赛,此前跑过最远的距离是18公里,另外还跑了三次16公里,几次10公里等,每公里配速都在6分钟内,可以说跑完半程马拉松不是问题,只要我开始把配速控制在05′30〃~06′00〃就行,千万不能出现前半程跑得太快导致后半程跑不动的情况。
准备跑马的过程中,没有教练指导,只是根据咕咚运动软件制定的半程马拉松备赛训练计划进行运动,完成了整个备赛训练计划,自己也把跑步的最大里程提高到10公里、12公里、16公里、18公里,在此之前我一般只跑五公里。
跑步是很简单枯燥的事情,长距离的跑步更让人无聊,不过我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我在跑步时候,可以安静的和自己对话,思考甚至幻想一些问题。
跑步这么多年,为什么这次选择参加马拉松呢?
主要原因,受同事的良性影响。有一位经常跑马拉松的同事D前年来单位,虽然知道他跑马拉松,不过感觉马拉松是种高大尚的运动,那不是一般人玩的运动,跑上四十多公里得花几个小时,不能轻易去碰。去年年底,在一位以前是运动员的同事H在同事D的鼓励下加入海南跑团马拉松俱乐部,准备跑马。在他俩的鼓励下,我克服了马拉松的恐惧心理,知道自己可以完成半程马拉松,于是也加入跑团,挑战自己。
其次,跑半程马拉松是挑战自我。21公里对很多人来说实在太远,不过对平时跑五公里偶尔跑七八公里的我,用同事D的话说“完赛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既然如此,我有能力完赛,那为什么不挑战一下自我,跑一次半程马拉松呢?毕竟在半程马拉松中完赛是一种人生很美好且有意义的体会。
再次,跑步是独自持续坚持的一项运动。跑步是一个人的事情,就像写作一样,是一个人独自完成的运动或技能,需要长期持续坚持。我已决定今年日更,到现在已经52天没落下一篇,这份坚持需要良好的身材素质来支撑,那么我需要一项运动与之相映成趣。我踢过足球,打过羽毛球,甚至还办过健身卡,不过这些运动都需要其他人一起配合,不像跑步那样一个人想跑随时就出门跑步方便。
既然跑步和写作都是一个人的事情,那么,就让这两件事情一直陪伴在左右吧。
最后,跑步也是一种个人爱好。当年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不理想,于是就一个人在户外跑步,跑了一段时间参加单位系统内五公里比赛,居然还拿了第一名,着实让我兴奋了一阵子。跑着跑着,就跑出乐趣来了。不过那时候没接触到马拉松,否则那时候就参加跑马了,用不着过了十几年才参加跑马。
人生讲究际遇,缘份不来怎么也遇不上,来了,管你什么年龄就这么发生了。《廊桥遗梦》里两个四五十岁的人的偶然相遇,照样在彼此心中燃烧起熊熊的爱情火焰,终生不忘。

自从认知到“成长”的概念,就知道人活在活上,成长就是比以前进步一点点,想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就去做吧,不要去管年龄和种种条件的限制,先行动再说,在行动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人活世上,要有点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