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迁徙(二)

作者: 大秦帝国_da4c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16:37 被阅读10次

把儿子送出国还是在国内读大学一直是赵君犹豫不决的,如果是在几年前,他会毫不犹豫地地把儿子留在国内,现在国内发展这么快,条件这么好,大都市与国外相差无几了。在国内,选一所好的大学,喜欢的专业,让孩子或深造,或大学毕业直接参加工,何必麻烦。

赵君出生在西北秦岭地区的山村,父母识不得几个字,小时候家里很是清苦。赵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父母对他的学习一直没有操什么心。高中毕业顺利地考入一所重点大学,在校期间深得老师喜爱,毕业后直接留下来从事教学工作。结婚生子,一切还算顺利。

中国式迁徙(二)

朱君是赵君的大学同寝室同学,两个人的相识很有趣。那年赵君考上大学,别人都是父母或亲人送去上学的,可适逢父亲身体有恙,妈妈不仅晕车,而且从来没有离家出过远门。赵君干脆自己一个人把行李一扛,由县城搭乘公汽到省城,把行李拖运后,在省城诺大的火车站买了一张赴学校省会城市的火车票,一个人就上车了。为了节省钱,他买的地过路车。车开的慢,每到一站必停,而每站都是下车的少,上车的多,使得整个车箱挤的满是人。不过,赵君还能承受得了,他是个爱看新闻的学生,每逢春节,他知道看到电视上的镜头,整个车站是人山人海,而每每停车靠站,许多民工为能够上车,都是爬在车窗口挤进去的。相比今天的车,虽然人是多些,但还没有发生他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情形。列车行驶4个多小时后就慢慢进入黑夜了。许多人都在车上休息,有座位爬在座位上睡,没有座位的有的干脆铺张报纸坐在或躺地地上。而赵君他不敢,因为他身上揣带了一年的学费与大学里的生活费,这可是父母没日没夜搛取来的血汗钱。他在两节车箱连接处站着,一来这个地方通气条件较好。二来自己的肠胃不是很好,通常离家的时候容易拉肚。虽然今天看起来还好,但他还是有些担心,所以站在这里方便上厕所。三是每到一站上下车时自己就会醒来,以免自己在车箱里完全睡着了。

中国式迁徙(二)

列车在翻越秦岭,外面黑漆漆的一片片,什么也看不见。赵君时不时地摸摸自己的裤档,确认硬硬包钱的袋子的还在,就放心了,那是母亲事先把钱缝在他内裤里了。

整个晚上似睡非睡的,一直到第二天,洗脸上厕所的把他早早都吵醒了。他站在窗口,望着远处起伏跌宕的山岗,完全与自己所处的平原地带不一样。这时他听到有人说:“到学校了要听大学老师的话,多写信和打电话,别让我和你爸担心。”他顺着声音看去,是个慈祥的女人在跟一个带眼镜的青年人说话,估计那女人是青年人的母亲。旁边坐的人听到他们的谈话,有的就问孩子在哪里上大学。孩子母亲不无骄傲地替孩子作答。这让赵君很兴奋,他和这个素不相识的年青人考的是同一所学校。借这个年青人上厕所的时候,赵君说自己也是考入这所学校的。就这样赵君就和朱君相识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两个人读的是同一个专业。等到报到的时候,两人还是一个班,同一个寝室。这简直是个传奇,两个人都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机缘,所以两个人在大学期间一直是形影不离,十分要好的朋友。

大学毕业那年,适逢国家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政策改革,大学生就业不再由国家分配,而是实行用人单位与学生自己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赵君与朱君都是学校的好学生,由于赵君家景不是很好,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恰好学校想留用,就留在学校工作了。朱君的父母在孩子毕业前就在当地的银行帮他找好了工作,这样两个人各奔前程,分手时两个大男子汉哭成了一团。后来,忆起这件事,他们自嘲:这是为情感和事业拼搏洒下的第一滴泪水。

中国式迁徙(二)

毕业后2年,朱君就成了家,找的是位漂亮的名门闺秀,还有了个儿子,事业顺水顺舟的。赵君一直又在学校攻读了研究生,过了好几年才结婚。婚后几年后也得了个儿子。

毕业10年的时候,大家聚在母校,这时候赵君已是学校的教授。虽然全班有几位同学没有返校,但并未影响大家团聚的热情,彼此还是心无隔阂,谈天说地讲未来,那时候大多数孩子也就3-5岁的样子。20年聚会时,大家又聚到了一块,彼此讲的大都是孩子了,事业上彼此基本也就那样了。

朱君原来在分行办公室工作,没有几年就晋升为办公室主任。再后来,担任了市级银行的信贷部经理,这一干就是几年。信贷是有许多风险的,刚担任经理的时候,他还是比较小心,每年信贷回收还算顺利。他自己有投资的原则:贷短不贷远、贷小不贷多、贷近不贷远、期间多监控。虽然这个原则保守了些,但凭着这个原则一直顺风顺水的。家里在当地虽然不富有,但也算中等偏上收入家庭了。但与同等级别的经理来讲,显然是差多了。朱君也清楚别人的做法,但一直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操守。许多事情做久了自己就变得糊涂了。孩子的渐渐长大使朱君倍感压力。如果仅仅是在这个小城市,他应付一切还是游刃有余的,但做为这个城市的中上层阶级,一个高知分子。未来让孩子发展的更好是他的最基本的想法。可由于家庭条件一直较好,孩子从小就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宠爱一身,所以自制力与成绩总是让他不满意。有一年,他获评全国金融系统的优秀信贷经理。赢得一次在北京培训休假的机会,在这次培训中,他结识了许多全国同行的朋友。他发现,他们之中,大多数孩子都送到国外名校学习。这使得他茅塞顿开,是的,靠孩子目前的成绩,要参与国内的高考竞争,结果自己肯定已经知道。回家后,他把这个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定跟妻子讲了,得到了积极的肯定。两家老人虽然不值得孙子,但想想目前即将上高中的孩子进入不了好的高中,也同意了。

中国式迁徙(二)

赵君的工作还算顺利,他越来越喜欢大学这个环境,感觉自己从血液里溶入了这样的氛围。每天与学生在一起,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求知欲正强的学生。课后他可以与同事一起打球、学习,偶尔也酿酒到深夜。每逢与学生一起的时候,他就倍感思想火花的迸发,有使不完的青春热情,觉得自己都年青了许多岁,这种感觉一直激励着自己奋斗不已。这期间也有不太顺利的事情,有几年,自己的科研进展不是太顺,学生也不太听话。但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沧海一粟,不值得他回忆了。儿子一直在学校的附属学校读书,成绩虽然不是太好,但已经很不错了。这是一所全市有名的附属学校,挤进这所中学,等于高考基本是有保障的,只不过是读哪所更好的学校罢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经济融合的程度不断增加,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大。大学在国际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赵君此刻还兼职着学院科研工作的副院长,日常与美国、欧洲等大学交流密切。他第一次出访的国家是新加坡与荷兰,对他产生深深震撼的是国外大学办学的独立性,大学教育的开放性,以及教师工作的自主性。一下子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压抑,充满了艰辛。但这些不能够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讲,而只有在心理默默做着比较。

中国式迁徙(二)

为了孩子能够国外求学,朱君在日常开支的时候便没有那样大手大脚,他要为孩子在未来读书攒足学费。孩子的成绩不是很好,要在高2的时候送出去读预科,学习语言与适应环境,然后竞争进入一所大学。如果孩子成绩好,进入名牌大学的机率会更高。他只有两年的机会准备孩子赴国外求学的准备。对在国外求学的事他也请教过赵君,以为他在大学会了解这些东西,不想赵君还没有自己了解的多。依靠在北京培训的朋友引导,他结识了一所国外留学中介。当他听到全部的留学费用预算的时候,的确让自己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孩子留学的费用会如何之高,每年要预备20万元的费用。如果从高2到大学毕业,至少150万元,这还不包含孩子留学中介费、在国外的监护费。他犹豫了,但经过一段时间考虑,他还是决定送出去。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工作原则,把信贷的范围放大,结识更多的有钱朋友。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朱君的信贷回收业绩越来越差。当然,社会通货膨胀对信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波及全球经济,朱君负责的信贷大部分没有回收。这时,他主动提出辞职申请,很快得到总行批准。但朱君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有千万的投资人,他开始在全省范围物色投资项目,最终选择旅游业与餐饮业。随后在海南三亚、广西等地兼并了一些宾馆,生意越做越大。孩子在国外所需要的学费对他目前已是个小数字了。

赵君对好朋友朱君高中把孩子送出去不太理解,在他的计划中,应该大学毕业后比较合适。赵君的孩子不出意料考入了重点高中,这令他十分欣慰,仿佛未来美好的明天在向他招手。

朱君的孩子经过2年的高中,顺利地被美国一所大学录取,虽然不是顶级的,但在全球排名也是靠前的。这让他脸上特别有光,每当别人看到他生意做的好,孩子教育好的时候,他觉得十分高兴,觉得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了,包括在银行后期工作时与朋友一起弄的风险信贷呆账。

赵君的孩子高考还算顺利,虽然没有考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但进入的大学也是一所重点大学,所学的是生物技术专业。

中国式迁徙(二)

朱君的孩子在完成大学的学业后,又进入两年的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毕业后留在美国。两年后,在美国结婚,并取得了美国绿卡,移民美国。

赵君的孩子毕业后没有考研究生,推荐到了赵君在国外大学的合作研究伙伴实验室自费攻读研究生,毕业后也留到了澳大利亚工作,取得绿卡。

弹弱指一挥间,毕业30年聚会。是朱君自己在省城自己的知名酒店组织的,所有吃住玩全包。虽然来的同学不多,但足够热闹。大家彼此问及家庭与孩子的情况,令赵君大吃一惊的是,他们后代中接近一半以上的孩子都通过各种办法迁徙国外。赵君在想:这是不是中国的特色呢?

相关文章

  • 中国式迁徙(二)

    把儿子送出国还是在国内读大学一直是赵君犹豫不决的,如果是在几年前,他会毫不犹豫地地把儿子留在国内,现在国内发展这么...

  • 中国式迁徙

    “幺”是我们地方方言,意思是“最小”的意思。 “幺爹”,也就是我最小的叔叔。昨晚幺爹从农村老家打来电话,说明天将...

  • 【原创小说】小人物系列之千年老妖

    转眼间,春节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式大迁徙又开始了。好在我和老婆都是本地人,免去了过年大迁徙的奔波与一票难求的烦恼...

  • 2017-07-26《中国式营销》

    一、概述 二、中国式营销活力 三、中国式营销的历程 四、中国式营销的底蕴 五、中国式营销的演进图谱 六、中国式营销...

  • 中国式思维,看完你还笑得出来吗?

    一、中国式思维之——私下好处 二、中国式思维之——不懂感恩。 三:中国式思维之——过马路。

  • 家的迁徙(二)

    1997年秋,我调到镇中心校工作,比老公早三年。 镇中心校是建国之初修建的,是一幢内廊式的两层木楼房...

  • 迁徙啊迁徙

    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就看懂了它里面的伤感。 今天在看《迁徙的鸟》,本来以为这部盛赞...

  • 课程一:中国式沟通

    (二)中国式沟通的特点 1、中国式沟通更讲究心领神会; 2、中国式沟通讲究转移话题来告知对方自己的想法; 3、中国...

  • 回家!这家企业用14062600多只灯,200188m²显示屏,

    这是中国春节。 这是中国式春运。 近30亿人次的大迁徙, 只为在岁末年初的那一次团聚。 回家! 无论是飞机,高铁,...

  • 借一壶月光煮酒

    中国式家庭喜欢仪式感,逢年过节的大迁徙无非是追寻最初的根和思念。年纪越大,越不愿意煮一壶中秋佳酿,原因很是简单,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式迁徙(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xc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