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终于发出的辞职信

作者: 窗外小雨 | 来源:发表于2024-03-07 12:0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十七期征文活动。

    人这一生,总该为自己活一回。

                        ——郝莹

    一、调令

    下班铃声响过,办公室的人都走了,郝莹犹自坐在那里发呆,直到小白路过她的办公室门口,喊了声,郝姐,下班了。她才恍然,环顾左右,看着这间办公室,两年前因为成绩突出,贡献大,也因为有了一定资格,领导特别分配给她独立办公室,她从大办公室搬出来的时候,还心存感激,总算有一个安静的办公场所了。郝莹眼睛突然有些湿润,明天,将永远告别这里,奔赴新的岗位。

    调令很突然,她完全没有想到,很有点措手不及。在北方严寒地区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都是最优秀的员工,为单位挣得许多荣誉,光是个人获奖证书都一大摞。如今,默默奉献这许多年,岁月无声,青春不再,四十五岁的年龄,单位竟然调她去更远的西北,更寒冷的地方,说是那里更需要她这样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人才。接到调令的时候,她心里不由骂了一句“去它娘的,老娘任劳任怨二十多年,末了,为了给别人腾一个高职编制的位置,还被发配边疆!”她真想直接尥蹶子:“我不去!谁爱去就去吧!”

    然而,二十多年的优秀员工,那不是说说而已,听从安排服从调剂,已经潜移默化刻入骨髓。领导找她谈话时,她什么也没说,默默接过调令,走出领导办公室。

    其实本是江南姑娘的郝莹一直向往南方的温暖。几次三番想辞职去南方发展,随了自己的心愿,可是总也下不了决心。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安于现状。没想到,委曲求全、安于现状的结果,竟然是“没有最冷,只有更冷”!

    回到家,郝莹开始收拾东西,要求一周内报到,这边手头的工作要交接,还得收拾收拾搬家,时间紧迫。

    二、辞职信

    衣物被褥等东西已经打包,剩下一些小件。郝莹在翻看书籍信件。她是个敝帚自珍的人,从小读过的书甚至用过的笔记本都不舍得扔,整整两大箱子。还有女儿上学的书和本子,又两大纸箱。必须得断舍离了,在上海读大学的女儿一直说她像个收藏家,破破烂烂啥都放着,舍不得丢掉。郝莹看着这些东西,如同看到自己的过去,每一页纸都是青春的记忆。然而不能再带着这些东西去千里之外,该扔就扔了吧。郝莹想着,便开始仔细收拾。在一堆旧信件里,她发现一封没有地址的空白信封。这是谁的信?郝莹打开一看,里面有折叠整齐的一张信纸。她好奇地展开信纸,读到:

    辞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由于个人原因,无法适应北方严寒干燥的气候,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我申请辞职。感谢领导对我的关心支持。

    郝莹

    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五日

    没有地址的信封

    郝莹愣了半天,记忆如洪水决堤,一幕幕涌上心头。二十年多年前,大学刚毕业,她因感情的创伤,也因为喜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怀揣着对西部边陲无尽的遐想,独自一人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北方城市。那时的她年轻气盛,充满活力,她相信自己可以忘记过去,在这个城市里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可是,严酷的现实告诉她,她错了。在她的家乡,那个不起眼的江南小镇,四季花开,绿树如茵。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经常看到“脉脉水田飞白露”,即便是冬季,也不乏“一剪寒梅傲雪盛开”。然而,这个城市,虽地处西北,却没有大漠没有孤烟,它是标准的山沟沟,南北两山对峙,黄河穿城而过,使得城市狭窄逼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来。她开始后悔来到这个寒冷的地方。

    特别是在这里度过的第一个冬天,严寒让她心生畏惧,她从小生长在温暖的南方,哪里受得了这刺骨的寒冷。每天呆在暖气房里,她不想出门。她住的筒子楼距离办公楼只有不到200米,可是每次从宿舍走到办公室都觉得屁股快冻掉了。气候干燥,从来这里的第一天,鼻子里经常有血丝,嘴唇干裂,即便是不停地喝水,嘴唇上还是一层层干皮裂口,她引以为傲的红唇小嘴惨不忍睹。

    最为不能忍受的是,这个城市贫穷落后,人的思想观念也远远落后于南方城市。她有过思想准备,可是这现实还是大大超出她的预料。她感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倍受折磨,极大的挑战她的忍受力。

    于是,曾经让她厌恶的家乡,成为她心中最美的向往,那里有温暖的阳光,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清新的空气,还有她熟悉的家人和朋友。感情伤害算个啥?为啥当初一意孤行要逃离家乡?她想要辞职,回到南方去。终于在工作第三年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她写下这封辞职信。

    然而,简单的几句话,信写好了,她却又犹豫了。

    三、顾虑重重

    十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今天这份看起来很稳定很安逸的工作吗?父母含辛茹供她读书,不就是为了能花上她挣的钱吗?如果她辞职了,恐怕父母那里都说不过去,妈妈逢人就说,女儿在中科院研究所工作。妈妈那满满的自豪感,曾经让郝莹觉得很欣慰,她总算给爸爸妈妈争气了。现在,如果辞职,怎么跟妈妈解释?

    还有,当初来到这里的初衷,虽然有赌气的成分,但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时她想的是,偏远地区,知识分子缺乏,她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能成为事业上的佼佼者。可是现在工作还没展开,就因环境不适应而退却,是不是有点太娇气?想起自己也曾经怀抱梦想,准备干出一番事业,难道真的要出师未捷身先死?她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不甘心自己曾经的努力和付出就这样白费。也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回到南方去。

    抛开这些,如果真的辞职了,未来就彻底变成未知数。等待她的将是无尽的奔波和辛苦,毕竟,与国有单位相比,私有企业还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她有幸踏上大学生包分配的末班车,如果就这样轻易放弃,实在是舍不得。

    可是,这个地方的气候,这个单位的氛围,都是她不喜欢的,她实在不愿意再待下去,如果现在不走,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失去闯荡的勇气,那岂不是要在这里呆一辈子?

    郝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何去何从,如何选择?事实上,她清楚地知道,无论她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会有得有失,都会留下遗憾。她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一个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左右为难的郝莹,甚至拿出一枚硬币,让它决定自己的去留。她准备抛硬币的时候,突然想起在那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选择,当你抛起硬币的时候,就明白了。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这句话的意思,因为没有遇到过这样两难的抉择。现在她决定试试。心里默念着:国徽面,留;花朵面,走。然后闭上眼睛,抛起硬币。硬币下落的时候,她心里竟然希望是国徽面向上。她终于明白了,她舍不得这份工作。

    然而,硬币落下,却是花朵向上。老天实在会作弄人。郝莹苦笑着,收起硬币,把辞职信折叠整齐,装入一个信封,收藏起来。后来再没有看到过。

    于是这封辞职信被束之高阁二十多年。

    四、成家立业

    决定留下来,就必须学会适应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郝莹学着本地人,怕冷的冬天里,外出时,她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夏日,阴凉的室内,她时刻准备着一件披风。无论如何,总得先适应气候。至于人文环境,改变不了,就改变自己好了。

    慢慢适应了,她觉得这里也不错。特别是在工作中,她收获了爱情之后,把要回南方的心思搁置一旁,多年未曾提起。

    丈夫李海波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两人一起承担的研究项目中,李海波发现这个女孩子聪明果敢,郝莹觉得李海波沉稳睿智。两人互生好感,项目结束,他们的爱情也水到渠成。

    和李海波结婚后,郝莹更深入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婆婆给她做糟肉、浆水面,她跟着婆婆学会了做拉条子、揪面片子。这些美食过去她听都没听过,不过吃起来味道真不错,而她最喜欢的是早上来一碗牛奶醪糟、晚上去吃个烤肉喝杯杏皮水。甚至她还学会了当地土话,和李海波用方言对话毫无违和感。古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是真理,古人的智慧果然不是今人能想象的。慢慢的,她几乎成了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加上豪放的性格,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新来的年轻人根本看不出,她曾是个江南软妹子。

    结婚一年多,便生了女儿李文静。说起女儿的名字,她一直觉得很土。李海波说,他自己的名字波澜壮阔的,就让女儿安安静静的吧,本来他给女儿取名李海静,怎奈他母亲勃然大怒:“这是啥名字?你叫李海波,你弟叫李海涛,你女儿取名李海静,你想气死我啊!”

    他只好给女儿取名李文静。

    和李海波的结婚后,他们俩事业上似乎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比翼双飞,成果频出。但是每次报奖或者立功的时候,领导总是给他俩一个名额,而李海波知道老婆要强,几乎都让给她。这使得郝莹心里十分不爽。明明两个人干活,为啥只给一个人奖励?为这事,她曾经找领导理论,领导一句话让她震惊极了:“谁让你们是两口子?不能啥好事儿都给你们吧?”

    这是什么逻辑?成果奖宁愿给从不干活的人,也不能给他俩。那是第二次郝莹萌生离开的念头,这个观念落后的单位,任是你付出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他们秉承的是平均主义。这次不是因为气候,纯粹因为人。

    为此,她特别回家乡考察。对于她这样的技术性人才,多家企业都希望她入职。她最动心的是一家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看了她的简历,直接给她入职合同,工资是现在的三倍。她内心雀跃,自己在大西北封闭太久,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

    回到单位,她先跟李海波商量,没想到李海波给她泼了一盆凉水:“你想过没有,房子怎么办?孩子读书怎么办?你不是一个人,说走就走。”

    她一颗躁动的心被强迫停下来。江南城市的房价已经接近4000元一平米,她现在每月的工资只能买半平米。而他们住的房子是福利房,卖了不值钱。她问了,女儿转学过去要八万的转学费。也就是说,本来在这个城市的小康生活,到江南任职,立马使全家陷入贫困,没有房子,更别说车子。女儿读书还得借钱。摆在面前的经济问题成为最大的障碍,她满心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沫。

    此后,郝莹几乎死心塌地呆在单位了,也准备在这个城市度过一生。

    五、终于递交的辞职信

    郝莹拿着辞职信,读了一遍又一遍。呆呆地坐在那里,陷入沉思。

    她已经为家庭为单位奉献了青春和聪明才智,后半生,她想为自己活。她想回家,她不想再去更远的地方。

    二十多年前的冲动又撩拨她的心,四十多岁又怎样?父母已经作古,女儿已经长大,丈夫再也没有理由阻挡她!她拿起辞职信,走到书桌旁,把时间改为二零二零年,连日期都不用改,然后郑重叠起来,放进信封。她准备明天就去领导办公室,递交这封早该递交的辞职信。然后她就自由了,她相信,等待她的还有一片明静的天空!

    郝莹把辞职信交给领导的时候,领导本来的三角咪咪眼,瞪得滚圆,像是看到了外星人:“郝莹,你疯了吗?你都多大岁数了,还辞职?!”

    郝莹笑了:“我没疯,这么多年在他乡,我想家了。”她相信领导是为她好,同情她,但她不需要这样的同情,她需要人格的尊重。

    领导似笑非笑说:“你是在威胁组织吗?是因为调你去外站,你不想去外站,对吗?”

    郝莹嘴角上扬,脸上一抹嘲讽:“我不想去外站,是真的。但是我从来就没想过威胁谁,何况是我为之服务二十多年的组织?”

    领导放缓了语气,苦口婆心说道:“郝莹,调你去外站只是权宜之计,过几年会把你调回来的。你别置气。”

    郝莹嘴角微动,看着直视领导的眼睛:“几年?您说是几年?有确定的日期吗?”她内心不由升起一丝悲凉,她永远是那个利益分配的牺牲品,又不是第一次了,领导空头支票的补偿,也不是第一次了。

    领导回避着郝莹的目光,有些惋惜地说:“你想好了,如果我签了字,你就一无所有,从此不再是单位的人。”

    郝莹笑得凄然:“怎么能说一无所有?我二十多年的工龄还在,我十几个获奖证书还在,还有,我为单位挣得的荣誉、单位给我的那些荣誉,永远都在。您签吧,我想好了。人这一生,总要为自己活一回!”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郝莹分外轻松。她终于可以展翅高飞了。也许未来充满荆棘,但她无可畏惧。有生之年,能够践行自己二十多年的梦想,那应该是值得庆幸的。她相信,凭着自己工作上的拼劲,凭着自己优秀的职业素养,到哪里工作都不会很差。

    郝莹把那纸调令,小心折叠,装入另一个没有地址的信封,作为永久纪念。感谢这张调令,它促使自己痛下决心,逃离樊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封终于发出的辞职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wl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