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 林汉铭
这一周,来自松溪实小的连老师来到我的课堂,这对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对于学校的信任,我需要更加专注完成课程设计,同时也要梳理出优势经验进行校际分享。另一方面,我希望连老师作为旁观者,可以客观地观察和评价课堂效果,向我反馈观察结果,有助于我后期的调整和总结。
【问题前置,带着思考学习】
为了提升跟岗的效果,在周一的晨会上,我们做了简单的交流,同时布置了一些小任务:1.观察课堂的“不同”,思考这些“不同”是否有价值?2.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堂,思考找到可以内化的部分。3.将思考外化设计,适当改变原有方式,在周四上一节数学课。
【体会思考,理解内在原理】
第一节数学课结束后,连老师找我聊了很多。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向我提出了三个疑惑:1.面对那么多不同的生成,如何做提取有用素材,为我所用?2.充分地使用课堂生成,意味着课堂会充满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为什么还能表现出“非常轻松”的状态?3.在每周课时数不多的情况下,课程中教师讲授的部分还这么少,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所保障?面对这三个问题,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回看麻吉星教发平台的课堂记录,带着她一同梳理其中的逻辑。
【问题1】面对那么多不同的生成,如何提取有用的素材,为我所用?
下面是当天第一节课《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堂记录中的一个学习环节。
生成利用在一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生成一定是非常多的,特别是问题越开放,生成的多样性也就越大。要想快速地捕捉有用的素材为我所用,前提条件就是教师本身要非常明确本学习环节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例如,这个学习环节的目标主要有三个:1.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让计算更加简便快速,增加活动经验。2.利用类比的方法,进一步思考:计算为什么简便了?是做了什么使它简便了?,明白背后的道理。3.规范书写表达,让步骤更加简化。当我们明确这三个目标,选择素材时,就更加有针对性,而不是麻木的选择一些“对”和“错”的素材。当然,选取素材之后,更重要的是分步呈现的时机,一般可以采用先对比再类比的方法。如果有信息化设备的介入,那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最大化促进全员参与和思考等等。
【问题2】充分地使用课堂生成,意味着课堂会充满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为什么还能表现出“非常轻松”的状态?
由于传统课堂的原因,部分老师们习惯了原来“线性”教案,一旦出现学生反馈有所出入,就会反映出极其难受的“不适感”,这都是教学理念的不同导致的。针对这一点,我只是让连老师翻看课堂记录,回忆课堂发生的点点滴滴,让她真实表达:如果你能驾驭,你会喜欢这样的课堂吗?连老师表示将课堂还给学生也是她所向往的,但在自己具体落实时,却感觉很难驾驭。确实传统教学,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驾驭这样的课堂,是需要有足量的教学功力和经验积累。然而,信息化的课堂打破了教龄的限制,为老师们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赛道,通过技术工具的协助,根据学生数据的反馈的情况进行更加精准的决策。当然,这也是需要一点一滴的常态化刻意练习。
【问题3】在每周课时数不多的情况下,课程中教师讲授的部分还这么少,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所保障?
其实,老师的各种不放心,是因为她无法精准地捕捉学情,而产生的焦虑心态。相反,借助数据追踪,我可以快速找到课程的薄弱项和需要帮助的具体学生。例如: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共做了6次投票,通过查看答题情况,我们发现35号孩子,有2/3属于低层次反馈,所以我们猜想35号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通过课后和孩子的访谈,也印证了我们的猜想。不仅如此,通过课堂检测数据,可以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帮助我们提早制定下节课的课程计划,相比之下,无论是教学还是追踪,这样的方式是高效的。不仅如此,从学习金字塔理论可以看出,讲授的效果是最为低下的,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积极表达都能够加深学习的成效。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选择低效的学习方式呢?
当然,在跟岗的过程中,从旁观者的角度,连老师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跟岗确实是一件双赢的事,期待我和连老师有缘再见。
(注:她一直认为教学的流程需要详细的预设和教师的主导,但这一次她似乎“动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