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1775-1854),15岁进入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父亲是该神学院的教授,黑格尔是他的同学。谢林23岁就获得了耶拿大学编外哲学教授的职位,25岁就出版了他的成名作《先验观念论体系》,构建了他宏大的哲学体系,从而名满天下。
很长一段时间,长他5岁的黑格尔都籍籍无名,只是谢林的小跟班。在谢林的推荐下,黑格尔才得以进入耶拿大学。但黑格尔后来居上,成为哲学界的绝对权威,并一再贬低谢林的哲学,宣称谢林的哲学毫无体系可言。
谢林是个天才,思维非常活跃,是德国浪漫主义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在多个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还担任过美学院的院长。谢林的哲学思想确实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最后甚至滑向宗教神学。因此对他的历史地位,一直很有争议。
但谢林对浪漫主义运动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对后世哲学的影响也是广泛的,并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称他为存在主义运动的先驱,当代思想家齐泽克把他的思想与心理分析结合起来,生态哲学家们从他那里寻找思想资源。
康德创立德国古典哲学,开辟了西方哲学的新篇章,费希特批判继承了康德的衣钵,开启哲学的后康德时代,谢林又发展了费希特的哲学体系,黑格尔是其集大成者。
虽然谢林多次指责黑格尔剽窃了他的思想,有不少学者也认为黑格尔只是把谢林的哲学思想进行了重新包装就变成的自己的东西。但黑格尔才是西方哲学现实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人,因此在此只简要介绍一下谢林庞大的哲学体系。
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客观世界的表象,“物自体”不在纯粹理性认识能力的范围之内,这就出现了必然和自由的矛盾。
费希特认为“物自体”是不存在的,他从自我出发提出,自我设定自我,自我也设定非我(客观世界)。自我意识是一个自我和非我之间通过否定之否定,实现正反合的运动过程,推动这一过程的是道德。
谢林不同意费希特关于非我是由绝对自我设定的观念,认为非我是客观存在的。谢林同时吸收发展了斯宾诺莎有关实体的观念,认为自我意识是运动的,在运动中区分出主体与客体,从客体到主体的运动就是理性的活动,从主体到客体的运动就是实践的活动。
谢林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相对的,同一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我意识不断运动前进,不断进入到更高的阶段,最后主体与客体在“绝对者”之中达到统一。
谢林认为,只有艺术才能揭示这个绝对者。因为这个“绝对者”是没有主体和客体之分的,它超越意识、超越语言、超越理论,只能通过直观的方式来把握。“美”的本质是把不可言说的“绝对者”展示出来。
但后来他又把绝对者归于上帝,等于推翻了自己以前的学说,从先验论走向了实在论。
我们不妨套用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来分析比较一下。笛卡尔的两个我都是主体的我;在费希特那里,我思之我是主体的我,我在之我既是主体的我,又是客体的我;而在谢林这里,我在之我就是客体的我。
谢林认为自然是可见之精神,精神是对不可见之自然的洞见。费希特的自我是纯粹理性的自我,谢林的自我是形而上学的自我。
康德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大批评,从某种角度说,康德哲学的核心是纯粹理性批判。费希特着重发展了《实践理性批判》,强调道德是人的理性达到自由的动力,而谢林则着重发展了《判断力批判》,认为艺术才能认识那个绝对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