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一叫喊,大家那有敢不起来的。纷纷起床不洗脸,也不必刷牙(农民都没有牙膏)了。赶快下田割谷。有的人镰刀钝,生产队里没让铁匠重新翻新过的,恰好让自己碰上了,割谷钝得要死,力气也用得大,膀子也扯得酸疼酸疼的,谁知割谷不快(锋利)割手指还挺快的,轻轻一下就出血了,还不能休息呢。集体一切行动听指挥。
谷割好了,大家就回来吃早饭。不去割谷的人早把早饭烧好了。早上吃南瓜饭。拿起碗我就唱:“红米饭呀南瓜汤哟,嘿活嘿。”
南瓜分为二种,一种皮是粉扑扑的吃起来不甜但粉足有口劲,一种皮光滑略带红色吃起来甜水分足,有的人喜欢吃前者,有的人喜欢吃后者。有时也唱:“干稻草,也当粮呀,嘿活嘿······”
要么吃芋头粥或芋头饭,一般用腌菜下饭。吃好了饭人人不会忘记喝上一碗茶,那茶经过在火塘边久热,颜色变成深红色了。喝茶也有讲究的,我们要不直接倒进吃饭的碗里喝,父就说:“要喝回笼茶,养胃的,对身体有益无害。说你们总忘记了。”
菜吃得极为简单,除腌菜外还有点自留地里的绿色菜,不过不是很多。唯一能刺激农民味口的只有辣椒,有了辣椒下饭就吃得多些,吃多点才有力气下地干活。辣椒真是农民的油呀!没有油那有力气。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大家从早到晚趁着晨曦与月色把金灿灿的稻谷割好,平铺均匀地摊放在田里。约有一抱时中间空开点,好插手进去抱。也有人不注意的连在一起摊放,收稻谷时不好抱,容易把稻谷穗丢掉在田里。后来很多小孩在田里捡谷穗脱粮食。我家也要捡的。
有一种豆腐不是用豆子或果子做的,而是一种树叶做成的。它叫观音树,长不大,最高约2米内,夏天把叶子采回来洗干净放在盆子里用手挪揉,叶子里绿色汁子出来后用纱布包裹住挤,让叶子里面的汁全部流出来,再用石膏粉或干净的火灰化成水点入进去搅均匀,时间不长就变成了绿色的观音豆腐。可以炒着吃,凉拌着吃也可以。姐打观音豆腐,看见我不会帮忙,只算捣乱就说:“哲儿,你还是不要搞了,观音豆腐儿,被嗯(你)一弄不成样子了。”
观音豆腐在热天吃有清凉的作用,不但能做菜还能避暑呢。家后面的山上有好多这种观音树,在夏天哥哥姐姐利用早晚的时间到山上去采叶子回家做观音豆腐,我看着他们做,也动手帮忙,哪是帮忙呀,纯粹算捣乱,挨骂是有的,但也开心。因做这种事好玩极了,吃时更爱了,一大碗一口气溜进喉咙了。观音豆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呢!
稻谷割好了,接下来要忙着纠要子(用稻草拧成的粗绳子)用,先理顺一撮稻草,从蒂子开始,从很小慢慢放大到一样大时向后纠(拧)成田螺状,长短在1.6米长即可,收尾时盘在中间插过去留长头子便于系在一起,每一提要子(稻草做的绳子)有10个,用了一提要子就知道捆了多少捆稻谷。哪怕是再多也一样,只要记住拿了多少提要子就可。在这个季节,每家每户要忙很晚来纠要子,太小我不会纠,但喜欢学着大人的样子纠,一开始就纠得很粗,再纠就纠不下去了,不可能把一捆稻草纠成一个要子吧。所以要用心学习才对。
大哥说:“你先起蒂儿的时候,要四、五根稻草开始,慢慢地加稻草,到合适大小时,左手噶(夹)紧点,就能保持粗细。”
按大哥说的学着纠,要不然一上手就纠得很细纠着纠着越来越小,一米不到就纠完了,这是有学问的活儿。我也是看大哥纠要子跟着学。
有的人纠的要子均匀又长,纠得又紧又好用。有的人纠的要子又粗又松,捆稻谷时用劲一扯就断。断了只好再拧着接上去,要么重新放个要子捆。还有的人纠要子短了,而且只短一点点,短一点也好办,就把要子头子与稻谷的都子(下面的部分)拧在一起掻(拧好成一股绳后反扣在要子里面)好,不然会散开的。我大哥可是捆要子的高手,纠得又快又细又紧又长可好用了。捆草头(稻谷捆成一堆)的人最爱挑我哥的要子用。不会捆的人只好挑草头了。谁让你不会呢!
捆草头也是个有技术的活,先把左手的大拇指塞进要子圆孔内,右手一拉头子就转着开了,再直直地甩向前方,后面用脚踩住,甩出去时候不能让它费劲(松开)了,不然捆的时候肯定会断。
一个人捆要好几个人抱稻谷,草头下面要打好底子,都子(稻谷下端)放宽,另一头要放窄,呈三角形。收了一抱稻谷后用一只脚踩紧,收了一抱稻谷再踩紧,慢慢从底部宽向上收窄,到一腰高时要收一个很小的一抱,一般抱谷子的人知道,用膝盖向下压紧,一只手拉住脚踩的要子从后面向前拉,一只手从前面拉起要子,膝盖压紧草头时,二只手拧紧要子。这样草头捆好了,有捆得好看的,好像是抬头叫的鸡公呢。样子很好看,别人也喜欢挑你捆的草头了,还说你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