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部荡》第四十一章

作者: 徐云喜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00:37 被阅读176次

老部荡第四十一章一一一千里探亲父母聚。

破阵子,千里探亲。

万里烟波浩渺,春寒料峭兵营。刻苦学习勤演练,家国情怀铸铁军。赤诚保太平。

楚地探亲黄海,一程陌路相询。我颂佛陀求护佑,祈愿慈悲降好人。母恩今世铭。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记忆铭记于心,总有一些温暖感动莫名,时间与希望,是治疗伤口的良药,善良与乐观,是人间快乐与幸福的至尊法宝。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老太太,一辈子为着田间农活转,为着满堂儿孙转,为着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事转。母亲这辈子只出过两次远门,一次是20岁时到山东烟台探亲,一次是60岁到广州大姐那玩,如今80多岁,再也不能出远门了,她安守在老家,连在石首住的大哥家与我家,母亲也是不愿意过夜的。

双眼深陷的母亲,见到我们回来,露出欣喜的神彩。在我外出求学的时候,总是接送我在村头的公路,日渐佝偻的母亲,再也走不动很远的路程。到家里,母亲做好了饭菜,白发苍苍的母亲,做饭的手艺还是那么好,炕的腊肉粘面粉,炒的豌豆米,煨的排骨土豆汤,我吃了三碗饭。

吃完饭,陪母亲说话,靠近耳朵边才听得到几句,她老人家总是咧着嘴看着我笑,母亲说这碗“炸糊涂”是望英姐做好了端过来的,这碗鱼是渔场的从英送过来的,鸡蛋是友珍姐送的。母亲说为了感谢邻里乡亲,把我们带回来的零食等会也送给她们一点。记忆中的乡村,社会变迁30年,淳朴的乡亲乡情,仍然诚挚友善如当初,总是叫人亲切,珍惜,与感恩。

朴素的母亲,从小教我们诚挚与善良,教我们乐观与坚强,母亲说,凡事要对好的方面看,人心都是肉长的,世上总是好人居多。

母亲说,真的!世上总是好人多。

母亲回忆起六十年前的往事,母亲1937年腊月出生,1955年冬月同父亲结婚,1956年正月父亲去山东参军,1957年春天,母亲去山东探亲,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甚至连县城都没有去过,却只凭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找到千里之外的丈夫,母亲说当时父亲去了一个叫“巴场”的地方打靶去了,父亲归来时见到母亲,俩人抱头痛哭。

父亲参军的地方是山东烟台,那时候军队的条件很是艰苦,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一道,把热血青春奉献给蓝天碧海,用赤胆忠心来守护祖国的河流山川,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用强健的体魄,与忠贞的信念,留下一生中美丽壮观的色彩。

父亲1961年退伍返乡,分配在柴管站(现在的芦苇局),母亲在红旗老家务农,在我的祖父祖母与伯父伯母的照顾下,同邻里乡亲一道,在老部荡的周边围湖造田。1962年我大哥出生,后来我父亲因为身体等原因,离开了单位,回到老家种地,同母亲一道,含辛茹苦把我们六姊妹养大。幼时的记忆中,父亲有两次给我讲军营的故事,父亲在炮兵连,讲他和战友们兄弟般的情感,讲军营刻苦的训练,讲战场上惊心动魄,讲闲暇的学习进取,平时严肃的父亲,在回忆部队生活时,露出少有的温柔,那是他心底珍藏的温柔。

可惜的是,我没有收藏父亲留下的任何纪念品,他的关于部队的物件,都遵从他的嘱咐放到棺木中与他长眠。对于父亲的印象,只能存在于脑海中。

因为父亲,军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高大起来,我于是常常向往军营,幻想着自己穿着军装,昂首阔步地踏步在坚韧的土地,把汗水挥洒在祖国的边疆。幸运的是,我在22岁时还真的当了一个月兵,不过是民兵,那时候我在沙棉读书,分配前期,我们十几个同学代表沙棉参加荆州军分区的民兵训练,雄纠纠地把沙棉武装部的六门大炮拉到潜江总口农场,与兄弟单位荆棉的民兵组成了四个班,教官基本上按照新兵的训练要求来训练我们,把我们累个半死,一周后才慢慢适应。

也许冥冥中有指引,让我尝试父亲的军营生活,我这个短期民兵,也是训练的炮兵工种,当然90年代后期的生活条件,与50年代后期的生活条件那是天壤之别。我个子小,分配的是六炮手,负责把七炮手装好的炮弹递送给五炮手,工作轻松,闲时教官教我们唱军歌,后来这么多年,我每次和朋友们去唱歌,也只会点那时候学的军歌《小白杨》,虽然五音不全,但也嗓门十足,仿佛回到那段当民兵的日子。

母亲记不得具体的路线了,只知道我爷爷送她步行到石首县城,在码头座轮船去的汉口,好像是从汉口坐火车到石家庄,再转火车到济南,从济南转汽车到烟台,再步行到军营。母亲用包袱背几件衣服,拿着爷爷写好的详细地址,历经一个礼拜才到达目的地。一路上乘船搭车都是拿着纸条问的旁人,据说转了好多次车,路人总是热心地帮忙买好车票,把找回的钱还给母亲,再送母亲上车……

千里远的路程,母亲竟然用嘴问到了。现在的人看来,这就是一个奇迹。

我说:姆妈,您真勇敢,那么大的胆量去找幺爷(我们把父亲改口叫幺爷),若是遇到骗子或坏人怎么办?母亲说,那个时候的人都热心助人,不会抢钱骗钱的,况且她多半都是问的女同志。

一甲子的岁月,沧海桑田,四季轮转,青丝变白发,如今重孙辈都有八个,在母亲的记忆深处,依旧记得这辈子她老人家最远的旅行。部队的领导特批我父亲的长假,让父亲带母亲到处游玩,近一个月后母亲搭火车返回。

母亲自小家境贫寒,嫁到我们徐家也是劳心费力,吃尽了千般苦愁,一辈子勤劳节俭,没有享过清福,那些苦难母亲没有忘记,帮过她的好心人她也没有忘记,母亲信佛,常虔诚地祈祷好人一生平安。

我在地图上寻找母亲去山东走过的路线,我在人群中寻找当年无私助人的好心人,我在空间里寻找那跨越世纪的坐标。时光里依旧有真诚的情义传承,原野里仍然有善良的良知感恩。

母亲说,做人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怕吃亏,力气去了有来的。母亲说,千好万好,不如身体好。

最好吃的是母亲做的饭菜,最温馨的是记忆中母亲在稻场上喊我回来吃饭的呼唤,最温暖的是母亲的惦念。感恩母亲,给我生命与关爱,给我力量与梦想,让我乐观与坚强。

祝天下的母亲快乐安康!

相关文章

  • 《老部荡》第四十一章

    老部荡第四十一章一一一千里探亲父母聚。 破阵子,千里探亲。 万里烟波浩渺,春寒料峭兵营。刻苦学习勤演练,家国情怀铸...

  • 《老部荡》第四十章

    老部荡第四十章一一一又逢清明祭亡父 清明。 风留痕,荒草伴孤坟。落得四方土,新妆砌旧坟。清明雨,洗不尽芳菲,却念故...

  • 《老部荡》第三十一章

    老部荡第三十一章一一一道士做斋度亡灵 鹧鸪天 岭上春风到万家, 窗前绿柳长新芽。 爆竹声里屑如雨, 薄雾飘间人似花...

  • 《老部荡》第四十四章

    老部荡第四十四章一一祈愿亲人永康安。 江城子,大伯。 六十风雨怅回眸。望江流,梦乡愁。家族往事,点点注心头。怒问苍...

  • 《老部荡》第四十三章

    老部荡第四十三章一一人有信仰不孤独 鹧鸪天:念乡 灰瓦红墙特有情, 朝思暮想脑中萦。 荷花莲子湖边采, 桑椹柑桔树...

  • 《老部荡》之四

    老部荡之四一一一铁血丹心卫家国 鹊桥仙 岭南春色,他乡晚照,此恨绵绵如缕。梦回故园泪沾襟,酒醒后,难调心曲。 诸侯...

  • 《老部荡》之六

    老部荡之六一一一高苞芦苇伴湖生 趣逸诗书换酒钱, 高山仰止李杜肩。 几番风雨挥墨笔, 一程山水即名篇。 半生独恋诗...

  • 《老部荡》之八

    老部荡之八一一一乡村隐者留贤名 临江仙:忆徐公 荆楚俊才徐上智,英名代代传扬。 十年求索断寒窗。学成思故里、归隐润...

  • 《老部荡》之七

    老部荡之七一一一平凡四邻有风骨 皓月柳树深,和风吹闲云。 四野蛙声启,枝头挂蝉鸣。 万星衔香草,翩翩舞流萤。 抚琴...

  • 《老部荡》之九

    老部荡之九一一一医者仁心传四方 顽咳久不愈,常忆万医生。 仁心施妙手,德馨传杏林。 抬头望目舌,静宁闻气声。 祥问...

网友评论

  • 无影树: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
    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享受吗
  • 流水不腐刘曾华:不好意思,俺写的狗屁评论中,令尊应改为令堂!
  • 流水不腐刘曾华:我一直在关注云喜君的《脑部荡》,上篇的清明祭亡父我也看了,我知道了其父名徐上安,字厚万。此篇写母亲的,我看完了不知道云喜君的母亲姓什名谁,不知云喜君是有意不告知读者还是无意中忘记介绍了,总之我感觉不好,胡适在写我的母亲的时侯,都很认真地写道:我的慈母,我的母亲,周韬奋。其实我是知道云喜君的母亲的,姓刘,希字辈,我应该叫姑妈的。云喜君的大哥大嫂每次碰到我父亲都喊舅舅,很是亲热。那么,我作为令尊的娘家人就更应该说说了,对于父亲母亲,君是不是有厚此薄彼之嫌,你父亲能跟着你的文字流芳于世,你的母亲为什么不可以呢?
    哈哈,随口一说,且当游戏
    徐云喜:@流水不腐刘曾华 原来是表兄,失敬了!谢谢你对我拙作的关注与鼓励,我是业余作者,于写作方式有很多不足之处,表兄的建议我虚心接受,我上一篇给父亲写的是祭文,所以介绍较为详细,而昨天主要是写母亲千里探亲的往事,故没有详细介绍。我拜读过很多作家写母亲,很少有人直接写母亲姓名,都用母亲敬称。我在后面的章节会写家族往事,到时候会介绍外公家的事情。
  • 原始生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母亲给了你生命,还传给你勇敢、坚强、正直、善良、乐观、自立、勤奋……的人生道理,珍惜有妈在的时光,祝伯母健康长寿🙏🙏🙏
    徐云喜:@原始生命 谢谢爱国兄的厚谊与祝福!感恩。
  • 重重_d042:祝愿善良、知恩图报的老母亲长寿安康!
    徐云喜:@重重_d042 谢谢重重阿姨的关注与祝福,祝您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 5c943253527a:从文笔中看出,你母亲的乐观,坚强,大方,勤劳,勇敢,善良。这即是你母亲的为人之道,也是得以长寿的秘诀。
    徐云喜:@爱的奉献_4bc6 谢谢张叔叔的鼓励与厚爱!祝您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 泥巴一一龙凤楼主:好文笔,为父母点赞!👍👍👍🌟🌟🌟🌟🌟
    徐云喜:@泥巴一一龙凤楼主 谢谢兄的鼓励与点评,还请您多多指教。

本文标题:《老部荡》第四十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eq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