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不是复杂性科学
西医是医药科学,世人皆知。中医也是医药科学,亦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然而它们在理论体系上,在疾病诊断和医疗技术上都截然不同,尤其是对生理病因的解释上差异很大。这就给人们造成了许多困惑,使得一些人产生了中、西医的科学内涵有本质区别的想法。
有人说,西医是“还原性科学”,中医是“复杂性科学”。
这种说法似乎既肯定了中、西医都是科学,又照顾到了中、西医的特点,从而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它歪曲了中医的科学属性。
首先,这种说法是由于他们科学概念不清。大家知道,科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属性和本质的认知。由于事物都有各自的属性和本质,因此,科学多样性的意义,仅仅在于事物的多样性,也就是说,事物不同,科学内容不同。但同一种事物,科学内涵不会出现不同的性质,只不过内涵有深有浅而已。
中、西医都是医药学,它们对人体同一器官的结构或功能的论述应该是一样的,可以有深浅之分,绝无性质之别。这是因为人的生理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客观存在,并不随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所以无论在中医那里,还是在西医那里,都不会出现另一个性质不同的人的生理。
当然,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文化属于技术范畴),可以导致人们的医学理念不同,便有了切入点的不同,侧重面的不同,方法论的不同,从而创造出不同风格的医术。
然而医药科学不同于医疗技术。它只能在探索中发现,不能在创造中产生。因此,医药科学不会因为中、西方文化不同,而分属“复杂性”和“还原性”两种内涵性质不同的科学。
由此看来,将医学分类为“复杂性科学”和“还原性科学”,是与科学的内涵不相融的。
大家知道,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又可分成许多学科,这是由于事物类别不同,可以分属不同类型的科学。当然,就同一种事物来说,由于人们对其认知的程度不同,科学表现出不同的知识形态,如有科学知识单元和科学知识体系之分,功能科学知识架构和结构科学知识架构之分。
以上这些科学分类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标准,然而它们都维系了科学的认知内涵。可是将医学分为“复杂性科学”和“还原性科学”其结果就不同了。
我们可按照他们的说法作如下分析,所谓“还原性科学”,是说西医科学具有还原的属性,其医药科学知识能够重现,容易被人们认识和理解。所谓“复杂性科学”,是说中医科学具有复杂的属性,其医药科学知识高深莫测,“模糊”而多变,“混浊”而难以触摸。
西医相对中医来说,其医药科学知识不具备复杂性,应该是简单的,清晰而明了,触摸的到。中医相对西医来说,其医药科学知识不具备还原性,无法或难以被认识和理解。如此一来,复杂性就背离了科学的认知内涵。
因为科学是人类的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没有认知,就没有科学。科学概念本身已经包含了认识和理解,无法辨别的“模糊性”和“混浊性”既不是科学的特征,又违背科学的认知属性。所以“复杂性科学”这个概念,不是科学的正概念(肯定概念),而是科学的负概念(否定概念)。
实际上,有人提出“复杂性科学”这个概念,目的是强调复杂性是中医学的特征。
其一、中医运用“元气论”来说明生命现象;用五行附会人的内脏器官、五官、五体、五志,附会病变反映的五声五色,附会药性的五味,并与五方、五季、五气、五化、天体星宿相附会;
用阴阳说明人体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部位属性和功能区别,以论述人体构造和生理结构;用阴阳失调说明人的病因,用阴阳消长解释临床表现,阐述“温证”与“寒证”,“阴证”与“阳证”随病患的发展而转化。
大家知道,“元气论”和“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并非医药科学知识。所以,中医用“元气论”和“阴阳五行说”等哲学理论,论述人的生理病因产生的复杂性,不是科学的复杂性。
其二、如中医学在对病因的论述中,那许许多多的“风”与“火”,有点神秘色彩的“邪气”,“阴毒”、“阳毒”,以及“阴”和“阳”的“虚”与“盛”等病理及致病因素,它们既无法探测,又做不到定量分析,只能由患者的证候进行定性分析。
又如中医学在关于人的生理论述中,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却不是血管,具有针感却不同于神经,有着管状形态却在解剖中见不到它。
大家知道,中医学这些病因说,以及生理中的经络理论,仍然处于假说阶段,并未上升到科学。因此,中医假说的复杂性,不是科学的复杂性。
再者,中医开创的把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一致性,经络的经内联系和经间影响的关联性,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协调和制约的统一性,以及个性化施医中的总体把握,构成了中医对人的生理认识的整体观念,对防病治病认识的调理与治疗相结合的健体固本观念,中医这种贴近自然、整体联系、调理固本的医学理念和方法论,的确与西医的单一治疗形成了鲜明对照,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中医的复杂性。然而我们不能把这种医学理念和方法论的复杂性,当作科学的复杂性。
实质上,中医药科学知识并非是复杂的“模糊”和“混浊”,同样具备认知的科学属性,是可以还原的。
例如经络理论论述的某一病症的体征症候循行分布规律,针感的传导与放射现象,无论是对于古人还是现代人,无论是对于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重现。
又如中医用以诊断病症的脉理,中药的“四气五味”药性等,不是都可以“还原”重现吗?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中医学里的所有医药科学知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可以“还原”重现的。
所以我们不能把中医用哲理解说医理的复杂性,假说推理的复杂性,以及医学理念和方法论的复杂性,当作科学的复杂性。从而认为中医有着性质不同于西医的科学内涵,把西医叫做“还原性科学”,而把中医叫做“复杂性科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