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诗中有似是而非的话,最为绝妙
二、妙诗颂景
【原文】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盛复初《独寐》云:“灯尽见窗影,酒醒闻笛声。”符之恒《湖上》云:“漏日松阴薄,摇风花影移。”女子张瑶英《偶成》云:“短垣延月早,病叶得秋先。”郑玑尺《雪后游吴山》云:“人来饥鸟散,日出冻云升。”顾文炜《立夏》云:“病骨先愁暑,残花尚恋春。”女子孙云凤《巫峡道中》云:“烟瘴寒云起,滩声骤雨来。”沈大成《登净慈寺》云:“花气随双屐,湖光纳一窗。”姜西溟《野行》云:“桥欹眠折苇,槛倒坐双凫。”
[译文]人人都有的意思,人人都能看见的景色,一经诗人说出,便十分绝妙。盛复初的《独寐》说:“灯点尽的时候看见窗户的影子,酒醒后听见笛子的声音。”符之恒的《湖上》说:“松树荫虽很稀能透过日光来,风儿摇动花影也跟着移动。”女子张瑶英写《偶成》说:“短墙使月亮早早地照进院内,病叶最早能得到秋的消息。”郑玑尺写《雪后游吴山》说:“人一来饥饿的鸟儿都散去了,日出来冻结的云彩才四散开来。”顾文炜写《立夏》诗说:“病中害怕暑气的到来,残花还留恋着春天。”女子孙云凤的《巫峡道中》说:“烟雾中寒云升起,江滩上有暴雨来了。”沈大成写《登净慈寺》说:“花气随着鞋子舞动,湖光山色从窗中便可看到。”姜西溟有《野行》诗说:“桥歪斜着上面躺着折断的芦苇,倒榻的门槛上立着一双鸟。”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举例说明了“妙诗颂景”的现象。
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
盛复初《独寐》云:“灯尽见窗影,酒醒闻笛声。”
符之恒《湖上》云:“漏日松阴薄,摇风花影移。”
女子张瑶英《偶成》云:“短垣延月早,病叶得秋先。”
郑玑尺《雪后游吴山》云:“人来饥鸟散,日出冻云升。”
顾文炜《立夏》云:“病骨先愁暑,残花尚恋春。”
女子孙云凤《巫峡道中》云:“烟瘴寒云起,滩声骤雨来。”
沈大成《登净慈寺》云:“花气随双屐,湖光纳一窗。”
姜西溟《野行》云:“桥欹眠折苇,槛倒坐双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