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984039/fb28bf2c50c455f9.png)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這個未發之中就是性,“天命之謂性”,天所賦的就是天理。而這個天理看不見抓不著,是形而上的,但是萬事萬物中的理都是這一個理的反應,就像宋儒舉的例子“月映萬川”,坑裏邊、河裏邊、碗盆裏邊所映的都是那一個月亮映下來的,這是本體。所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這在西方哲學裏邊稱為本體,我們翻譯的時候也是根據中國的文化,即根本,它是萬事萬物的根源嘛,也是體,有體有用。發而中節,和天下之達道,由這個本體發出來,中節就是與萬事萬物相通的一個道,達道就是通達萬事萬物的道。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聖人制禮,禮者理也,依據天理來制定禮,就是前面講的聖人修道。“修道之謂教”,修的道按照天理人性來修的,修這個的意思目的就是要行,這就是禮的用,行的目的是讓天下人與人和諧、和平。像君仁臣忠、父慈子孝,能做到這五倫,相互之間多和諧啊!不僅給人修的道,還有人與萬物相處的道,與鬼神,敬鬼神,神有山神、有水神、有森林的神、有土地神、天神,都敬他,敬他就不敢很破壞它,這就與萬物相和諧。這就是和天下之達道,達道都是從中來的,中和大本和達道,都是從人的性情上來講的。
往下看:“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致”就是“推而極之”,把中和推到極處,結果就是天地位萬物育。那人達到的中和,講的是人的性情,怎麼會造成天地位?你說人發不中和,那太陽還不是從東邊出來,是不是?它也沒有錯位。我們體會天地位,中國傳統文化很重星象,我們現在可以想,星象的變化是由於人的氣造成的,就是空氣宇宙之氣的變化對星體的一個折射,星象如果有錯位,這種看法,看的星象還非常準。我只知道一點,《天官書》,因為現在星象很難觀察到,被照射很厲害,污染重,沒有學,知道一點,《春秋》經裏面也有很多這方面的事。如果風調雨順,天下人心和平的話,星象每年在什麼位置都是定的,每天在什麼位置。如果有問題,星象就會有變化,所以古代看星象能知道哪個地方可能出現叛亂,哪個地方會出現自然災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