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此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五一假期出去的时候少,泡一杯养胃祛湿茶,茶水氤氲下,我翻完了厚厚的一本《活着》。
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富家少爷因为赌博败光家产变成穷小子的故事,一贯我们看到的都是逆袭人生,让人热血沸腾,这个小说也算让人开眼了,主人公顺流而下,像是堕落,可是剧情又开始反转,变成了迎难而上的乐观,这一路的观感着实让人震惊、继而佩服,除过余华,这部《活着》再不可能是第二个人写的。
我也思考什么是活着,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当我问孩子时,他轻描淡写地说,为了活着而活着呀。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气壮山河一通,为了理想而活着,为了梦想而活着,为了奉献而活着……
余华笔下的《活着》确实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它以极其简省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在中国历史变迁中的跌宕起伏。
富贵的人生经历了几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性格和人生观。
赌博输光家产是富贵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这个事件使他从一个富有的家庭子弟瞬间变得一无所有,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然而,正是这次打击让他开始面对现实,学会承担责任。他开始挑起生活的重担,为了家庭而努力工作。这个转折点让他从一个不知世事、只知享乐的富家子弟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成年人。
第二个转折点是他的儿子有庆的离世。有庆的离世对富贵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个事件让他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也让他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这个转折点让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更加关注家庭、亲情和生活的真相。
第三个转折点是女儿出嫁和女婿二喜的离世。女儿出嫁意味着富贵家庭的又一次变故,他开始面临女儿离开自己、独立生活的现实。而女婿二喜的离世则让他再次经历了亲人的离去,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然而,这些事件并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他继续照顾家庭、抚养孙子,并努力让家庭走出困境。
富贵的人生经历了从富有到贫穷、从享受生活到面对现实、从失去亲人到坚强生活的转变。这些转折点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也让他学会了珍惜、坚强和担当。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坚强地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才能有希望和可能。
看到《活着》,我想到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两者多么相似!主人公斯嘉丽也是经历了南北战争 、家庭破产、爱人离世等重重困境,但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站起来,重新面对生活。
两部作品都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在《活着》中,我们可以看到富贵在不同阶段的性格变化和成长,以及他与其他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在《飘》中,斯嘉丽的形象则更加丰满和复杂,她既有着自私、虚荣的一面,也有着坚强、勇敢的一面,这种复杂的性格使得她更加真实和可信。
两部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史诗性和历史感。《活着》通过富贵的经历,反映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和人民命运;《飘》则通过斯嘉丽的形象,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战争的残酷和战后重建的艰难,各派思想观念的斗争,新旧斗争,世俗的观念非常强大,人们在里面挣扎、反抗、勇敢生存。南方佬和北佬也频传入耳,和我们中国也类似啊。
这种史诗性和历史感使得两部作品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如果说《飘》被视作美国女性视角下的《活着》,那么《活着》则可以被视为中国男性版的《飘》。两部作品虽然背景、文化和人物设定迥异,但都探讨了生活的意义和人性的光辉。在《飘》中,斯嘉丽用她的坚韧和勇气告诉我们“明天会是新的一天”,而在《活着》中,福贵则用他的一生诠释了“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
让我们为那些为生活不倦前行的人鼓掌,无论经历过何种磨难,都保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淡定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