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传005|冉求子有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09:08 被阅读0次

    冉求,字子有,比孔子小29岁,曾经当过季氏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将其排在第5位,《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将其排在第7位,记载说:“有才艺,以政事著名。仕为季氏宰。进则理其官职,退则受教圣师。为性多谦让。故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论语》关于冉求(子有)记载有14章。

    一、“政治系”毕业的多才多艺的领导干部

    冉求(子有)是“孔子学院”“政治系”毕业的高才生第一名,第二名是仲由(子路)。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11·3)

    一次,仲由(子路)、曾点(曾皙)、冉求(子有)、公西赤(子华)陪孔子聊天的时候,孔子问各人的志向。孔子问:“冉求,你有什么志向啊?”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论语·先进》11·26)

    冉求(子有)的理想是当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的主官。干个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甚至礼乐么,还是等君子来进行教化吧。方圆六七十或者五六十里的标准,相当于伯的封地或者子、男的封地的面积。

    孔子没答话。

    后来,仲由(子路)、冉求(子有)、公西赤(子华)三个人出去了,曾点(皙)就问孔子有什么评价。孔子认为,为国要以礼让,但冉求(子有)的话也不谦让,所以就没作评价。

    优秀的人才总是会得到青睐。季康子、孟武伯、季子然都曾问过冉求(子有)的才能。

    季康子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6.8)

    鲁哀公二年,季桓子卒,姬肥(季孙肥)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是为季康子。季康子上位后,问孔子,“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

    孟武伯问:“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冶长》5·8)

    孟武伯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季孙氏的族人,一个叫季子然的,也问过孔子关于子有的情况。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论语·先进》11·24)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仲由和冉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现在仲由和冉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具臣,就是普通的臣子。

    二、让人高兴的好学生

    孔子的弟子每个人性格不同,表现也不同。有这么多大弟子陪在身边,孔子其实是很高兴的。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论语·先进》11·13)

    冉求(子有)、端木赐(子贡)侍立在孔子身旁,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很高兴。

    侃侃,有说有笑、气氛和谐的样子。平时我们常用的成语侃侃而谈即此意。

    三、泰山不如林放吗?

    有一次,一个叫林放的鲁国人请教孔子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季氏僭礼之事不断。因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强烈抨击。这次,季氏竟然要祭祀泰山!按周礼,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汝)弗能救与?”

    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论语·八佾》3·6)

    这时,冉求(子有)是季氏的家臣。孔子说,季氏的行为是僭礼的,冉求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我只是一个家臣,怎么可能劝阻得了?孔子说,唉!也许泰山神不会接受季氏的祭祀的。泰山神,你不会不如林放知礼吧?林放都知道礼的根本,都知道越礼之事不能做。你不要接受他的祭祀啊!

    此时,僭越之事越发严重,而人们大概已经不以为意。

    四、裹足不前

    冉求(子有)也许稍微有点自卑,学习的劲头大概也不是很足。孔子对他因人施教,批评加鼓励。

    冉求曰:“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6.12)

    “老师啊,不是我不喜欢您所讲的。”冉求(子有)说,“我的能力真的不够。我……”

    孔子听了有点生气:“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是自己不想起步了!”

    画是截止、停止的意思。在“画”这个字的所有的意思中,这是唯一的表示“截止、停止”的用法的地方。三国时时魏国何晏集解《论语》引汉朝孔安国的话说:“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这里一定提醒学生特别是初中生、高中生注意啊!“画”不是画画的意思,是停止不前的意思。否则,考试时又会丢掉两分啊!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子有)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子有)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学问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子有)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作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因此,孔子要给冉求(子有)一些鼓励。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11·22)

    有一次,仲由(子路)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隔一天,冉求(子有)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不行动起来,你还等什么?”恰巧两次问,公西赤(子华)都在场,就问孔子:“仲由和冉求问同样的问题,你说的不一样。我都被弄糊涂了,您能给我解答一下吗?”孔子说:“冉求这小子总是退缩,所以我得鼓励他;仲由吧,好勇过人,所以我得敲打一下他,得约束他。”

    孔子对冉求的教育,我们单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体现了孔子对其弟子的关心和充分了解,并根据每个弟子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方法,能教不出好学生吗?反观我们的现在老师,能有这样的细心吗?这实在是历经两千多年而仍然需要吸收的优秀教育方法。

    五、冉求的疑问

    卫国曾发生一场父子争位的内乱,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

    在这一过程中,在某一个时点上,也许就是蒯聩与辄争位的问题上,冉求(子有)有了疑问,就问端木赐(子贡)。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述而》7·15)

    冉求(子有)问端木赐(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

    端木赐(子贡)说:“嗯,我去问老师。”

    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端木赐(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

    端木赐(子贡)出来对冉求(子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卫出公姬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主张遵守礼而求仁,而卫国之事是不符合礼的行为,所以孔子不会去帮他们。

    六、为国之道

    冉求(子有)陪着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论语·子路》13·9)

    孔子说:“人口真多呀!”

    冉求(子有)问:“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

    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

    冉求(子有)问:“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

    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治理国家,必先使民富,然后教之。“富民”、“教民”的思想,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思路。

    端木赐(子贡)问政的时候,孔子也曾经说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12·7)孔子还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14·7)孟子也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

    七、下班晚了

    冉求(子有)在季府任职。有一次,回来晚了,孔子问为什么回来这么晚。

    冉子退朝。

    子曰:“何晏也?”

    对曰:“有政。”

    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论语·子路》13·14)

    冉求(子有)下班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

    冉求(子有)说:“有政事。”

    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这是《论语》中唯一一次称冉求(子有)为“有子”。钱穆《论语新解》认为,“或说乃其门人所记。然此章于冉有加贬斥,似非其门人记之。或本作冉有。”又说,“其时季氏专鲁政,有不与同列议于公朝,而独与家臣议之私朝者。孔子如为不知,言此必为季氏家事,若系国政,当公议之。我尝为大夫,今虽不用,犹当犹闻。其言严而婉,而所以教冉子者深矣。”

    冉求(子有)在季府当差,因此,这里的“退朝”,是指冉求(子有)从季府“退朝”。

    八、断绝师生关系

    冉求(子有)在季府当差,当然要替季氏考虑事情。但季氏专权,孔子又是极力反对的。因此,冉求(子有)的差当得就有点憋屈:既要考虑季府的事情,又得考虑老师的态度。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16·1)

    一次,季氏要讨伐颛臾。冉求(子有)、仲由(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

    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鲁国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求(子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求(子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孔子很不高兴,冉求(子有)你不胜任,就不要干了。

    这一章里内容很多,有几个重要的知识点要掌握:

    第一,“征、伐、侵、袭”这几个词是有区别的。

    “征”是褒义词,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尚书·胤征》:“奉辞伐罪曰征。”

    “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时要有钟鼓。《诗经·商颂·殷武》:“奋伐荆楚。”郑玄笺:“有钟鼓曰伐。”《左传·庄公十年》中有“齐师伐我”之句,并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的叙述。

    “侵”含有贬义,是不宣而战,不需任何理由,且不用钟鼓,是直接侵犯别国。《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袭”是乘人不备而突然发起进攻。《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此外,还有“入”。“入”他国,就是进入他国,实际就是一种侵略。《左传·昭公十八年》“经”记载:“六月,邾人入鄅。”“传”记载:“六月,鄅人藉稻。邾人袭鄅,鄅人将闭门。邾人羊罗摄其首焉,遂入之,尽俘以归。鄅子曰:‘余无归矣。’从帑于邾,邾庄公反鄅夫人,而舍其女。”邾国人进入鄅国,实际就是侵略。

    第二,“有事”是指战争。现在某国还奉行“有事法制”,经常通过“有事法案”。“有事”是指“遭到来自外部的武力攻击的事态”或“事态紧迫可以预测将受到武力攻击的事态”。

    第三,有几个重要成语,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大动干戈”、“祸起萧墙”等。

    第四,颛臾是诸侯国之一,周王命颛臾国主持东蒙山的祭祀。周朝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侯的封地一百里,伯的封地七十里,子和男的封地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不直属天子管辖,就近让诸侯国代管,即附庸国。颛臾就是这种情况,是鲁国的附属国,是季氏封地费的西邻,且在鲁国境内,因此孔子说是“社稷之臣”。

    第五,“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是说量一量自己的才能,能胜任做什么,然后去那个位置干;如果不能胜任,干部就辞职吧。这里说冉有,季氏伐颛臾,你阻止不了,你还在季府干什么?同时,孔子又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玉在匣子里就坏了,不是看守人的责任吗?现在季氏伐颛臾,不是你冉有的责任吗?

    第六,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萧墙指古代宫室用以区隔内外的当门小墙,也就是屏风,君臣相见的礼仪,是到了萧墙前要肃然起敬,古代萧、肃同音,萧是肃的意思,所以叫萧墙。后来,果然发生了季氏家臣阳虎囚禁季桓子而叛乱之事。

    第七,周任据传是周朝的大夫,有的说是古代的良吏,此人正直无私,疾恶务去。《左传·昭公五年》:“周任有言曰:‘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隐公六年》:“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后世为官从政者多服膺其言,以其人为楷模。

    第八,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孔子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做法!”

    君子行政,当以仁为先,安国内,均贫富,行公平,修文德以怀远人。但是,季氏的行为正好相反,远人不服而不能来,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且谋动干戈于邦内。这样做的的后果,就是“祸起萧墙”,敌人没有打你,你自己先腐败了。

    儒家是主张安内怀远的。孔子的这一思想,应当来源于周朝的先祖古公亶父的做法。《史记》、《孟子》等都有记载。孟子对这一段的记载最容易理解。

    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孟子·梁惠王下》)

    因此,孔子主张,你讨伐一个邦国,要有正当理由,也就是符合道义。

    在道义的制高点上,你行的是王道;在私欲的驱使下,你行的是霸道。

    从这一点看,季氏、冉求的做法是不符合道义的。

    所以孔子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头。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11·17)

    《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说:

    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弗听。

    鲁国的“三桓”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左传》)。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冉求(子有)帮助季氏推行“田赋”,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子有)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他。

    孟子在评论这件事时说:

    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孟子·离娄上》)

    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以冉求(子有)为孔门“十哲”之一,配享孔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赠“徐侯”,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1009年)又封为“彭城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改和“徐公”,从祀孔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弟子传005|冉求子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wt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