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168cf578ecaed2ea.jpg)
昌耀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以很强的知性张力和宏大的诗歌个性,震撼了广大读者的心灵,震动了中国诗歌界。2000年1月20日,中国诗歌学会授予昌耀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1998至1999年度诗人奖”,对他而言,是个特殊的现象,他超越于凡俗,卓然独立于高原之上,以雄奇、高邈、博大、精微的诗歌品格塑造了自己的诗歌。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81b28c1ee9db8c2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d7db7962aafd679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de46884ee598aa7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4ceecd90fda9e367.jpg)
《慈航》
9 净土(之二)
……而在白昼的背后
是灿烂的群星。
升起了成人的诱梦曲。
筋骨完成了劳动的日课,
此刻不再做神圣的醉舞。
杵杆,和奶油搅拌桶
最后也熄灭了象牙的华彩。
沿着河边
无声的栅栏——
九十九头牦牛以精确的等距
缓步横贯茸茸的山阜,
如同一列游走的
堠堡。
灶膛还醒着。
火光撩逗下的肉体
无须在梦中羞闭自己的贝壳。
这些高度完美的艺术品
正像他们无羁的灵魂一样裸露
承受着夜的抚慰。
——生之留恋将永恒永恒……
但在墨绿的林莽,
下山虎栖止于断崖,
再也克制不了难熬的孤独,
飞身擦过刺藤。
寄生的群蝇
从虎背拖出了一道噼啪的火花
急忙又——
追寻它们的宿主……
著名诗评家陈超评价诗人昌耀:三十年来,昌耀的诗以对“西部”的深刻体验见长。它们之所以强烈震动了广大读者的心,却不限于表面的地缘题材,而是因为“西部”作为诗歌的激发点,它与诗人块垒峥嵘的内在灵魂世界构成了双向的对话、召唤。西部成为一个博大的“心象”,一个历史与当下、自然与意志、现实与超现实主义混茫难分的活的诗中的“绝对现实”。
昌耀的诗笔锋隐忍而酷厉,情境开阔而紧张,隐喻尖新而真实。他既以精确、锋利的质感呈现西部大自然的状貌,又以奇崛刚劲的隐喻写出了它们的“灵魂”。其诗意蕴深刻、真力弥满、吞吐万象,深入命名了人的精神历史,又突入了生命体验的未知领域。他追求的“现代感”,是精神型构和话语方式的现代感,而不是物欲主义和时间神话制导下的表面的现代感。他的诗是美文想象力和历史想象力的平衡,实现了对生存和语言的同步介入与承担。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56a7248f696979c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