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暖心的汤圆
为响应国家5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本学期我们学校启动了课后服务。
正常课程结束后,是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时间,田径、乒乓球、跆拳道、合唱团、跳棋等各种兴趣社团活动精彩纷呈,不过这些活动并不是每天每个活动都有,加上一部分学生只想在学校完成作业,所以每天都还有一部分学生留在教室里完成当天的课后作业,或者在班里阅读或写作。这些孩子,学校也安排专门的老师进班管理。孩子们遇到不懂的知识,不会做的题目,也能及时得到解答。
不管是负责各种社团的老师,还是负责班级管理的老师,都要到5:30才正式下课。
今天轮到我对留在教室里的学生进行服务。有参加课后服务的同学5:30放学。作为辅导老师,等到孩子们都离开教室,进行清场检查,如果能在5:40左右离开,算是速度比较快的。基本上每次课后服务结束,回家都是要开车灯才能前行。
因为中午吃饭一般比较早,每次有课后服务,我都会先吃一个面包,或一点东西垫垫肚子。要不然到那个点,人会感觉饿得慌,浑身不舒服。
今天下课,发现办公室里摆着一小锅汤圆,还温温的,显然是不久前煮的。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办公室可乐小妹(忽然想到的代称)煮完端过来给大家吃的。我在旁边拿了一根牙签,叉了一个放入口中,软软糯糯,里面还包着馅。馅和皮都不是太甜,口感还不错。我又叉了一个品味起来。在这寒冷的下午,两个汤圆下肚,消除了饥饿感,心里也暖暖的。
办公室的小伙伴们平时喜欢带一些东西到学校共享,有什么困难也会互相帮忙。也常互相提醒, 改作业或备课太久要站起来活动活动,做个健康的老师。在办公室里,似乎回到了学校的舍友状态,挺享受这种关系的。
今天为什么特意煮汤圆?原来明天就是冬至了。按照乡下的习俗,冬至的前一天一般是平安夜。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过节,而汤圆是必备的。
2.平安夜的汤圆
说到平安夜,是我印象最深的节日。在我们村里,这个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隆重。
小时候,每一年我们小孩子都会有一身新衣裳。这身新衣裳一般是平安夜穿第1次,然后再收起来等春节再穿。
我们村除了特殊年份,一般会在冬至前一晚过平安节。平安节是我们村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养不少家禽。没有养的也会提前跟别人预定。提前一天处理好,并准备一些粿和其它,置办两三桌丰盛的东西,在平安夜摆在门口祭拜。
家人有的会围坐一起,有的会去亲戚朋友家串门,看看大家都准备了啥?聊聊一年的收获与见闻。时间差不多时,必会在家中,弄好一团糯米团,搓成汤圆,等到11点左右,煮上一锅,盛上一碗放到祭拜的桌上。其余的则家人围坐分着吃。
晚上吃完饭,我跟爸爸妈妈视频,妈妈拿着手机镜头对着家门口桌面,让我看今年的丰盛。现在的祭品简化了一些,除了鸡鸭和粿,很多都是干品。东西也丰盛,但方便存放。毕竟现在的人吃得不多,而且讲究卫生。有独立包装的干品拜完送人,大家也比较喜欢。
在我跟爸爸妈妈聊天的时候,大姨带着她的小孙女也出现在了镜头里。原来他们已经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开始串门了。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有小弟他们,有在吃平安夜的汤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