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什么 ,都不要急于回报,
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
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
我们叫它为:坚持。

因为一次征文,得到了平生第一本赠书,蒋坤元老师的《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
因为这本书,使我对蒋坤元老师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认识。
初识蒋坤元,是刚到简书的时候:资产排行榜上,自己曾经搜寻过、关注过这几位“如雷贯耳”的人物。
唯一一次与蒋坤元有交集,则是自己的一篇文章《父亲是一棵树》有幸被发表在《正翔语》公众号。
以前可能总有一种仇富心理吧,慢慢地,取关了。
后来渐渐懂得了:这是制约自己、无法进步的一个主要缺陷(非指简书里)。
好在,通过读书和写作,人的认知还是会不断提升的;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会改变一个人的许多观点。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关于蒋坤元老师,今天我想说的是:凡是走在你前面、或者站得比你高的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耐得住寂寞的人,往往能够走的更远。
高中毕业,因为意外与高考失之交臂;
当兵五年,两手空空,回到家乡被分配到乡工业公司做文书;一年后,却被“精兵简政”,下放到蛇皮厂做出纳,受尽了蛇农老板的欺侮和鄙视…
这些经历,对于一个初入江湖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他有的,只是在每一个岗位上,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一个人默默吞下所有的苦。因为他相信:所有的苦,都只是一阵风吹过了。
生命是一种坚持!
无论你现在在做什么,沉下心去,扎扎实实的把它做好,就是成功的开端。
入伍第二年,他从枪械修理工被调到炊事班,一个似乎很“丢人”的地方。但是他没有悲观,而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锅碗瓢勺当中;还用自己的津贴买来烹饪书籍研究做饭、做菜,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大家的喜欢、认可,还有幸福的味道。
这些经历,无疑都为他将来的成功积累了财富。
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坚持走好自己的路,任何经历都是你独一无二的财富。
无论是平凡,还是屈辱,不想被人轻视,就抛开眼前的一切困扰,勇敢地向前走。
不想在原地踏步,就需要不断地努力,不能停歇。因为,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
也没有谁曾要求我们放弃,阻挡我们前进的不是困难,而是我们自己。
生命的过程不在乎有没有结果,有没有获得,而在乎曾经拥有过。
其实,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的每一次努力它都会记得,都会有相应的回报。
水温够了茶自香,功夫到了自然成!
一个在工作中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来到普济寺求教老僧释圆;释圆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叫小和尚用温水给他泡了一杯茶,年轻人尝完之后连连摇头:“温水泡茶,一点茶香也没有。”
释圆又叫小和尚取了沸水重新泡茶,并每次只倒一点水冲茶,反复五次才把茶杯倒满。
这时,醇厚的茶香才在禅房弥漫开来,茶水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对年轻人说:“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煮茶,反复几次,茶叶几经沉浮,方才释放出四季的风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经得起浮沉,经过岁月的磨砺和沉淀,我们才能得到自己期待的结果。
而在浮沉之中,最需要的,就是一颗能够耐得住寂寞的、默默坚持的心。
在当兵期间,每到星期天,当别人热衷于玩闹的时候,他却可以躲在宿舍里静静地读书、写日记…
被分到炊事班,他用心钻研烹饪;冬天用冷水洗菜,手背上升满冻疮,他咬紧牙关、不叫一声苦…
在工业公司上班,被安排下基层、去乡村企业帮助创建科技档案。为了完成任务,他连续二十多天深入工厂,一本一本地亲自整理、装订档案;因工作出色,被评为科技档案先进个人…
看一个人,我们不能只看他现今的这些荣光,更应该去发现在他奋斗过程中的那些小事,那些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没有人的成功来自于偶然。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这些才是他能够站在今天这个高度的原因。
不抱怨、不悲观、不放弃,默默坚持做好手中的事情,是他能够走到今天的原因。
感谢桃源兄,感谢本书作者蒋坤元老师。
一本书,总会有值得借鉴的东西。
虽然说,每个人的成功都无法复制,我们却可以通过探索一个人成功的轨迹,从中得到启示。
63年出生,今年应该是57岁。
不用去辩论蒋坤元老师是否属于成功人士,仅以他目前的成就来说,这个年纪仍旧每天在坚持不断地更文,就应该是所有喜欢文字、对文字怀有梦想的人值得学习的地方。
不止写文,坚持,对于走在追梦之路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最应该学习的品格。
人生路途很短,人生路途又遥远而漫长,要想走得更好、走的更远,我们就应该时刻记得这两个字: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