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本人十分喜爱红楼,一直想为它写点东西。可是无论是红楼人物,红楼诗词,都已经有很多红迷解析中。本人想要与众不同一些。却一直没能找到契机。虽然每每遇到跟红楼有关的比赛都在参加,可这远远满足不了我的胃口。
因此,本人开始决定。开启“红楼遗秘”系列,从一些不易被人留意,一闪而过的细节里说故事,讲那个时代的风流人物。
言归正传,喜爱红楼的人都知道。红楼中的王熙凤凤姐,众人眼中的“凤辣子”。一直都和秦可卿一样是一个极妥当的人,做什么都事无巨细,唯恐挑不出来什么错。
可是,这样几乎人人钦佩的凤姐,这样一个贾母眼中极其信任的孙媳妇,这样一个非常懂得察言观色的霸王。为什么却在贾母极其疼爱的孙女林黛玉进府的时候,不陪在身边暂且放一放,甚至会姗姗来迟呢?
首先,很多朋友都喜欢把元妃省亲和黛玉进府这两个场景做比较。为什么呢?
大约是因为元春和黛玉都是贾府的血脉,以及这两个场景差不多都是围绕亲情,亲人来展开的。以及,这两个都是十分悲剧且含有一定预兆意义的大场面。
综上所述,她们的确有很多的相同点。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她们有更多的不同点。
首先,那个时候的元春是皇帝的宠妃,她回家是皇帝的恩赐,是有时间限制的。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甚至都有皇室的眼线,她所代表的也是皇室的颜面。所以,即便是来到贾家,大家也只能够用见皇妃的礼仪见元春,而不是家人。
而黛玉进府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呢?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病入膏肓,林家也是内忧外患。黛玉是以绝对弱者的角度来到贾家。不敢多说多做,行为举止是十分小心翼翼的。虽然都是规矩,但是黛玉的境况明显不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皇妃。
这两种场面都是表面上喜庆,实际上非常孤寂的。那么,这就表示贾府不重视黛玉吗?
不,我认为恰恰相反。
贾府对待元春省亲的时候虽然也是很高兴的但更多是客套拘束。可是黛玉就不同了,贾府没有刻意摆出任何一种姿态来见她。
这是非常正常的。那天,宝哥哥出门,三春上学,凤姐更是姗姗来迟。唯有贾母以及剩下的一干人等算是刻意在那里等着黛玉。
再说,在那个年代那个通讯方式。一般人是不可能准确的推算出黛玉到贾府具体是哪天哪个时辰,除非是向元妃省亲的时候一样故意提前准备提前招待,那才会整整齐齐。
当黛玉进府的时候,贾母叫三春过来,三春也是急急忙忙的就赶来了。凤姐虽说来的比较晚,但是人明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往后就更是客客气气的。宝哥哥也是一回来就去见了林妹妹。
所以,凤姐这样一个精明的人。必定也是意识到了两人之间的不同。所以没有刻意的摆出任何一种姿态,这样反倒可能弄巧成拙,把当时的黛玉陷入到一个不是非常乐观的情况,让自己和别人都很尴尬。
所以,凤姐来的实际上是非常合适的。
合适的时候,合适的话。也是非常有张力的出场。
真的要替曹公鼓鼓掌!
所以,我觉得红楼梦虽然更多讲的是家长里短的琐事。不是有那么多抑扬顿挫的剧情,可是处处都是伏笔,哪一处都经得起敲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应该表达的意思是林妹妹来贾府时凤姐出现的自然不做作,但为什么来迟无从考量,我认为来迟不来迟没必要下很大功夫思考,倒是来了之后说的话才能彰显出凤姐的才能和察言观色。
只可惜凤姐也是孤独悲哀的人。
作者的视角很独特,我也很想知道凤姐为什么没到,原来是这样。带着思考读书就是不一样!
看过很多书,红楼梦带给我的震撼绝对是最大的。曹公的文采,思想无一不是我所钦佩的。向经典致敬!
鲜花卓锦?鲜花着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