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做最美的教育

作者: 七乡师者 | 来源:发表于2021-11-21 21:23 被阅读0次

尊敬的文质老师、各位美仁: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又到了《教师的使命》每周共读分享的时间,刚才在最美主持人陈小华老师的主持下,我们聆听了陈俊龙老师和詹慧亮老师的精彩分享。下面我谈谈自聆听后的一些感想,谈不上点评,敬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我分享的主题是《阅读中,做最美的教育》。

第一位分享的嘉宾是陈俊龙老师,主题是《教育的永恒》。

陈老师谦虚的开场,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文质老师引领下的一群一群教育行者的最美样态。我们都是最棒的,相信在文质老师的引领下,在他的一本本著作的影响下,我们能成为全国教育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陈老师围绕张文质老师在书中的高端引领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详尽地给我们分享了《教师的使命》第三辑“以教育为志业”前三篇文章的解读。

在第一篇《以教育为志业》的解读中,陈老师道明了“从热爱事业,走向投身事业”的决心。

在第二篇《教育要回归到人性起点》中,陈老师结合自己和小学教学的实际,突出了“因材施教”,高赞了张老师的“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才是合情合理的”的主张。

在第三篇《保持一颗伟大的童心》中,陈老师强调了张老师提倡的“不要丧失对生命的热情”。

这让我不禁想到:因为《教师的使命》的共读,我们天南地北相聚“共成长”、共同寻找教育热情、生命的追求。感谢陈老师的精彩分享。

第二位嘉宾是詹慧亮老师,詹老师分享的主题是《阅读抵抗荒芜,重构精神宇宙》。

詹老师从三个部分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第一部分:学生时代的阅读积淀,对我工作之后阅读视野的打开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

从舅舅对他的影响说起,指明我们教师阅读的优势,提倡我们教师多读书并影响身边的孩子读书,重视儿童的早期阅读。

这也是张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或者说整个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朱永新教授的教师成长“吉祥三宝”中就说道:阅读,站在大师的肩上前行。让我们抱团进入深度的共读吧,去站在张文质老师等大咖的肩上前行,做一名有教育情怀和思想的人民教师。

第二部分:阅读使我的教学生活更加明亮和通透。

詹老师说:不仅仅是文科界老师需要读书,所有的加入教育事业的老师都需要多读书,读经典,读教育著作......同时他围绕张老师在书中关于阅读意义的阐述并结合自己的教育观察、实践和倡导做了深度解读。詹老师的阅读历程和阅读认知真让我如雷贯耳,敬佩不已。

也让我的思绪久久回旋在“教育生态文化的建设者”“好好吃饭、好好和父母说话”“用更成长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一生”等等的经典分享中。

第三部分:阅读使我成为更加平和的父亲,成为更加关注生活意义的教书人。

詹老师因阅读而成为闺女的“高质量陪伴者”。我们都会说:陪伴是最伟大的爱。詹老师不仅仅是陪伴,而且是“高质量陪伴”,这是伟大中的伟大。

为了“高质量陪伴”他通过阅读拓宽视野,去做到:给孩子买绘本、分享经典电影,抓好“语言信号的输入”,做到带孩子感受大自然。

詹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看到了一名勤学善思、积极引领的优秀教师的样态,让我感受到了理科界老师不一样阅读视角。为他的精进不止致敬,为他的艰辛付出道贺。说实话,他的分享让我非常受教。

感谢张文质和锐刚老师的引领,感谢文质研究院李晓霞院长和各位美仁的陪伴,感谢陈小华老师的最美主持、陈俊龙老师和詹慧亮老师的精彩分享。

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要想不一样,就需要遇到生命中重要的他人。我之所以沉浸于“共读群”、痴迷于“教育行者”,因为这里有很多很多像张文质老师一样的我的生命中重要他人。感恩相遇,感恩一切的相随相伴和成长。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张文质老师本土教育学口述系列第二本《日常教学的情调》已经上架。看到“通向灵动的智慧”“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教学现场”等标题勾起我无限的想象和期待,相信不久我们又迎来文质老师的再一次升华引领。

祝文质老师及各位美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中,做最美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gm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