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桔)大利”:古往今来秋冬应季的吉祥节礼】
橘,也称“桔”,无论取其偏旁或是谐音,都可使人联想到“吉”,往往有“大吉(桔)大利”之意,恰是古往今来秋冬应季的吉祥节礼。
古人爱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有借橘托物言志的典故:
诸如我们早已熟知的“晏子使楚”中有关橘树栽在淮南就是橘,而栽在淮北却变成了枳的“南橘北枳”的故事;或是真正将“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推至高峰的屈原的《橘颂》,通过对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的描写,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从而表达出“横而不流”“淑离不淫”的高风亮节,与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的坚毅。
“另外,大约1700年前,王羲之得到一批不错的橘子。橘子是霜降前采摘的,据说霜降后橘子会更好吃,所以摘得并不多。”著名财经记者、第一代互联网人、宫廷御膳传承人、北京陛楼阁艺术院院长、“中国风情”作家淮君总编辑说,王羲之随即为朋友送去300枚,并附上一张“便条”——“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那些橘子大约都落了肚,而王羲之这短短一纸书信却被有心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鼎鼎大名的《平安何如奉橘帖》。
《平安》《何如》是王羲之写的两封信,《奉橘》原是《何如》帖尾附书。流传过程中,《平安》失去最后两行,《奉橘》则逐渐独立,三帖在明末合裱成卷,并从他处移配来欧阳修、韩琦、蔡襄等人的题跋。
三帖皆属唐人双钩廓填,卷上押署一并摹出,并以细线勾勒出纸幅残损痕迹,显示钩摹时忠于原迹的态度,也可就此推想这些书迹大都保留了王羲之原迹的本来面貌。
这是海内外屈指可数的几件王羲之唐摹本之一,摹写质量比大家更为熟知的《快雪时晴帖》要好,牵丝映带处锋毫毕现,可见书圣糅合快慢、方圆、提按变化的高超笔法。
可能因书风早晚之别,或书写心理状态的影响,《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初月帖》与《孔侍中帖》用笔较快速,字的粗细大小变化较复杂,摹写者常用较为枯淡的墨线描写因快速用笔而产生的飞白笔触。
《平安何如奉橘帖》的用笔较稳、枯笔较少,但偶尔也可以看到相似的用意,如《何如帖》第二行“迟”字,就留下了明显的淡墨描痕,即是有意模拟原迹的运笔。全帖字形赋予大小、偃仰、开合、攲正之变,无一雷同又互相衬托,展现出书法家丰富的创造力。……【上官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