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胸怀天下、不计个人得失”的人生大格局。
我一直很好奇,这种大格局是如何养成的?
今天看完了一本《范仲淹传》,从中找到了一点答案,感受最深的是:在人生成长的黄金期,也就是青少年时期,一定要趁早树立榜样,确立人生偶像,同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人生的课堂放在更广阔的历史时空和更开阔的视野,持之以恒,不断修炼,才能养成大格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3959470/8848fb85d9a85c7c.jpg)
趁早确立人生偶像,起点决定终点
什么是“偶像”?
“大概就是你身上有我想要学习的美好品质,当我感到畏惧或想要放弃时,看到你,便可以给我提醒和力量”。
“偶像”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前一段时间,一位湖南妹子钟芳蓉,在网络火了!
她今年高考成绩676分,位列全省文科第四名。当她决定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时,舆论一片哗然。
钟芳蓉对此淡定表示:“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选择报考考古专业”。
樊锦诗几十年如一日,扎根敦煌,为中国考古事业付出了一生心血。
樊锦诗就是钟芳蓉的偶像。
樊锦诗知道她的故事后鼓励她:“不忘初心,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少年范仲淹的偶像是戚同文。
范仲淹少有大志,他16岁那样,国家发生一件大事,宋辽签订“澶渊之盟”,读书人都深感耻辱,这件事对范仲淹也触动很大。如何为国为民做出一番贡献,他开始寻找出路。
最后他决定去应天书院求学。
为什么要去应天书院?因为那里有一位读书人的精神领袖,叫戚同文,是范仲淹的偶像。
戚同文与范仲淹的身世相似,幼年丧父,自强不息,被赞为“纯质尚信义”。他一生不积财,最爱接济有困难者和贫乏者,而自己吃穿俭朴节省。
他先人后己之精神,成为范仲淹学习的榜样,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立志要趁早,偶像即是奋斗的目标,也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偶像会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生的命运。
作为父母,如何有效引导孩子学习,必须要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在青少年时期以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为中心,让孩子自己找到奋斗的方向,才能从内心觉醒,自我驱动和加压,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起点决定终点,偶像决定人生,大志向才能拥有大格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3959470/b6783410e7fb69c7.jpg)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游学,使人生独立的开始。
人生的视野如何才能更加开阔?
范仲淹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范仲淹晚年写《岳阳楼记》之时,并没有去过湖南岳阳楼,而是在河南邓县,凭借滕子京邮寄来的一幅画,写下了留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许多人都很疑惑,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好像身临其境一样,写得太传神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这与他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不得不改嫁给朱文翰。朱文翰也是一个读书人,进士出身,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对范仲淹待若己出,在学业要求十分严格。
同时,他在湖南等地为官,从小就带着范仲淹四处游历。接现在的话来说,范仲淹是四处游学而长大的。
游学,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少年时期的游学经历,使范仲淹深知民间疾苦,同时,又不死读书,坐井观天,极大地开阔了眼界,放大了人生格局。
读万卷书,在历史的空间遨游,与古今中外先贤对话,思接千载,神游万物,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开阔视野,放飞思维的最佳途径。
行万里路,在社会的课堂中探索,每一步向前都会有新的发现,每接触一个不同的人都会有新的体验,读书有助于读人,读人胜于读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像解放了人的大脑和双脚,让人站得高、望得远,拥有了广阔而丰盈的世界。
古人是十分重视游学的,反而在现代,许多父母早早地把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剥夺了孩子行万里路的乐趣,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的。
所以,要想放大孩子的格局,必须从小就要教育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孩子去游学,去独立探索外面的世界,这样的成长历程,才是孩子一生真正的财富。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而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选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动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https://img.haomeiwen.com/i3959470/f1dfb970588a3ab5.jpg)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02 发私信给文字之光的主编韩涵微语或副主编无色生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