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记录寻找复盘之妙跟永澄老师学做年目标
跟永澄老师学做年目标|不能遗失当下,更要升华!

跟永澄老师学做年目标|不能遗失当下,更要升华!

作者: 月晓在复盘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16:15 被阅读43次
    第六届

    第一篇:跟永澄老师学做年目标| 没有记录,就会遗失当下!

    01

    (04) “be”能量四步法

    左边指向过去,右边指向未来。

    我刚开始的时候觉得“to be”和“to where”放在长方形的任一角落都可以,只要自己喜欢。但加上这一句话后,我的感受是,它们必须在右边,我也明白了永澄老师为什么要如此设计。

    这次的课程路径,在去年的基础上,不仅丰满了“哲学+”,更重要的是多加了一条“我是谁”。从身份层面去体验自己的人生地图,这在我的个人感受而言,它就是一个炸弹。用永澄老师的话说,就是那种换了人间的感受。

    自我的力量,我想,即使用尽我所学的所有辞藻,也难以与你自己的一次亲身体验相比拟。

    神奇,又何止是神奇!

    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填写“领域身份澄清”表格的时候,我说自己竟然有了心流的感觉。因为我好像看到了那个未来的自己,看到了我将要抵达的位置,她站在那里,等着我与时间做朋友,直到真真正正的成为“她”,成为那个我想成为的自己!

    (05)内在关注

    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兴趣爱好”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项兴趣爱好叫做“内在关注”。

    当永澄老师说,他的一大领域是内在关注,我就觉得很奇怪。这是一个什么领域,还有这样的领域吗?

    他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兴趣爱好。

    咔嚓。这句话,打碎了我以往对兴趣爱好的认知边界。原来兴趣爱好,不单单可以是娱乐性质的,还可以是对内在自我的深度觉察,甚至更广泛的我所不知的事物。

    我以前在文章中说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基本就是我个人成长领域的那些事,因为有了它们,我以前爱看的电视不想看了,以前爱刷的视频也没有味道了,感觉只有个人成长最有趣。

    由此可见,自己以前是有所感知的,但是我却没有能够破壁澄清。现在我在个人成长方面有了聚焦,立志要成为国内最会处理亲密关系的复盘教练。在这个志向澄清的同时,我的兴趣爱好顿时有了扩张,但却又能和个人成长界限分明。

    为什么我会那么在意这两个领域的界限?

    因为这涉及到了我精力的分配。2/8原则,我需要尽可能多的把精力放在我的核心上,而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我付出80%的精力。

    这一点,为我筛选爱好还是个人成长,分配自己的精力,有了高效的划分标准。

    02

    (6)关注度&意愿度

    对比实验

    看到课程中展示的对比试验时,永澄老师提问我们,你能发现有什么不同。

    我想了一下,笔上画了图,换成文字的话答案是:同一个对象A,因为解释不同,获得的结论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感受。画完后我又想:为什么两人的解释会不同呢?是不是还有其他思路呢?这个时候,永澄老师给出了他的解答:

    • 你想要的是什么?(desire意愿度)

    • 你现在关注的又是什么?(attention注意力)

    他给出了D&A问题。以意愿度和注意力为2个坐标搭建四象限(如图)。如果你对一个对象的关注度高,同时意愿度又非常强,那你的内驱力就会出现,就会帮我们产生“相信”的感觉。

    D&A

    这有什么用处?我觉得,你现在停下来,把它们写下来,思考一下。我想,你就能体验到它的奇妙用处了。如果你不能如此,不能兼顾意愿和关注,你就会对你面前的事物,产生挑战、纠结,甚至撂挑子的情绪和表现。

    这题解的太妙了,让我有了“大道至简”的感受!

    于是,我将意愿度和关注度结合进入我自己的思考,为什么对比实验中两个案例对于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解释?

    因为他们的关注点不同。

    为什么关注的点会不同?

    因为过去的经历不同。比如这件事以前是个成功的经历,那这次关注多一点的更可能是获益而非风险。但是如果以前是个巨大的失败教训,这次获得更多关注的则会是各种各样的风险,获益就会被放小。

    所以,关注我觉得更多的是指向过去。而意愿不同,它指向的是未来。

    还没结束,我又在自己的纸上写下:

    • 如何让自己保持对的“关注”,让它指向未来,而不是过去?

    • 如何提升自己对一件事的意愿度?

    问出上面2个问题的时刻,我想到自己写的《日反思|如何让无聊的工作变的有趣?》,想到了游戏化。而在听完课程以后,我想到的是:

    自己各个领域的“to where”和“to be”清楚,何愁不能关注未来,且期待强大!何愁不能把自己的目光,死死的盯在未来,而非过去!

    03

    (7)生命满意平衡轮

    在书写生命满意平衡轮的时候,我有2个重要的感受。

    • 第一,我的标准到底是太低了,还是太高了?

    我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填写自己各大领域的满意程度,2018年6月以前,我的每一次月回顾都会为它打分一次。这次我在课堂上又打了一次,然后又是各大领域高高的分数。有小伙伴说,这是你的满意度标准太低了。

    是这样吗?我不确定。

    然后我在各领域提分的时候,我意识到另一个问题,我发现如果以自己书写的提分攻略,我提高一分,最短也要3-5年的时间。到达自己最最期待的满意的程度,有的则需要自己一生的时间。比如家庭领域,有一条提分攻略是与老公白头偕老,而这是需要一生的时间的。

    所以,我有点糊涂了,我到底是要求太高,还是太低?

    思考后,我目前认为,是因为我第一步打的是眼下的满意程度,但要让自己达到真正满意的时候,我的时间放在了一生的长度上。所以,才产生了这样看似矛盾的现象。

    • 第二,数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不要被它所困!

    我发现自己每次为各领域满意度打分,都不喜欢打6分以下。所以,我说,在我这里的最低分是6分。为什么会这样?

    这让我联想到“5why提问法”。我以前认为5why是要问自己5个为什么,但原来“5”只是一个代号,它只是意味着让你多问自己几遍为什么。你可以问自己3遍,也可以问自己17/8遍。

    而这里的满意度打分也是如此。我局限在0-10分的标志中,但其实它们也只是一个代号,来显性化自己感受的一个工具而已。我也可以6-16分来打,甚至更多。

    所以,不局限于人为的界限,才有可能看到更广的天地!也因此,我觉得,年目标不一定非得3个,自己的榜样也不一定就只能有5个。当然,你也可以减少。

    写到此处,我的脑海想到永澄老师分享的那位画家的高见:

    真正的画家,白纸的边界是他想象的起点。

    04

    先写到这里。而这一次的文字包装,让我再次体验,对自己感受和收获二次整理和加工带来的重大惊喜。

    我总能比之前收获的更多一点,想的更清楚一点。难怪陈中老师说:

    复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要记得复盘你的复盘。

    ChangeLog

    “复盘+”代言人

    完成时间:2018年12月1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大狼:看完D&A那部分,又提升了一下认识,笔芯送上,:coffee:
      • 夕雅y:💜💜

      本文标题:跟永澄老师学做年目标|不能遗失当下,更要升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he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