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恋粉破晓
01
清河坐在不知开往何处的长途汽车上,神情木然的看向窗外,脸上仍然挂着泪痕。窗外的景致在汽车的颠簸中晃动模糊,清河的旁边坐着一个年轻的女子,那个在她的记忆中空白一片的称呼:妈妈。
女人的脸上露着微笑,她穿一件灰色长款大衣,头发是精心梳理过的,脸庞精致漂亮只是唇色过艳,像一滩晕染开了的鲜血,触目的令人反胃。
“清河,以后妈妈再也不会和你分开了。”女子边说着话边伸出手试图握清河的手,可是女孩的手挪开了,拒绝了这母女间的亲密。
女人的眼里闪过失望的神情,倒也不气馁继续和清河说着话。似乎想要把这七年的缺失一一倾诉交流。
清河的脸始终转向窗外,在她年幼的心里有许多迷惑和不解。原来她生活了七年的小镇并不是她真正的故乡,而那个温柔朴实的母亲也并非她的亲生母亲。
所有的一切都让她无法吸收和消化,她觉得自己像一件物品,0至7岁由养母收留,而现在7岁的她被迫交还给了这个陌生的女子。
02
“清河,我们先去吃点东西,然后去做火车。”长途汽车下来后,母亲对她说。
清河未语,只是盲目跟着女子的脚步,她觉得自己没有选择权也不需要表达情绪,因为她的想法根本不重要。
当养母含泪与她挥别的时候,她抓着养母的手不肯松开,这个脸上皱纹满布的女人,努力用她的所有想给予清河好一些的物质。可是显然她也明白,自己一个农村女子能够给予清河的只是勉强的温饱,她给不了清河好的教育和环境。
因此把清河交还给她的生母,让她回归城市富足的物质和更好的教育环境,这是对清河更好的选择,尽管不舍但是最好的无奈之选。
清河始终沉默,她不知道如何开启和生母的对接,因为她有限的七年生命里从未有过生母的参与。
母亲拿着菜单看向清河问:“你想吃点什么?”见清河不语,然后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自己的女儿在说:“那就两份盖浇饭吧。”然后她招手把需要报于服务员。
女子的心中尽管账然,但自己选择的路总要乐观积极走下去。
03
那一年女子18岁,读的是艺术类院校。师生恋一直是个倍受争议的话题,女子发现自己怀孕后也曾纠结和犹豫,最终决定生下清河仿佛是在一瞬间的事情。
她想为自己第一次的恋情留下一些可以找寻的痕迹,那个为人师表的男人当然很惶恐,他劝她把小孩打掉,最后甚至软硬兼施,未果只得作罢然后对这一切视而不见。
女子独自隐瞒着事实的真相,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在肚子还未显露之际去到一个小镇,开始了边画画边待孕的生活。
那个小镇就是清河生长了七年的地方,叫“清水镇”。
起初小镇上流言纷纷,一个年轻的女孩和日渐突起的肚子,慢慢的女子用自己的坦然和知识改变了小镇上人们的猜疑。
女子租住的地方就是清河养母的家,养母在30岁出头的时候就守了寡,丈夫在一次矿难中被掩埋失去了生命,尽管获赔了一些经济补偿,但家里的支柱永远的坍塌。
养母没有再嫁而多年未曾怀有小孩的遗憾也随着丈夫的离去变成绝望。
就这样两个女人有了亲人般的连结,她们相互弥补着自己的缺失。养母照料着生母的生活,生母用自己的知识感染着养母的思想,让她明白一个女人不是只有相夫教子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唱歌跳舞画画或其它。
生活可以不必怀有远大的梦想,但至少应该尝试不同的事情,心有所想就去努力实践。
04
那一天让女子终身难忘,当她在教镇上的孩子们写字时,肚子一阵阵的疼痛,渗出的汗水打湿了披散着的头发。养母见状赶忙喊来镇上人帮忙,将女子送往县城的医院。
艰难熬过路上漫长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县城的医院,天色已经漆黑,女子被送进了急诊室,养母长长舒出一口气,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等待着小生命的来临。
养母一直很喜欢小孩,可是天不随人愿和丈夫结婚那么多年始终没有孩子。一次她偷偷跑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是她一切正常。
为了维护丈夫的自尊,她没有说破,虽然因为没有孩子一直受着公公婆婆的冷眼,但她并不在意。两个识字不多的人相互温暖着,日子过的幸福安稳,直至丈夫的意外离去。
当看到清河的时候,养母的脸上露出欣喜,眼泪无可抵制的流淌。而那个年轻地女子在生产后异常虚弱,心情复杂。小生命在女子倔强的坚持下终于来到了世间,可是往后她要如何抚养这个生命呢。
养母似乎看出了女子的落莫,她说:“妹子,你放心。这个孩子我替你养。”
女子的泪再也无法抑制的夺眶而出,所有的语言已是多余。两个女人的手紧紧相握,婴儿的啼哭成了最美好的对白。
生下清河一个月后,生母回归了自己原有的生活轨迹,家里选择了原谅和隐瞒。她继续着自己的学业,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
05
第二年的夏天,清河上了小学一年级,因为她没有上过幼儿园,因此在离开清水镇后的半年时间,母亲为她报了各类的学前班恶补。总算通过了小学的面试,年轻地母亲露出喜悦之情。
她说:“清河,基因真的很强大,我知道你不会差的。”
清河看着母亲一脸不解,虽然在她年幼的脑袋里不知“基因”为何物,但看着母亲脸上欣喜的表情,她想自己的发展应该是朝着母亲希望的方向行进着。
清河进入了自己人生新的阶段,她的身上穿着漂亮的衣服,母亲试图用富足的物质填补七年的缺失。
外表上清河与其他城市小孩已没有差异,可是她的心里依然想念着那个养育了她七年的女人,那个自己省吃俭用也不想让她饿着冷着的女人,那个勤恳照料公公婆婆毫无怨言善良的女人。
在学校里清河始终沉默寡言,因此没有与之亲近的孩子。唯独一个名字中也有一个“清”字的男孩似乎能理解清河的沉默,懂清河沉默背后的情感。男孩叫张清哲,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有时老师口误会把他们两人的名字叫错,清哲憋着笑转头看向身旁的清河,这个女孩子有清澈的双眼和沉默冷漠的外表。
有时清哲看到清河为了习题皱眉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会主动为她讲解,清河不拒绝也不感谢,听完后把过程和答案写上,一句话也不说拿着课本翻看。
06
日子就这样飞速的流逝着,转眼清河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她已经是一名准大学生了。在她母亲的年纪做了与母亲不同的选择,她选了一所师范学校,心里决定以后回到那个儿时的小镇做一名教师,然后好好赡养那个朴实的养母。
只是清河心里的计划未曾向母亲坦露,她知道这些年母亲的努力,年岁的增长她也渐渐能理解母亲当初放下她的决定。
母亲给了她富足的物质和好的教育环境,并且为了养育她一直选择单身,尽管她还很年轻只有36岁,还有选择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的权利,但为了清河她都放弃了。
早几年母亲也谈过几个男朋友,但在相处的过程中,那些男人错误高估了自己的接受能力,他们没有这个心胸在接受这个女人的同时再接受一个流淌着别的男人血液的女孩。
因此那些男人和母亲的感情只能存活于恋爱期,一旦母亲提出结婚的打算,那些男人便以各种借口离去。
后来母亲已然失去了希望,决心独身好好培养清河,她给清河报了很多课外班:舞蹈、音乐、主持、钢琴、画画。而清河也未让母亲失望,成绩优秀多才多艺。
07
清河也曾向母亲询问过亲生父亲的情况,母亲坦然告诉她自己和那个男人已没有了联系,而唯一的联结就是清河。她不后悔自己的决定也不憎恨那个男人的选择,必竟为人师表者最看重的是声誉。
清河唯一一次见到生父是在她10岁那年的暑假,那是一个雨天,母亲和生父相约在一家他们曾经去过的饭店。
当母女俩到达的时候,那个男人已经坐在位置等待。看到清河的刹那男人的眼神闪过惊讶,许是在清河的脸上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部分。
随后男人看向母亲,脸上满是愧疚。母亲淡然,云淡风轻地坐下,然后说:“我想还是应该让你见她一面。”
“叫清河,是吗?”男人看着清河又像是在问母亲。
全程压抑的气氛让清河没有任何胃口,他没有叫出“爸爸”两字,男人也不勉强,低下头然后看向母亲:“小何,我对不起你。”
固然道歉毫无用处,但有时语言的表达是一种解脱,他没有戳破自己声誉的勇气也没有结束自己婚姻的魄力。
因此一切后果只得由年轻的学生承担,这个为了他献出年轻肉体和激烈灵魂的女子,他的亏欠将伴随自己的一生。
临别男人拿出一个大信封,即使清河年幼也能从形状分辨应该是一叠钱。母亲犹豫了片刻,最后选择收下。
这是原谅这个男人的举动,也是让这个男人少些愧疚的举动,男人轻叹一口气,仿佛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终于有了弥补的现实形态。
男人最后一次看向清河欲言又止,也许让自己的骨血叫一声“爸爸”会是他一生的遗憾。他和自己学生的交集至此已然落幕,此后也没了相见的缘由和意义。
母亲带着清河先行离开,走出饭店门口,清河看到母亲的脸色已经暗淡,坐在计程车后座的时候,母亲的脸颊已然湿润。
母亲在那个男人面前强撑的淡然终于还是现了原形。
清河不语把小手伸向母亲,然后握住。
母亲把清河搂入怀里,紧紧抱着她。这是母亲第一段感情的证明,生命里无可回避和倒流的存在,与男人相见是一个完结的仪式。
08
当清河将回到清水镇的决定告诉母亲时,母亲没有制止,她说:“清河,我尊重你的选择。就如同尊重自己当初的决定。”
母女俩紧紧相拥,清河打理了行装踏上了回去年少的路途。
清河坐在长途汽车上看着窗外,窗外的景色随着汽车的颠簸在跳跃,景致已然变了模样,可昨日仿如眼前。
她想起那个年轻女子艳丽的唇色;
想起年幼沉默无助的自己;
想起离开时养母尽力掩饰的忧伤;
清河的心情急迫,15年后她再一次踏入这片土地,小小的身体和心灵已然变得强大。
走在小镇的路上,这里的一切除了路面宽阔了些其它未有大的变化。
她努力回忆着养母家的位置,但终究年幼的记忆不是太可靠,只得向路边的人问询。
一位年长的奶奶在得知清河的身份后,脸上满是惊喜与不可思议,奶奶的嘴里念叨着:“清河都长这么大啦,认不出来喽。”
时间的流逝即无情又必然,自然规律的法则从来无法变更。
清河顺着奶奶的指引往前左拐,然后记忆中模糊的景象慢慢变得清晰,就是这座青瓦房。
叩响屋门的时候,清河的心情紧张又期待,离别了这么多年的年幼回忆将在此刻回归,而那个她牵挂的善良女人,如今将是何种模样。
女人开门后呆在了原地,然后哇一声哭出了声。
清河上前拥抱住女人,然后说:“妈妈,我回来了。”
女人的头发已染了白丝,但身体依然倔强挺直,一如她的性格。
清河来到屋内走到自己小时候住过的房间,一切未曾改变甚至小时候在墙上的涂鸦依然还在。
“妈妈,我决定在镇上教书,以后我来养你。”清河看向养母坚定的说。
女人说:“清河啊,这里的条件没有城里好,你还是回去吧。”说完用手背抹着眼角的泪水。
清河说:“妈妈,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亲生母亲,以后我会陪在你身边让你好好享福。”
养母不再言语,温柔慈爱的看着清河,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她。
这么多年的分离让这对母女压在心底的话急于倾吐,她们坐在屋内的厅堂,清河吃着小时候最爱吃的红枣糕,女人询问着清河离开后的种种,压抑了那么多年的欢乐氛围重又回归了这个家庭。
09
有时生活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平平淡淡中细微的温情却能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清河从年幼被迫脱离亲生母亲,到与养母感情的建立和连接,再到与亲生母亲的共同生活,最后再次回归生养她的地方,回报养育她的养母。
人生所有的选择与决定,没有好与坏对与错之分,关键在于自己心之所向。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