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编教材,探索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
许红琴(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统编教材以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为主线,将课文、习作等板块有机串联起来。依循教材单元特点,将语文要素适度微调,即可转化成真实情境中的学习主题,设计结构化的学习任务与实践活动,实施大单元教学。
一,微调: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学习主题
例六下五单元《两小儿辩日》等
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即可将语文要素和口语交际学习要求转化为学习主题——“举办班级辩论会”,推荐最优辩稿,评选最佳辩手。辩论主题可从口语交际、课后练习或日常生活中选择,如“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玩也能玩出名堂!/玩也能玩出名堂?”等。将学习主题进行分解,即可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学习:
任务一,初试春江水——选观点试说理。教师宣布单元学习主题,学生从辩题中选取观点,尝试思考如何说。本环节学生会遇到缺少佐证材料、不知如何论证才有说服力等困惑,继而产生学习期待。
任务二,借我一双慧眼——跟着课本学说理。学习本单元精读课文《学弈》《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了解课文分别说了什么理、是如何说理的。回顾本单元课文及第四单元课文《为人民服务》的学习所得,探究梳理说理方法:事例论证,借助恰当的故事、典型的事例,摆事实讲道理,可增强说服力;对比论证,将事物、是非等作对比,能把道理说得更明晰;引用论证,以名人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分析问题、说明道理,更令人信服;比喻论证,以熟悉的事物作喻,可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易被人接受。在说理过程中,恰当运用排比、反问等句式,也能增强说话的气势。
任务三,推荐最优辩稿——亲历实践试说理。阅读《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小试牛刀,围绕“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未来的生活方式和如今有什么不同”等话题,亮出自己的观点,从文中寻找适当的理由分条阐述;根据“任务一”选择的观点,搜集、筛选最具说服力的资料,迁移运用阅读成果,尝试写简单的说理文,选取典型事例、运用恰当的说理方法论证观点,力求有态度、有证据、有条理;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文稿,相互评价,修改文稿,推荐最优辩稿,参与班级辩论。
任务四,评选最佳辩手——真实情境学辩论。组织班级辩论会,各小组主辨陈述观点,二辩三辩进行补充,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辩论中善于倾听,捕捉对方发言的漏洞或矛盾;在自由答辩环节补充本组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班级评议,从论述是否有理有据、用语是否文明、态度是否得体大方等方面,推选出班级最佳辩手。
如此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微调、整合单元资源,提炼单元学习主题,创设“辩论”情境,以“推荐最优辩稿”“评选最佳辩手”等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阅读思辨实践,就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运用、分析思辨、合作探究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重组:以素养发展为目标重构学习单元
例:五下五单元《人物描写一组》等
设计大单元教学也可打破教材单元原有结构,以发展某一核心素养为目标,重组单元资源,重构学习单元。
比如以“学习运用恰当的方法写出身边人物的特点”为目标,可重组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资源,创设真实情境的学习主题——“话一话大千世界众生相”,设计三项任务、九个语文实践活动(见表1),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45121/0926f8f6c8d1c2f3.jpg)
围绕学习主题,可将框架图细化为学习任务单(见表2),引导学生参与结构化的实践活动,探究梳理,反思修正,最终达成单元学习总目标。
表2 “话一话大千世界众生相”学习任务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45121/05010f79b89009b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45121/1785c36f68217f1d.jpg)
打破教材单元原有结构重构学习单元,引导学生经历阅读感知、品味鉴赏、提炼信息、比较梳理、创意表达等一系列语文实践,亲历完整的“做事”过程,语言运用、阅读鉴赏、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就能够得以发展。
三、实现综合性学习到跨学科学习的迭代
对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单元作适度拓展升级,打通语文与生活、学科与学科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即可将综合性学习迭代升级为跨学科学习。
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遨游汉字王国”,包括“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两大部分,都提出了学习任务,提供了阅读材料和活动建议。基于教材资源,可提炼出“我是汉字文化的传播使者”主题,设计“给三年级同学推介有趣的汉字”“我是汉字规范的志愿者”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
任务一:给三年级同学推介有趣的汉字。
活动1.浏览阅读材料,梳理教材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真有趣”。
活动2.制定活动计划,小组讨论:根据三年级学生特点,还可从哪些方面搜集资料,探究有趣的汉字文化。
活动3.运用教材提示的方法搜集、整理更多资料,丰富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活动4.依据三年级同学特点,选择适切的方式推介有趣的汉字:
讲一讲,从汉字历史、诗词对联、书法等内容中选择有趣的内容,以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猜一猜,搜集、创作汉字谜语给三年级同学猜,激发他们探究汉字的兴趣;读一读,搜集筛选能体现汉字文化的诗词、对联、歇后语等,带领三年级同学朗诵,感受汉字文化的趣味;赏一赏,制作图文并茂的“汉字真有趣”小报,带领学弟学妹欣赏汉字之趣。
任务二:我是汉字规范的志愿者。
活动1.调查研究。调查同学作业、学校宣传标语、报刊书籍、街头招牌、店名菜单、小区宣传橱窗等,发现、梳理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分类统计,分析原因,尝试有效改正。
活动2.撰写报告。仿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格式,尝试写一份关于汉字使用规范情况的研究报告,用上统计图、文献资料等,增强说服力。
活动3.分享推荐。班级展示调查报告,相互评价,提出修改建议;从格式表达、研究价值等角度评选最优调查报告,推荐给语委办,为汉字规范提供合理化建议。
由教材单元到“学习单元”,不是名称的花样翻新,而是教学理念、内容过程、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目标站位更高远,学习内容与过程更统整,学习方式更开放,学生发展更充分,因而必将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追求,也必将成为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