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手记-一篇自访录

作者: 一篇读罢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11:52 被阅读309次

    引言:我是一篇读罢,这篇文章既是我个人写作计划的表白,也是在简书如何规划自己写作的一个例子。读者可根据本文内容,酌情参考。如果对您有些许帮助,那我就没白写。

    我有一篇文,聊以慰风尘

    01取“一篇读罢”这个笔名有什么寓意吗?

    答:这是毛主席《贺新郎读史》中的一句,原句是“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读起来感觉到一种理性的忧伤。另外一个想法是读历史不容易。我们听过少年物理学家、数学家、音乐家,但几乎没有少年历史学家。历史这门学问需要基本功、需要阅历学术的积累,不是它有多难,是它的学科性质决定的。茅海建说“史学不是青年人的学问”,说对了一半,基本功还是要从青年时打起。

    02头像选择“杨志卖刀”又是什么意思?

    答:小时候看央视版《水浒传》,特别喜欢片尾的英雄谱,后来知道是戴敦邦画的,就买了一本。选择杨志卖刀,是我对自己在简书上写文的一种调侃。韩信佩剑和杨志卖刀是两个相反的典故,同样是生计所迫,韩信选择胯下之辱,杨志选择杀人,所谓忍字心头一把刀,但杨志把刀卖了。

    03你的签名“历史坑很深,普及需严谨”是你的写作定位吗?

    答:“历史坑很深,普及需严谨”是一个刻意的定位。这一定位是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3i模型制定的。3i模型是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3.0》一书中提出的营销理念。历史的坑一部分是专业研究不同的观点差异,一部分是专业研究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造成的。我想做的便是辨析学者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传递给读者。减少其学习历史的成本。

    图1-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3i模型

    04能谈一下你对历史的看法吗?

    答:我们今天接受的历史知识实际上是由官方史学、专业史学以及民间史学共同造成的,这是我的史观。以马云为例,今天马云很牛,但五百年后马云是什么样呢?他可能是野史中丑逼的代名词或者财神,也可能是官方史学食货志里一个普通的名字。马云的牛能否被后人铭记,有赖于历史学者的还原。专业历史学者的主要工作是还原和解释历史。历史学的创新是更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还原和解释。关羽也想不到自己会戴绿帽子、会脸红、会去寺庙里兼职打更。

    05你的文章标题前面都会加“读史手记”,有什么用意吗?

    答:“读史手记”是一个笼统的标志,如下图2,也是我一个连载文集的名字。最开始我就这一个文集,后来文章写的多了,我就把相关的系列从“读史手记”中析出,新建其他文集。现在公开的有读史人物、读史入门、读史书单,以后可能还会有新的。

    图2-我制定的3i模型

    06历史研究需要看很多资料,你是如何保证自己文章严谨性的呢?

    答:我一般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引言,主要引出我想谈论和探讨的问题,二是正文,写我自己的看法。我写文章一方面是给读者阅读,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探索的过程。三是附录,交代史料出处。读者如果对正文不感兴趣或者不同意我的观点,可以看史料出处部分。至于资料,我现在购买纸质书,主要是一些基础的常见史料,这些书籍在学习中常常用到,需要常看。稀见的史料,我会下电子版,然后打印出来看,这样节省成本和寻找的时间。研究性著作,如果不是特别经典的书,我一般愿意看电子版。有些书籍之后还会出修订版等,这样买了一版还得买修订版,浪费金钱。电子版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看到很多买不到的书籍,尤其是港台的研究著作。写历史,最怕硬伤,这就需要一个数据资源库来支撑。

    07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应该比较难读,你又是如何平衡普及与严谨的呢?

    答:历史文章,要做到观点独特,必须要吸收前人的学术成果,然后再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做到文笔独到,必须吸收学术成果后,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历史过程。做到这两点,很不容易。具体过程可分为:1看足够多的史料;2掌握相关的学术成果;3在1和2的基础上,熟悉某段历史的真相或整个中国史的真相;4在3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历史真相。我现在基本能做到前3点,第四点,我正在琢磨如何用一个优美的语言写的有趣,《射雕里的宋金元史》是一个尝试。原本构思过一个《孔门课堂记录》,还没有发。

    08你理想的普及书籍是什么样的?

    答:一是语言要美,比如《三字经》自羲农句以后,既是韵文,又是极简中国史。二是精心之作,如张荫麟《中国史纲》。三是认识准确,翦伯赞的《秦汉史》文笔也很好,但史观上术语太多。概括起来,就是刘知几说的才学识。

    09冒昧地问一句:你是历史专业出身吗?

    答:我不是科班出身,其实,在我内心里,根本没有什么科班不科班,谁的研究更有说服力,谁就牛逼。但现实上大多数人认为历史学科班出身会更靠谱,我们可以拿这个标准衡量整体,但不能衡量个人。我也曾经为进入历史科班努力过,结果卡在英文上,作了西方文明强弩之末下的炮灰。像我这样的简书作者,没有名气、没有学历支撑,只能靠自己的本事说话。

    10那你从什么时候喜欢历史的?

    答:我高中是文科,那时候就学历史。系统地学习要到2013年以后,一直到今天。主要是吸收学术研究的成果,就是想知道一个人一件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自学有很多便利,比如网上有很多公开课,也有很多限制,主要是很多资料和书籍找不到,很多资源集中在大学和主要城市的图书馆。我特别喜欢《送东阳马生序》,尤其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的努力。

    11在你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哪些人对你影响比较大?

    答:第一是我老师。我不喜欢狐假虎威,也不想做任何人门下的走狗。我属于子贡那样的弟子,不是曾参。对于师承,我倾向于韩愈的学者必有师,也认可顾亭林《与友人论门人书》中说的不能枉道以从人。我曾经把我老师的课程体系批判的体无完肤,也因为论文的事情和他吵吵,但他还是帮我顺利毕业了。我很感激他。至于那种“萧条异代不同时”的历史学家有很多,最喜欢的是顾颉刚、蒙文通、顾诚。顾先生追求学问的精神、作学问的态度,都是我十分敬佩的。《古史辨自序》是《报任安书》后,我读到的最感动的治学文章。蒙文通先生有经学、佛学、道学和史学几种学问,最后以史学统摄,我也很喜欢。顾诚,我写过读史手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研究大明。我决心系统学历史,跟他有关。

    12你经常阅读的书籍有哪些?

    答:经常翻的有两本,一本是《幽梦影》,一本是《廿二史札记校正》。现在加了一本《读通鉴论》。我想写一篇《幽梦影》的书评,总也写不出来,那种感觉似乎只能意会。这种融汇儒释道的格言体散文,晚明很多,《菜根谭》《小窗幽记》都是例子。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幽梦影》。

    13你是90后?

    答:90后,哈尔滨人。经常有读者误以为我是70后或80后,把我当成老头。哈尔滨或者整个东北,在我的精神里是排斥的。感觉中国历史跟这块地方关系不大,杜甫是河南人,包公是安徽人,孔子是山东人,唐诗宋词元曲里找不到关于东北的诗词。我小时候听刘兰芳的《岳飞传》特别恨金兀术,听《杨家将》特别恨萧天佐,后来知道,金兀术、萧天佐就是我们这的人,我们这地在古代就是番邦北国,心里很失落。但这种心里最近转变了,我因为心里失落,就想弄明白东北这块地以及生长在这块地的人是如何从番邦北国变成炎黄子孙的。用许倬云的话就是如何从他者变成我者的。这个转变,我聚焦在1894年-1953年这60年,我正在构思这个系列。

    14如何看待阅读量喜欢数这些数据?

    答:阅读量喜欢数这些数据反映的是读者。我之前的预期是每篇文章阅读量过200,现在达到了,调整到每篇300。过了这个数,我就不花精力去提高了。我比较在乎评论,认真读过的朋友会根据他的理解提出问题,有助于我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恶意的评论,我以前会跟他们对着干,现在基本无视,瞥一眼完事。

    15如何看待赞赏和付费?

    答:我觉得,文章写到能够让读者自愿赞赏的地步才是对文章最好的肯定,因为赞赏不可逆。每一位辛苦写作、用心地把自己的知识和见解整理发布出来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都会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作品公布后,还要时刻提防这被抄袭的危险。对于优质的作品,要求获得货币报酬,有什么不对吗?追求赞赏,表面上是为了钱,其实质是逼迫自己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毕竟,在多如牛毛的文章里,为什么要读你的文章?为什么要给你的文章付费?需要给别人一个阅读、赞赏的理由。在经济学上,卖家提供产品,买家出钱购买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为什么在简书上提倡写作付费就成了一件利益熏心的事?我很奇怪。

    一篇读罢: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手记-一篇自访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ls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