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跃入他们之中,瞪着两眼,死死盯盯着他们看,嚷道:“上帝哪儿去了?让我告诉你们吧!是我们把他杀了!是你们和我杀的!咱们大伙儿全是凶手!……人们传说,疯子在这一天还闯进各个教堂,并领唱安灵弥撒曲。他被人带出来,别人问他,他总是说:“教堂若非上帝的陵寝和墓碑,还算什么玩意呢?”
——尼采
![](https://img.haomeiwen.com/i7760159/08b28636536f2f30.jpg)
这就是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借疯子之口说出的“上帝死了”的结论。
尼采的生平
尼采在我看来是唯一一个真正实践自己哲学的人。
尼采生于普鲁士萨克森省的勒肯镇,他完全生活在一个“女性”的环境里,他四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里只有母亲、妹妹、祖母以及两个姨妈,这样的环境也对尼采的性格造成很大的影响。尼采可谓是个天才,从小受到古典文学熏陶,这对他后来诗一般的哲学语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像他自己说的,“哲学的唯一语言是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7760159/948dd05574b31e9b.jpg)
他就读于莱比锡大学,追随弗里德利希学习古典文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尼采读到了叔本华的书籍,了解到了叔本华的无神论和反理性主义,他随之意识到欧洲文化的落没,并认为那是“颓废的文化”。尼采的哲学除了受到古希腊文学的影响,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音乐。他在大学期间,疯狂的喜爱上了瓦格纳的音乐,而且总是造访瓦格纳,就像他自己说的,“没有瓦格纳的音乐,我就不可能熬过我的青年时代。当一个人想要摆脱难以忍受的重压时,他需要大麻。唔,我需要瓦格纳。”但后来按照西方人的惯例,两人分道扬镳,尼采后来还写了《尼采驳瓦格纳》,同样,尼采后来也表示反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观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7760159/d925864629e59642.jpg)
二十四岁的尼采就当上了大学教授,后来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十年之后的尼采辞去了大学教授的职位,漫游于欧洲诸国,在此期间尼采也同样发表了诸多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尼采的身体虚弱,总是游走在疾病之间,不能痊愈。在疾病的冲击下,尼采患上了脑部感染,后来完全疯了。听说有一次尼采在大街上看到一匹马正在被人抽打,然后尼采跑过去抱住这匹马号啕大哭,然后喊道:“我的兄弟!我理解你。”,但这不表明尼采疯了。学术界也普遍认为我们不应该由于精神崩溃而低估了尼采。人们向来喜欢疯狂的东西,不是吗?
“上帝死了”,战争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760159/91424e8c064d1a59.jpg)
尼采为何被人称为疯子呢?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他说的“上帝死了”,“杀死上帝“的就是我们自己。尼采的著作向来不像传统的哲学家著作一样,有一个固有的体系,在自己的体系基础上,或者说是理论基础上展开论述,他完全是一种“开放式”的,“因为他认为,要构造体系就得假设我们有一些自明的真理,然后才能在其上构造体系。他认为建造体系是不诚实的行为,因为诚实的思想正要质疑那些被大多数体系倚为基础的自明真理。”,这种看法就像他的著作《重估一切价值》,但是由于身体问题,这本著作没有被完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7760159/85dd257b1a06b900.jpg)
尼采在十九世纪时,以其独特的眼光预言了战争的到来,“当其他人在十九世纪的欧洲看到权力与安全的象征的时候,尼采却以预言家的洞察力,看到了现代人所信守的传统价值支撑即将倒塌……但是,尼采却大胆地预言,强权政治和血腥战争已经注定要发生。”,他并不是以一个军事家的眼光看到了局势的变化而预言战争的,而是看到了基督教上帝的信仰已经完全衰落,所以他说“上帝死了”。尼采曾经同样以预言家的身份预言自己的学说,他说他的思想起码还要推迟大约二零一三年左右才能被接受(周国平)。
这不是简单的无神论者的胡言乱语,这更牵涉到人类价值的丢失。在信仰没落与达尔文思想活跃的时代,尼采看到了人与动物最基本的差别在被人们一步步地抹去,“本质上否定生命的基督教理论肯定会被另一种肯定生命的哲学代替”,这也是尼采作为哲学家一直追求的,他看不起那些只会在课堂上教书的教授,在他眼里他们不是哲学家,他们最多算是学者。其实尼采很多的观点都相当的前卫,不过可施性却有待商榷。就像他反对的哲学思想不能指明理论基础体系,而是要对这些体系进行质疑,但是这样做可行吗?他自己在陈述这种观点的时候是否在建构体系或者依赖于某种体系呢?另外一点,就是哲学如果按照他的观点发展,语言就会变成诗,那样是否有利于哲学的发展?会变质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7760159/5f94a4f2e1fbaad1.jpg)
尼采在他的行为中贯穿他的思想,那样富有激情,那样的超前,但是最后却成为一个疯子。或许在世俗的世界里,他与整个世界都在“作对”,却像“一叶飘零”般孤独无助。他更像的一种精神,一种激情的化身,在想着改变这世界之前从没有接受这个世界。最后我们以荣格的一段话结尾。
不似尼采受神灵精气驱策而一叶飘零。尼采无立足基础,因为所拥有之事无非是其内心的思想世界,况且这个思想世界对他的占有远胜于他对它的拥有。他在地球上无根漂泊,因此耽于夸张和不切实际之事。
——荣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