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学习收获
- 心态变化
- 亟需提升
- 放弃&继续
- 训练收获
- 今后刻训
关注者们可能会觉得奇怪——我怎么好几天都没有更新文集了呢?我这么说吧,一方面是「懒」,一方面我为了更好地处理「懒」这个「表象问题」,进阶参加了易仁永澄老师的海比特短训营(高级营)。下面带来我这十五天的训练营收获,如果你对「海比特」感兴趣,欢迎戳戳下方链接——
“海比特训练营”是由幸福进化进化俱乐部发起的元习惯提升类产品,活动具体内容请详见:易仁永澄博客。
学习收获
HABIT一词,听起来觉得没什么,对于养成者而言这个字其后的内涵却真的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体会、解释得完的——你几乎不会看到他人成绩背后需要投入多少。
海比特,按易仁老师所言,后期新营被安排在「分身术」和「真自由」训练营后。显然,养成习惯真的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具有更高认识水平和更多的系统经验的人,才可能具有持续自己所需习惯的能力(这种可持续习惯的能力也可被视作「元习惯」)。
在海比特高级训练营中,按时间顺序,我依次跟着易仁的节奏,做了下面几件事:
- 分析参与海比特前、以及海比特初级营时仍然妨碍频发的原因所在,即利用Problem,Key,Solution模型探讨养成习惯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模式。涉及了「问题和情绪管理」课程的相关知识。
- 使用「元习惯刻意训练登记表」,学习如何填写并借每一次书写处理情绪、挖掘失败价值。涉及分身术训练营知识。
- 界定「风险」与「问题」异同,学习应对养成过程可能的风险。涉及执行意图、HALT和风险库等。
- ……
- 最后就是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一次新的「刻意训练」——为期十五天的元习惯训练。
心态变化
最初开始参加海比特短训营活动时,我是抱有怀疑心理的,好奇于易仁老师能怎样使我习得培养习惯。一段时间后,我反而更加怀疑了——不是怀疑幸进俱乐部,而是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本以为会很少发生的「道理都懂但不能用」的现象越来越多。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后,这种怀疑自己的心理虽然还存在:我仍尚未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地持续自己的习惯,但相比更久之前的迷茫已经自信了许多。抱着自己隔三差五在登记表上书写的信念,如「情绪是发现问题的钥匙、问题是实现成长的基石」、「慢慢来持续做」等,以往随意自责、推卸责任的情况逐渐减少了——如今,我可以基本做到一生气就觉察到大脑出现了愤怒情绪、遇到麻烦愿意把它当成学习锻炼的机会尽力而为。
亟需提升
尽管此次高级营收获很大,但说实话我自己觉得自己的身心状态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易仁老师后来发了一篇博文《你设定的标准决定了你的人生》,我阅读完后就马上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我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标准设低了,记不起来、也激不起压力与挑战欲。
与此同时,我还忘了之前才看到没多久的刻意训练相当重要的一条原则——拒绝自动完成。我在微群中记录收获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然并卵,事务繁忙和我的自律不够使得这个问题到最后一天还没被彻底解决。
大概之所以学不会一个技能、经常做不到实践的情形缘由主要就是「标准低」、「小我反抗」、「遗忘」、「误记误解」等等吧。针对以上问题,表面处理方案是:
- 先想一想再做——标准制定写下来,设定为跳跳才够得着。
- 巩固练习分身术——情绪与人永远相伴,不自查,不明己。
- 练习使用「备忘录」——学习规律,不只把所「理解」的放在沙漏般的大脑里。
- 界定概念再学——先弄懂自己究竟学到的叫什么、是什么、咋回事,不然老师教过的越多,反而越无力越不会「应用」。
放弃&继续
十五天的习惯训练,实际真正认真填完的「元习惯刻意训练登记表」只有7张,剩下的表格都因填不下去就弃置了。我发现自己一旦忙起来就会失去对小我情绪的觉察敏感,而重走「好高骛远-持续内耗-逃之夭夭」的路子。恰逢易仁老师最近做了一次关于「自律」的分享会,目前我正尝试着用「自律五步走」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行动积极性。
训练收获
- 信念很重要!信念很重要!信念很重要!这个近来收获值得重复三遍。在最颓废疲劳的时候,也许一句「你有能力决定过往是包袱还是财富」就可以起到积攒能量、收拾心情的效果。
- 进取型心态。承接上一条,有成绩也好,有回退也罢,觉察、接纳、止损的心态可以使个人成长的助力更加强大。
- 本质导向。易仁老师讲的东西「水分」很少,深入本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历经时间的检验,哪怕学起来会有些吃不消或感到痛苦。可成长什么时候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呢?
- ……
今后刻训
我现在也认识到了,这次所培养的积极主动习惯,事实上不是一两周就会的,也不是一旦「练会」就不用坚持的。今后的习惯刻意训练,我会继续实践「积极主动」这个元习惯。
只不过,限于自己开始学无余力、在之前训练过程中结果不如人意,综合上述问题和自己最近的实际情况,我做出一个决定:
自今年9月1日起至明年6月,闭关9个月。前期复习参加过的易仁老师的活动,每月产出一份修改作品。除特殊情况外,暂停参加新活动,直至之前所学可以达到「应用」标准。
此文的发布时间之所以如此晚,也是因为如此。但愿能够体会「实践」的内涵,向高标准的生活前进。
倘若此文的观点有错漏偏差之处,欢迎理性探讨、批评指正。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前,请通过简信联系本人获得授权。
抒发感受,反思所为,自我进化,咬牙前进。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