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不正,不坐。
还是《论语》乡党第12节。为什么要重读这一节,因为这一节是圣人27相中最无理的一相。
象"食不语,寝不言。"等节,虽然事小,圣人为何要如此,总有些道理、得失权衡在里面。唯这一节,这个垫席摆得正不正真有必要认真计较?
这垫席偏一点正一点,对于入坐,或是入坐之人,包括或有的傍人,一丁点的影响区别是没有的。为什么孔老夫子要在惜字如金的年代还要单开一节来说这个事。
因为这关乎孔老夫子的道,关乎孔老夫子一以贯之的道。虽然孔老夫子凡事讲中庸,讲权衡,讲最适合。但唯道不权,一以贯之且不权利弊得失。
个人修行如此:"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礼数的事坚决不做,不计利弊得失,那怕小到坐席没有摆正。
齐家治国平天下亦是如此。社会不推行仁德治国,只有回家做好自己修圣之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虽然社会不推行仁德,但是否可以用权谋去求得一官半职,或是夺得王权,然后不可以安心推行你的道,推行仁德治国之道?这不是比你藏起来有效有用?
如果道可权衡,就再也不是孔老夫子所要的道了,纵使有机会去推行,也不是正道了。
所以孔老夫子从来不讲:怪力乱神。孔老夫子不走偏门。
出个思考题:
假设你要过一条大马路,路上没隔栏,没车子,周边连人也没有,干脆也没监控,斑马线在前面一百米处,而你只想去对面便利店买瓶水,店里的人也看不到马路这边。
也就是说没人能知道你怎么过马路,怎么过都对你没什么影响,你走不走斑马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