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困惑:
妈妈带着5岁的儿子参加亲子活动,看到了让她感到困惑的一幕。
一起参加活动的孩子当中,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属于比较性急的那一种,但他妈妈的表现很有意思,越是孩子想急着达成什么目标,她就越是压着、阻止着不让孩子获得满足。
比如吃饭的时候上了一道小点心,孩子的眼睛就一亮,就想着马上拿一块放到嘴里,可这个妈妈就是不让,跟孩子说必须吃完饭才能吃甜点,孩子就不愿意,就各种闹,但妈妈的态度也是越来越坚决:就是不给。
周围的家长都有些不解,也为了缓解这紧张、嘈杂的就餐气氛,就劝这个妈妈:孩子还小,你就给他吃一块呗。
这个妈妈丝毫不动摇,但也给出了她坚持的理由:这孩子从小就不能延迟满足,我得培养他的自制力。
延迟满足?自制力?妈妈用这种方式能培养出来吗?
我们作为家长,当然不可能任由孩子为所欲为,我们总要给他们设定一些小小的规则、进行一些小小的约束,比如说看动画片的时间,比如一天可以吃几块儿糖、喝几袋牛奶,比如什么时间可以吃甜点。
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遵守规则并不是他们天生的本领。从他们呱呱坠地开始,他们所追寻的是饿了就哭、拉了尿了就哭、想睡觉了就哭、难受了就哭,总之,想哭了就哭。
哭,是他们和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也是他们满足自己欲望、让自己不至于饿死、困死的唯一手段,而且是要求及时满足的。这时候的我们,不会要求他们有什么自制力。即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我们正在玩游戏的紧要关头希望他们能等一等,能延迟满足一下自己吃奶的欲望,他们也不会听,因为他们还听不懂。
自制力,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是在我们父母的教育引导下,慢慢才能学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所生活的世界,也已经不允许逐渐长大的他为所欲为了,因为这个世界只能在规则的约束下才能正常运转。
那像这个妈妈一样“霸王硬上弓”的方式能更好的让他们学会去“延迟满足”、去“自己控制自己”吗?
肯定不能。事实就在这摆着呢,孩子现在的表现——性子急、吃不到点心就各种闹——就是妈妈这种强硬教育方式的结果。
关于“教育结果”很多父母可能不理解,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之所以这样“猴急”,这样没有“自制力”、不能“延迟满足”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缺点”,是他们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没有纠正过来的“严重错误”。
父母往往忽略了自己作为孩子成长环境的营造着,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孩子行为甚至是性格的塑造。
还是举个养花的例子。假设我们10个人各去花农那里买同一品种、长势也类似的一盆花回家养着,你猜三个月后会发生什么?可能有人养的花越来越茂盛了,而有人则把原本欣欣向荣的花给养残了,甚至是养死了。
无论是茂盛了,还是养残了、养死了,都是我们养花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所反映出来的就是过去三个月我们的辛苦努力,就是我们养花的真实水平,或者说能力。
教育也是同理,虽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我们不可能把孩子所有的过错都归到他们的个性上。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大家觉得,这个孩子的表现是不是和他的妈妈有些相像?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育儿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