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玉
参加教育行走前,端妹就发出邀约,说他们文昌读吧骨干成员,准备在沃角做一次采风活动,希望我作为嘉宾,为大家开个讲座,分享一下自己的读写故事。
这几年做了不少事,摘一些出来分享,这一个难度不大。再加上端妹选择的活动地点是沃角村海钦大哥的后花园。那个地方,是文质写作研修班第3期的活动场地,风景极佳,场地的主人修养极高,我们第3期的学员心心念都想重游。所以便爽快地答应了。
参加完活动,我也感觉特别值,有了不少收获,先分享三点吧。
1.讲好你的故事,就能长出力量
8月13日,我到文昌小学跟大家汇合后,就一起前往㓇角。
进厂房大门,车停在空旷处,沿着墙边一路往上,就来到了后花园。海钦大哥已在小木屋前泡好茶,等待我们。桌上放着一些书,这是海钦大哥为每位参会者准备的,他写的和他编的两本签名书。
我们的活动就此拉开帷幕。第一个环节就在小木屋前,听海钦大哥分享他的读写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3de9f6e1e9bce170.jpg)
作为一个只读到四年级的人,不甘现状,利用各种空闲时间,利用各种机会阅读。抓住各种机会表达,比如坚持写诗,讲故事给渔民听,帮助大家写书信,一些特殊的场合主动发言……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在那种繁杂的环境,曾经的少年因为读写保持着心中的信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每次听,都有不同的故事,都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深深的震撼。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d2c43e8f1b3c6996.jpg)
海钦大哥还分享了赠送的这两本书的来历。其中一本是由100位朋友写给他的文章汇编而成,里面就有一篇三年前我参加写作班活动后写的文章。
文章末尾我写道:
准备发布此文时,突发奇想:是否可以组织写作班的同学一起共写一本书?书名就叫《许海钦和他的创造》如何?为一本书而来,带一本书走,再生出一本书,多美呀!
当时只是一个想法,这个倡议得到了大家的喝彩,但只有几个伙伴完成了相关内容。没想到,海钦大哥的执行力这么强。当有编辑提醒他写一篇自传时,他把写到他的一些诗歌和散文做了收集,汇编成这本书。
这是大家眼中的他,是他生命的另一种印证,特别棒。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7e40ee755b811699.jpg)
另一本书是一本诗集,是一个系列文集中的一本。诗集海钦大哥已经出过,当收到策划此系列文集的人邀约时,海钦大哥想到过去被自己遗弃的文稿,重新审视,那文字背后的故事,仍然栩栩如生,于是重新拾起,整理成册。翻开阅读,每一节分行,画面感满满,文字背后,都是故事。
海钦大哥的为人处事,超强的执行力令我们佩服。每次听他的故事,总有一些新的触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处,便是注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7c49f7da0d353598.jpg)
活动的第2个环节,我们来到了会议室,由我做一个主题分享《朝一本书努力》。
我先简单总结了一下海钦大哥的分享,聚焦到读写很重要这个话题,然后抛出一个问题进行互动:
很多老师都知道读写很重要,为什么那么多老师不能坚持?坚持读写的路上你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谢晓东老师积极回应,聊了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状态,总结出自己无法坚持读写的主要原因,就是忙,没有时间。其他老师也纷纷附和。
这个主要原因跟我前期的调查不谋而合。我分享了朱永通老师《教育的细节》关于忙碌的一些阐释和郝晓东老师在早安新网师中关于忙碌和学习关系的论述,再结合自己的故事,说明读写需要占用一些时间,但也是节省时间,对抗忙碌、对抗疲惫最好的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b519d45854960dc8.jpg)
我挑了几个要点讲述了我的读写故事。用4个第一次让大家知道我的基础是很差的,之所以现在能比较顺畅地表达,还有一些文章发表,就是因为坚持。也分享了谢云老师和张文质老师给我的影响。
张文质老师说,笨鸟先飞,重要的不是先飞,而是一直飞。怎样一直飞?怎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呢?
这些方法可用,比如找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利用零散的时间,比如借助团队的力量,比如学会分享。
我提醒大家,在读写的时候要注意:要有自己、要主动、要及时(马上行动)。
还分享了一种节约读写时间的方法——舌耕。
拉拉杂杂,聊了近一个小时,有点担心这些朴实的语言会浪费大家时间。
幸好,在第3阶段的"你说我说"环节,有好几位书友聊到听我分享后的感受,反馈还不错。特别是有书友表示,要向我学习,马上行动,更是让我感到欣慰。
由此我想到,讲好你的故事,就能长出力量。
2.放好你的核桃,就有更多能量
海钦大哥在分享的时候,特别提到,我们一定要先把主业做好。根基打好了,你做其他事就特别有底气。
当海钦大哥崭露头角时,一些部门,一些主事,准备邀请海钦大哥担任一些要职,但海钦大哥果断拒绝,他觉得,自己要把重心放在商业,放在做企业上。他也这样做了,而且还做出了一番事业。他的公司,每年纳税上千万,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盘活了一方经济。
因为有了这份经济基础,做一些事情便有了底气。比如要出这本《看海的人》,从整理文稿到出书,速度非常快。因为素材是现成的,更重要的是,不被几把银两所束缚。 7万多相关费用,一步到位。不用担心书籍是否有市场,是否能热卖?觉得这本书有价值,觉得这本书对自己有用,想出就出,这就是底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255c9e0dbb2ca972.jpg)
活动结束,前往就餐地点前,海钦大哥让司机顺道,带我和端妹参观了他新建好的家。
这是一栋独立的别墅,自动门禁。进大门后,是一个小的庭院,里面种着花草。穿过庭院是一楼的客厅,整洁明亮,摆放雅致。客厅的右手边,做了一个陈列室,主要摆放一些重要的奖状和照片。我玩笑说,海钦大哥每个地方都可以当成教育场所。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d7f2b332e5f6dadb.jpg)
海钦大哥自豪地说,这是一座海景房,在卧室,打开窗户就可以看见大海。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了一楼,没有上楼去领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听海钦大哥那幸福的描述,也送上了最美的祝福。
疫情三年,对一个以出口为主的海鲜企业,能生存下来,并转亏为盈,真不容易。最关键的是,海钦大哥已能退居二线,他的公子羽翼已丰满,能够独挡一面。
海钦大哥说,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是最重要的。照顾好家人,让家人生活好,这是一个人的根基。
我想说,后辈能比自己强,是一个人,一个家族最好的成绩,最大的福份。
海钦大哥说,你们的主业是教育教学,当你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了,写起文章来就更有底气。
听着海钦大哥的故事,看着海钦大哥的生活环境,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视频。大概场景是:
一个老师在展示一个杯子可以放进多少东西的时候,先放满核桃,学生说满了。然后他又放进一些沙子,感觉已经没有空间。没想到,还能放进一些水。这回应该没有空隙了。却见老师,又拿了一点盐放进去,水并没有溢出来。
当老师问学生悟到了什么道理时,学生说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老师说,如果顺序倒过来呢?先放盐和水?
老师进一步分享,怎么放,什么顺序是很重要的。先放好了核桃,其他细细碎碎的东西也放得进去。如果反过来先放细碎的东西,你的时间被其他细碎的东西都挤满了,要想再放核桃,那是放不进去的。
什么是你生命中的核桃?什么是最重要的事?这个问题一定要想清楚。当你把最重要的事做好了,你还有一些细细碎碎的时间,可以做其他一些事。因为你把最重要的事坚持做下来,你能享受到时间的复利,你就会特别有价值感。
今年我的感觉是近几年最好的,因为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我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做这件事。做完以后,心里感觉特别踏实。再做其他的杂事,我就感觉是一种放松的状态,是多出来的收获。所以特别充实。
3.养好你的场域,就能事半功倍
我是2020年国庆期间第一次到小木屋的,优美的环境,周围的配套,生活在里面的人,都给人比较舒服的感觉。那一期写作班的伙伴,对这个地方,对海钦大哥都念念不忘。
这一次重游,随海钦大哥陪伴我们的人员变了,但不变的是那份热情,那份细心。
因为前一天我到家里摘了一些龙眼,便带了一些过去。工作人员马上进行清洗,并用精美的小滕框盛装。
喝茶后准备开讲,工作人员便快速收拾好桌面,整理好场所。
就餐前,工作人员积极烫洗餐具,就餐时,及时清理部分餐盘垃圾。
可以说他们高品质的服务意识已深入内心,贴心服务的言行已成为习惯。
就像海钦大哥一样,把每个来客当成上宾,真诚交流,热情款待。
当你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还都是你得力的助手,当你周围的环境协调配套,相辅相成,那你就自带芬芳,不用费力去追逐,自有彩蝶朝你飞来,聚集成景。
写到这,我想起张文质老师及他做的活动。为什么教育行走每次都有那么多有趣的、前沿的、特立独行的专家公益出场?有那么多可爱的、热情的、有追求的老师自费参与?不就因为张文质老师创造的场域总让人感到舒服,让参与的人感到自身价值感较高吗?
"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这是教育行走发起人之一谢云老师为活动写下的。用这来描述我此刻的感受,最合适不过了。
因为行走,看到了不同的风景,遇到了不同的人,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当我进行记录与反思时,我就与我的内心进行了连接,重构了我的生命格局,拥有了固本强基的底气,对抗各种变化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