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子夏说,尽管地位高了,还要不断求学;学问高了,当然出来为天下人做事。
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译:子游说,办丧事要诚心哀痛就够了,表面上办得非常铺张,办得非常隆重,内心没有一点哀痛,外面的礼貌再好,仍不是丧礼的精神。
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子游说,我的同学子张,做人的确了不起,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事情,他去做了,困难的事情,他敢去负责任,敢去挑这个担子,而达到任务。这一点子张做到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夫子那个仁的境界。
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译:曾子也随着附和,认为子张是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但是他修养的内涵,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曾子说,我当年听夫子说,一个人很难做到自己肯责备自己,乃至由自己内心的反省,而达到了圣人的境界,这是很少的。一定要讲,哪一件事是比较自发的呢?只有父母死的时候,内心真觉得悲哀,那种悲哀是自然的,可以勉强说纯粹是自发的悲哀。
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曾子说,我当年听夫子说,孟庄子可真是个孝子,他对于父母的孝行来说,其他人的一般人都做得到。最难做得到的是,孟庄子继承高位之后,对于他父亲原来用的这一班老干部,并不改变,同他父亲一样待他们,没有变更,而且对于父亲的政策,继续执行。
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译:孟家找曾子的学生阳肤做士师,阳肤上任前向老师曾子请教,征求意见。曾子就告诉他说,上面领导的人,社会文化没有上轨道,一个乱的时代,因为时代乱了,民心也散乱了,没有中心信仰,这情形已很久了。所以判案的人,应当把社会的实际情形和法制配合起来,去了解人的内情,犯罪的动机究竟在哪里?所以在这样的时代,办案的时候,对犯罪的人,应该别有一种怜悯悲痛的心情,没有什么功绩可喜的,更不要认为办了一个大案,自己有功了而高兴。
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子贡说,纣王的坏是坏,但并不是后世所说的那么坏,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的人,如果自己做的下流,做得坏的时候,天下的错都会归到他身上。
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子贡说,一个大丈夫有过错,没有什么关系,好像日月一样,一个本来发亮的东西,给别的影子掩盖起来了,大家都看得见;变转来,大家也看得见,仍然仰慕。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