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孩子讲述艺术?

作者: 鱼小哆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14:43 被阅读491次

    昨天看一本台湾版的艺术书,讲的是如何向孩子讲述艺术。

    书中列出了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艺术学习时可能会有的困惑:

    1. 我没有那么深厚的美术修养,怎么带孩子看画?

    2.我怎样鼓励孩子更喜欢欣赏艺术?

    3.我该不该给孩子买很多相关的艺术类书籍,让他自己读?

    4.我的孩子爱画画,但没有耐心,怎么办?

    5.我的孩子爱画画,我需要花钱培养他吗?

    关于这样的问题,书中都一一进行了解答。

    书中还介绍了很多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周末带孩子去餐馆。由于是台湾书,所以书中列举的都是台湾地区的美术馆,但这不妨碍书中所表达的对孩子学艺术的看法。

    关于亲身体验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们的家长进行学习。

    作者在书中说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例子。对于这种有浓厚历史感的地方,小孩子一般都不会很感兴趣。作者在书中讲到,为了拉近文物与儿童的距离,台北故宫博物馆南院规划了儿童创意中心,让孩子在体验做中学的愉快。

    对于那些之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文物,现在孩子们都可以现场动手触摸复制品。有个叫“乾隆皇帝玩具”的多宝格,孩子可以动手翻动,观赏多宝格这个奇妙的小空间,体会皇帝玩玩具的感受。

    对于一些水写书法展示品,儿童可以在展览现场仿效古人,坐在古朴的桌椅旁拿起笔学写字。

    《清明上河图》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馆,曾展出《清明上河图》的原图,只要拼图拼对了,图上的文物影片就会出现。

    博物院也有相关的网站,可以下载学习资料。出于好奇,我去网站看了看,下载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学习资源。

    我想,即使问我们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知识,恐怕除了说出它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反映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外,就很难再说出什么了。

    而这些,都是在高中历史课本上背下来的。北宋、张择端、商品经济,都是知识点,要记住。除此之外,对这幅画,很少有深度的见解了。

    而当我仔细看网上的这个有关《清明上河图》的学习资源时,不知不觉就被吸引了。从饮食到服饰、文化,可说将图上的信息一一拆开来讲,画也变得生动了起来。

    在教学设计后面,是教学主题,叫:把生活绘成一幅大画。

    接下来是分步骤拆解图中的信息。

    一、饮食大观园。

    讲述酒店、小贩、粮食店、饭馆。之前从未注意过的细节,在这里变得生动起来。

    介绍完这些,引导读者思考,在你居住的城市有哪些吃饭的地方?可以绘制自己专属的饮食地图,和朋友们分享!

    二、服饰的技艺

    染坊、布行、成衣、鞋摊子、洗衣。真是一个衣装大观园。接下来引导孩子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和穿着打扮有关的行业和场所?

    三、百姓家屋

    客栈、井、船居、浴室,这些场所都跟现在有很大不同。人们的居住环境在不断改善,家屋也体现不同的都市景观。

    四、交通百道

    串车、轿子、驮轿、两乘马车、骑驴、竹筏、木船、官船、拉石马车、轿车。

    后面的设计中,还有关于教育的学堂、状元府;休闲和娱乐场所,比如放风筝、野台戏、比武、杂耍、荡秋千、鹿苑、金明池;风俗类,比如迎娶、化缘;各行各业,比如算命摊、书画摊、渔夫、铁铺、画家;医疗与保健,比如药店、小儿科;军警的保卫,比如校场、守城门的官厅。

    至此,有关《清明上河图》,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副北宋生活的全景图。图不再是冷冰冰,而是融入思考和参与,将巨幅画作进行拆解,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了解画中传达的信息。

    我也是第一次跟着这个指南,认真看了这幅画。

    这不由得让我思考起我们的艺术教育。

    很多人觉得,艺术和普通人无关。孩子只要学好数理化,考试考个高分就行了。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学了,不一定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从骨髓深处影响我们对世界的判断,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果说前者决定我们生活的物质富足或贫穷,那么后者就关乎我们生活的品质与精神的充盈或匮乏。

    但类似这种艺术教育,似乎在我们的教育里是缺失的。昨天,我跟一个朋友说:“很羡慕现在的孩子,可以有这么多机会去了解和学习艺术。”朋友说:“我们的想象力已经被教育弄没了。”年龄越长,想象力越匮乏,而年幼的孩子,充满想象力,有时却不得不受到大人有心或无心的嘲笑。

    比如,在孩子的世界里,太阳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可以是红的,也可以是绿的。但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画太阳,必须是又圆又红的。

    还记得在小学图画课上,老师经常说:“看谁谁谁的太阳,画得最圆最红。”于是我们都努力画圆,却从未想过,太阳也可以有别的形状。

    而像上面的有关《清明上河图》的学习,我们更是没有过。背过了无数作品,却依然看不懂一幅画,可能是对我们最好的诠解了。

    孩子要用心去理解作品,并加入自己的亲身体会,才能让艺术中的美融入他的内心,给他带来改变。艺术的目的绝不是像我们的教育一样背诵年代、画作名、作者名,而是通过学习艺术,培养人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艺术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给人的生活带来了美。这种美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艺术,是要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引导孩子去体验美、欣赏美,参与其中,感受生命的伟大与神奇。

    现在的孩子足够幸运。在北京,有大大小小各种博物馆、美术馆,还有私人美术馆,专门为孩子设置的展览,在周末或节假日,家长都可以带孩子去参观、欣赏。相比我们小时候,现在的孩子简直不能再幸福。

    那么,再谈回本文的主题:如何向孩子讲述艺术?我们就应该知道,艺术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遥不可及。冷冰冰的艺术史,不会让孩子对艺术产生亲近,要带孩子体验、感受,并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各种艺术,才是讲述艺术的好方法。

    当孩子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后,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充满了美好与可爱。

    而这,能决定他是否快乐、幸福地生活。

    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逆旅怪客大力哥:书名是《走进清明上河图》?
        鱼小哆:@大力哥 《玩艺术 酷思考》,台版的,大陆还没有。
      • 9d66af3ae195:不能折断孩子想象的翅膀!
        鱼小哆:@一叶扁舟游 所以我们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让孩子保有创造力和幻想。
        9d66af3ae195: @鱼小哆 是啊!就像剪掉了孩子的翅膀,残忍!
        鱼小哆:@一叶扁舟游 嗯我们的教育就是不断磨灭孩子的想象力,一切都有标准答案,让孩子渐渐都人云亦云,没有个性了,好在现在相比过去已经有了一些改变,很多学校都比较注重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 狐狐狐狐胡狸精:从小给孩子构建艺术的理念,让她有一个好的艺术敏感和审美观,真的太棒了
      • 年轻优秀的飞行员:台湾地区还是比较注重传统文化、人文关怀的,而且科技进步。所以,在某些领域值得我们借鉴。
        鱼小哆:@直笔公心 嗯,台湾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由于受日本文化影响较深,又有注重小而美的生活态度,很从容,也很注重发现生活中的美。
      • 晴雪凝:我不懂画耶。
        晴雪凝: @鱼小哆 👍👍🌸
        鱼小哆:@熊熊_9340 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看就可以啦:smile:

      本文标题:如何向孩子讲述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il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