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那么美:竹林七贤(34)

作者: 王茯苓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23:10 被阅读96次

竹,是个有性格的字。甲骨文中,竹是两根细枝垂着几片叶子,乃冬季生长的植物,很有风骨。不只竹,梅、兰、竹、菊,这花中四君子,因其清雅淡泊,常被人们用以比喻清高素洁的品德。人们未必记得魏晋时期的那些王者,但说起竹林七贤,都会点头。竹林七贤因对乱世不满而选择退隐山林、不拘礼法,饮酒纵歌作文。一般认为,因其“集于竹林之下”,所以才有了竹林七贤的美名。山林里一定不止有竹,但人们选择竹林为名,是因为竹最能体现文人的清高自洁。

竹子浑身是宝。竹笋好吃,竹子除了可以喂熊猫,还可以做成竹筷、竹绳、竹篮、竹筒、竹罐、竹排等。

有竹字头的字,大部分与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相关。其中,乐器有笛、竽、箫、笙、筝,竹器有筒、管、箭、笼子、箱子、篮子、簸箕等。篆文之所以带竹字头,因其最初是刻于竹简之上。

古老的汉字,起初刻在牛羊骨、龟甲和金属上,后来发展到刻写在竹片上。毛笔的发明,也使得汉字字形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流畅而飘逸了。在古时,写在竹片上的叫“简”,用木片写的叫“札”,简和札编缀在一起叫“册”。

比起刻在金属上,把文字写在竹片上可是太便利了,所以“简”又有方便和省力的意思,如简便、简单、简短、简洁、简朴、简练、简装、简报、简历、简介等。简书的简也应该是这个意思。

竹简盛行多年,直到公元4世纪左右,纸张的发明才让竹简推出了历史舞台。简易的竹简,对中国文化传播很关键。“百家争鸣“的盛况,多亏了竹简。

个,表示站着的一个人。篆文中写成竹子的一半,表示一枚竹钉,意为单独的人或竹钉等小物件。简化方案用“个”将“個”和“箇”合并了。从“一个人”可看出,在汉字中,人类是多么渺小的个体。

于,来自吹奏乐器“竽”,表示婉转起伏的竽音,后多用其引申义“从,由,到”,如由于,于是,青出于蓝,取之于民。

乎,是“呼”的本字,代表吹奏的气流通过号角发出的声音。

当号角吹得急而响亮,代表部落有紧急呼叫,叫“乎”;号角吹不出声音,叫“亏”,表示中气不足;号角吹得嘘嘘无力,叫“兮”;当号角吹得悠长、稳定、没有起伏变化,叫“平”,表示平安,没有险情。

古文中的“兮”和“乎”,后来都成了语气助词。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可以想象,当年的竹林七贤在饮酒纵歌时,一定少不了“兮”与“乎”。

主要参考来源:《象形字典》

相关文章

  • 汉字那么美:竹林七贤(34)

    竹,是个有性格的字。甲骨文中,竹是两根细枝垂着几片叶子,乃冬季生长的植物,很有风骨。不只竹,梅、兰、竹、菊,这花中...

  • 汉字那么美:汉字怎么造?(5)

    总目录 说到造字,人们会想到“六书”和许慎的《说文解字》。尽管现代学者提出了“三书”,但被研究了两千年的“六书”依...

  • 汉字那么美:他山之石(17)

    石,字形像是山崖下的岩石。“厂”为高悬的石崖,厂下一个石岩,便有了石。 三为多,众石成堆便有了磊,表示积聚。石头累...

  • 汉字那么美:下里巴人(28)

    “巴”字在甲骨文中,是长着不成比例长臂的人。几千年前,蜀地生活过瘦高的长臂人,常年在林间崖壁攀爬。古籍中称其为“巴...

  • 汉字那么美:耳濡目染(30)

    耳,即耳朵,是用来听的人体器官。耳朵具体有耳尖、耳垂、耳根、耳鼓、耳膜等不同部位。与耳相关的有耳环、耳坠、耳机、耳...

  • 汉字那么美:风禾尽起(35)

    禾是结穗的谷物,在甲骨文中,字形像垂穗的庄稼。从古至今,“禾”字变化不大,现在多指水稻。 《说文解字》:禾,嘉谷也...

  • 汉字那么美:鱼沉雁落(39)

    《高士传》中有“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形容人美得鱼沉鸟飞,连麋鹿都惊得撒...

  • 汉字那么美:匕鬯不惊(43)

    衣食住行,该说食了。 估计很多人不会读“鬯”字。匕鬯不惊【bǐ chàng bù jīng】中的“匕”原来指地位低...

  • 汉字那么美:数字(11)

    全书目录 八,看起来,是相背的两个人,为“别,分离”。“八”字从古至今,字形几乎没有变化。而“八”是如何变成中国人...

  • 汉字那么美:口是心非(31)

    口即嘴巴,是人类进食、呼吸、发音的器官,“口,人所以言食也。” 作为人体器官,人紧张时可能会口吃、不刷牙会口臭,水...

网友评论

  • 饕餮思文:前段时间刚读完《嵇康托孤》,就来了竹林七贤,我老喜欢你啦,哈哈😄
    饕餮思文:@王伏苓 是啊是啊
    王茯苓:@饕餮思文 这么巧呢:blush:

本文标题:汉字那么美:竹林七贤(3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ef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