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万法本自人兴

作者: 晨简之书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12:48 被阅读0次

【经文】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同学们!于内境外境都不停住,去来自由,就能够去掉执着的心念,于一切事理通达无碍,这样修行,就与《般若经》所阐述的方法没什么差别。”

《般若经》?注意,《般若经》不是一部经。

《般若经》是众多阐述般若波罗蜜真谛的诸部经典的总称。有多少?600卷,640万字。

如果按每页800字、每本书200页计算,600卷可以印成这样的书籍40本。

假如你阅读速度比较快,一分钟能看一页,把这些全部看完需要8000分钟,133个小时!

这还需要你是天才,能够无障碍的阅读。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年,玄奘为了翻译这些经典,花费了无数心血,累得半死。

而这还只是玄奘的译本,我国著名佛学研究家丁福保认为,除了玄奘这600卷的译本外,此处的《般若经》还包括《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光赞经》《道行般若经》《佛母出世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大明度经》《摩诃般若钞经》《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了义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

有谁把这些经名逐字逐句的全部看完吗?如果有,那实在太厉害了!我太佩服你了,因为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只看了前两部经名,就把后面的全部略过去了。后来只是为了吓唬各位同学,才逐字逐句的输入电脑。

当然我也注意到,有几部还是曾经见过的,比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两部经都很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呢?这部经全文仅有260字,却浓缩了640万字的《般若经》的精华,堪称经中之经。260对6,400,000!没时间读640万字《般若经》的同学,不妨读读这260字的《心经》,当然其义艰深,要读懂也是有相当难度的哦。

那么,这些般若类的经典阐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性空假有,也就是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自主自为的实在自性,所以叫做“性空”。“性空”的理论基础是缘起论,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到。

没错,般若类的经典是属于大乘佛教空宗的。但是惠能老师天天把佛性、自性、本性、自心、本心挂在嘴上。我们知道,在惠能老师这里,佛性、自性、本性、自心、本心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因为它们是不遵循缘起论的,它们本自具有、不生不灭,不住不去亦不来,这怎么会与般若类经典所阐述的内容没有差别呢?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惠能老师的思想,是空宗还是有宗?

我们知道,惠能老师非常善于利用经典为自己的思想服务,他所引用的经典,既有空宗的重要经典《金刚经》,也有有宗的重要经典《涅槃经》。他的佛性论的观点当然脱胎于有宗思想,但是惠能老师所使用的方法却是空宗的。

你看,“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说明惠能老师的佛性论是有自己特色的。在惠能老师这里,佛性、自性、本性、自心、本心等等不是实体的存在,也不是逻辑的抽象存在,而是无体无相,不可言说,不可描状的,是空却又包容万法,是清净,又是智慧。人人本自具足。

再看,“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既不执着空,也不执着于不空,既非空又非非空。“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以及“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惠能老师正是以般若中观的方法,来打通凡夫与佛陀的界隔。于是,“迷即众生,悟即佛陀”,差别就在于“般若波罗蜜”了。

因此,惠能老师不断强调般若波罗蜜的重要性,不断提醒大家要学习《金刚经》的法门,“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在这个智慧课堂上,惠能老师完全就是围绕着“般若”来讲课的。老师念念不忘般若之智,只要“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你就明白了那个特别的、不遵循缘起论的清净自性,从而觉悟成佛。

这样,惠能老师就融摄了空、有两宗两大基本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的佛性论思想和“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解脱论思想。

好个惠能!

【经文】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同学们!一切契经及其文字,大乘、小乘十二部经,都是因为人而设立的。因为人有智慧本性,这些佛法真谛才得以建立起来。如果没有世俗众生,一切万法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世间万法都是因为教化众生才兴起,一切经书也是因为要向世人讲说才得以存在。因为世俗众生,有愚迷的有智慧的。愚迷的是小根之人,智慧的是大根之人。愚迷之人不解佛法真谛,便向智慧之人请教,智慧之人便为愚迷之人讲说佛法真谛。愚迷之人一旦开悟,明其本心,就与智慧之人没有差别了。”

修多罗,梵语,意思是契经。契,契理合机,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契经的意思就是,契理合机的经典。

大小二乘,佛教有大小二乘两大派别。乘,车乘,运载的意思。佛教认为,佛法能够帮助众生得解脱,就好像车辆可以将众生从生老病死的苦难世界中运载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用“乘”比喻佛法。

十二部经,是指佛经的十二种文体,或者说十二种类别。刚才讲到的契经,仅是其中的一种,其它还有应颂、受记、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

这些所有的佛典经文,不管是大乘佛教的,还是小乘佛教的,也不管是哪种文体、哪种类别,都是因为人的需要才创作出来的。没有人,就没有法。为什么呢?因为人各有不同,要度化这种种不同的人,就产生种种不同的教法,而有种种不同的经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之渡到极乐世界的彼岸。所以说,法因人置,万法本自人兴!

在这里,惠能老师特意强调了人的重要性。这对于传统佛教观念来说,又不啻是一声轰雷。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各大庙宇内,善男信女们对着泥塑佛像顶礼膜拜,谁又知道一千多年前的惠能,就已经告诉这些信徒们,人,才是最重要的呢?

相关文章

  • 34万法本自人兴

    【经文】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同学们!于内境外...

  • 35佛性就是人性

    当然,惠能老师还只是停留在“万法本自人兴”这一阶段,还没有达到“万法本为人兴”这样的高度。他强调人的主观内心,提高...

  • 道法自然……

    回曰:道是至极之法,更无法于道者。 难曰:老经自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意自违本宗,乃云更无法...

  • 2018-09-21

    法者无法,法于无法,自法法自,法之自。

  • 弘新开示:诸佛无字真经妙真谛(二十二)

    【0421】 佛法非无法,法法心地法。 自性本天真,悟法明本心。 【0422】 觉悟真如来,见自本性真。 万物皆我...

  • 一切万法令不离自性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静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 本自清净 本自具足 能生万法

    收:佛陀的智慧 有一个很美的关于佛陀的故事……某一天早上一个人问他:“有神吗?”佛陀看着那个人,洞察了他的眼睛,然...

  • 自在人生15~2心外无理

    何其自性,本自清静;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六...

  • 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三魂七魄有没有消极怠工?

    学馆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来...

  • 刘子业杀旧臣

    废帝幼而狷暴。及即位,始犹难太后、大臣及戴法兴等,未敢自恣。太后既殂,帝年渐长,欲有所为,法兴辄抑制之,谓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4万法本自人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mo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