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这篇文章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法,只是尽可能全面的向大家展现一个概念“向死而生,活在当下”。有关死亡教育的书籍,推荐大家看《温暖消逝》,里面关于死亡教育有着更为详细的描述。
^_^ 欢迎大家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以及作者,谢谢您的关注!^_^
-01-
据统计,每1秒钟就有1.8个人死亡,每年就有5000多万人死亡。
也就是说在我写完上面一段话的时候,已经有几十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
死和生一样,是一种自然演变的常态,但与生不同的是,我们对死总是很回避。
死在语言上就有很多种表达:身故、往生、千秋、百岁、驾鹤西去,百年以后……
这是全世界的通病,国外虽然大范围的开展了死亡的教育,但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尽力避讳死亡,只是表达的不如我们那么美,pass away, go to another world……
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毛群安提到过一个数据,“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约80%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
毛主任所指是说我国的情况。
可见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真是不够理性!要知道这样很浪费医疗资源,而我们只是出于道德的约束不得不这么做。
国外在这方面要好些,很多人一看治不好了,干脆就和医院要一些镇痛剂,回家养着了,并且医院也很希望大家这么做,也就很配合。
试想,如果一个人幸福的走过了一生,却在临终时被插满了管子,一个人静静的、无助的躺在医院的病房里,等着最后的生命被一点点耗尽,而后无奈的死去。这是多么糟糕的体验,难免会抹杀掉之前所有的幸福。
-02-
出于对死亡的忌讳,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没有死亡教育。
可能是基于宗教的信仰,国外对此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学校里普遍开展了死亡教育。
英国从幼儿园开始进行死亡教育,美国、德国从小学开始普及死亡教育,并让孩子扮演父母死亡后的应对场景……
也因此对于死亡,我们有着很大的不理性,这也难怪会把80%的钱(有关健康)花在生命最后的一个月里。
-03-
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提到“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国人对于死亡的态度:活人的事情还没弄清楚,哪有时间研究死人的事情。
可我并不喜欢孔子的这句话,我更喜欢:向死后生,活在当下。
在二叔的灵前,悲痛过后,我想的更多的是灵柩上的那两行字: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这是多数人的希望,可又是多数人做不到的:即便死了,你的影响还继续着;即便死了,大家还时刻想念着你。
前一段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个问题,“哪一个名人的离世让你觉得惋惜?”
得出的答案基本都是那些英年早逝、才能还未施展的人,比如:黄家驹、张国荣、张雨生、王小波、乔布斯…..
而这些人确实对得起那几个字: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04-
一个人离开了总是要写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一些总结性的文字,这时如果言不符实,或者根本写不出来,我想自己也会觉得很尴尬,即便自己此时已经没有了知觉。
以前听过一个很有趣的说法:一个人如果走过了丰富的一生,便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安然的死去;反之,总是要挣扎着说出:我不想死、不想死、不想…...
维特根斯坦在临终时,向守在身边的徒弟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我想维老爷子一定是幸福的离去的。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又希望走过怎样的一生?
如果我要写自己的墓志铭,决不能写: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因为,这几个字太过笼统,不具指导意义,而且也太难做到,也就是我前面举得几个大牛还算满足,我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来过这个世界,为精彩的活着做过不懈的努力,并且精彩的活过!
目前就是这样的,但保不齐那一天又变了!
不过,精彩的活着确实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只是面对现实的压力常很无奈。
可是,当我面对死亡时,这些所谓的压力都会变为借口,觉得他们在死亡面前就显得一文不值,这也许才是向死而生的主要动力。
人在自己能够做主的情况下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心愿过好这一生,否则留下满身遗憾,到头来就觉得为别人活了。
所以,我总觉得孔老夫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改为“未知死,焉知生?”更为合适。
-05-
写出人生的墓志铭,这么奇特的方式不是我想到的,而是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发展出来的一个治疗技术,目的在于找到人生意义,破解自我的命运。
一个人想要过好自己的一生,最好的办法是,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一生,如果我们有机会死一次并且活过来,那么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一定会大不相同,很多郁积在心中的烦闷一定都会消失。
可惜,我们不能,所能做的就是看到别人的死亡后,反思自己的人生,这自然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于是便有了写出自己墓志铭这么奇特的方法。
去年十月,公司的一位老同志在刚刚退休的一个月后死在了出差的路上。让大家唏嘘不已,纷纷表示要注意身体,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为了工作太过拼命。可一个月还不到,大家该怎样还是怎样。
也许,我们更应该保留对死亡的敬畏,而不是回避它,向死而生也许才能更好的活在当下,因为懂得了珍惜和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