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元 编辑 / 夜阑
No.7 /第二章/ 2
第二章 智者千虑 终有一失(之二)
然而,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乾隆帝在新疆的南疆地区也留下了并未完美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当年,乾隆帝指挥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大小和卓兵败身亡自不待言。另外,鉴于和卓家族在南疆民间的世袭性影响力,乾隆帝还非常注意对大小和卓诸子的搜寻,以防止他们死灰复燃,成为危害统治秩序的根源。
经过查访,得知大和卓波罗尼都生有多子,小和卓霍集占妻妾虽多却无子嗣。不久,清军便得获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妻妾和子嗣六人,一并送往京师。他们分别是:珠赉哈(维吾尔人)及其与波罗尼都所生之子阿斯玛;巴特玛(厄鲁特蒙古人)及其与波罗尼都所生之子阿卜都哈里克;额尔克扬(柯尔克孜人)及其与波罗尼都所生之子巴哈敦。其中那个叫阿卜都哈里克的,又译成“阿布都哈里”,表现不错,似乎是“孺子可教”,后来被清廷编入正白旗蒙古。此人我们后面还会提到。
但波罗尼都除此三子而外,尚有一子名为“萨木萨克”,却不知去向。
一年过后,阿克苏办事大臣向乾隆帝奏报,查获“波罗尼都之妾爱什阿哈察所生之子萨木萨克”。乾隆帝指示“送来京师”。但事后查明,这个萨木萨克是假的,仅是同名而已,而真的萨木萨克仍查无结果。
其实,真的萨木萨克已流亡境外,他原名叫“和卓•穆罕默德•伊敏”,生于喀什噶尔,确实是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其妾爱什阿哈察所生。不过,萨木萨克出生后,波罗尼都就与爱什阿哈察离异,他自小便由乳母一手抚养。当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之乱被清军讨平之时,只有四五岁的萨木萨克,被其乳母携往境外,长期流亡于中亚的巴达克山(今阿富汗境内)、浑都斯(今阿富汗昆都士)、色默尔罕(撒马尔罕)、浩罕(今乌孜别克斯坦)、安集延(今乌孜别克斯坦境内)等地。
这个被生父所弃的萨木萨克,颠沛流离,匿身异域,逃亡浩罕,渐渐长大并确知自己的身世之后,小小的年龄便抱着丧失“祖业”之恨,无时不幻想着求得外力支援,恢复和卓旧业,下决心夺回失去的天堂。为此,他开始在浩罕汗国各城游说,宣称自己是喀什噶尔“和卓政权”的合法继承人,早晚要打回喀什噶尔复辟执政。尽管当时他的这些言行,并未使浩罕人乃至当地维吾尔族侨民产生什么共鸣或同情,而且大多数听者认为他不过是穷得发疯,在胡言乱语而已,但,这却引起了浩罕当局的注意。
书中暗表,尽管和卓后裔仅此一人漏网在逃,但这对清朝来讲,终究是个隐患。斩草未除根,日后难保其不萌蘖滋蔓,理当尽早根除。可是,假萨木萨克事件却使清廷自以为和卓后裔均已找到,便不再继续进行这方面的努力,故而贻误了根除隐患的最好时机,就此埋下了19世纪上半叶,发端于浩罕,蜂起于喀什噶尔的一次又一次旨在复辟分裂的叛乱祸根。
直到假萨木萨克事件发生二十多年后,真相才浮出水面,而这时的萨木萨克已长大成人,他藏身浩罕安集延城,作为一个极端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一直与其父旧属——喀什噶尔白山派的大小头领保持着密切联系,暗通消息,图谋不轨。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年已25岁的萨木萨克就已开始派人潜入喀什噶尔、英吉沙尔等地探听情报。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萨木萨克派人潜回喀什噶尔,暗中联络该家族的世袭信徒。此事被当地官员发现,奏报乾隆帝,引起严重关切。这是自假萨木萨克事件以来,清廷首次发现境外还有一个真萨木萨克,并且得知真萨木萨克此时已年届三十,在浩罕的撒马尔罕城居住,身旁只有十几个亲信门徒,长期求乞度日,“糊口无资,状同乞丐”,故而与境内信徒联系,索要钱物。
清廷随即采取相应措施,涉案者被查获正法。这一事件成为清廷对境外和卓后裔加以防范和打击的开端。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萨木萨克流窜到浩罕领地霍占特,清廷闻讯后谕令浩罕方面协助缉拿。此前,清政府已多次对浩罕当局发出严厉警告,提出过引渡萨木萨克的要求,而浩罕当局却置若罔闻。不过,当时浩罕已开始与清朝在边境地区开展频繁的商贸活动。鉴于清朝的国威及其自身的经济利益,浩罕当局曾于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和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两度拘捕了萨木萨克,但想到他对清朝所能够形成的威胁,以及在必要时可供利用,于是便做做样子之后又两次将他释放。这引起清廷极大不满。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距上次发现萨木萨克派人潜入境内联络党羽一案的第六年,喀什噶尔又查获一起当地住民“私通逆裔案”。清军迅速将涉案者抓获,审讯后全行正法。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清廷再次敕谕浩罕协助将萨木萨克拿解,未果。
(本文属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道光平叛》实体书可登录当当网定购)
(未完待续)
创作不易,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书已出版,我已获得出版社和作者授权。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交流请发简信。
更多章节,欢迎关注我的文集:历史小说《道光平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