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不喜欢出去玩,常常宅在家里,翻家里的旧书看。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每天抱着厚厚的书本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就是幸福的享受。因为书不多,读完就没有了,所以我总是珍惜地逐字逐句细细品读。这段经历让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拥有不错的语文成绩,作文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展示出来。但,这两年我开始越加频繁地感觉到这段经历带给我的负面影响。
一是我读书必须逐字逐句地默读,导致阅读速度慢,阅读效率低。二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的书不多,有字的任何东西都让我很开心很珍惜。长大后哪怕看到一纸巴掌大的小广告,我都忍不住想读完上面的字,更遑论一本书呢?因此,当我读到一本不够精彩甚至无趣的书时,我常常告诉自己“读吧,说不定读下去就是另一番情境了”,然后苦苦挨到最后一个字,长嘘一口气,终于读完了,仿佛完成了什么使命一样。可仔细想这无疑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呀。三是我们在填一些表格的时候,兴趣爱好或者特长一栏常常是“阅读”。有时候忍不住自嘲:“对于像我这样既没爱好也没特长的人,阅读已然成为我最后的遮羞布了”。但是,现实的残忍在于人们往往更喜欢看人窘迫看人笑话。人们喜欢不留情面地揭穿一切能带给他们片刻欢愉的食物!因此,当我把阅读放在兴趣爱好的高度上时,我需要用数量来向人们证明我真的热爱阅读。渐渐地,读一本带来的幸福感不再是阅读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而是读完一本书之后合上的刹那,在心里给那个现有的数量加1所带来的成就感。“哇,我又读完了一本书”比“哇,我读到了一本好书”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这种畸形了的读书“兴趣”让我不再能感受到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
小时候习惯读情节,把书都当成故事书来读;中学时习惯读词句读情绪,记下一些特别的句子以便下次写进作文里;大学时很少读书,偶有读一些文章,倾向于从文章里获得一些人生启迪,期望自己在人生路上少栽一些跟头;而今,当我去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往往不知道为何而读,也就常常读不下去。
当我们读书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读什么?我们想要读到些什么?我们为什么读?
当我想清楚这三个问题,大概即便读得慢也能让我领略到书籍的精华。
今日起,我将调整阅读习惯:
1、带着问题开始读。我在读什么?我想读到什么?我为什么读?
2、把书当成工具书来读。区分开哪些是我要找的信息、哪些只是我寻找信息的索引,分别精读和泛读甚至略读。
3、质量比数量重要。运用断舍离的理念,遇到无趣无味的鸡肋读物,适时止损。有的书值得反复咀嚼,有的书读一次就够了。那些读了一次之后可能永久束之高阁的书可以送给别人,或者与他人换书读。以书会友。
4、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争取记录下自己思考的片段,而不是纯粹地摘抄。
网友评论